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牌桌上,三位互联网出身的创始人,正面临着创业以来最残酷的洗牌时刻:先后上市的理想i8和乐道L90,被视为理想与蔚来各自转型的“背水一战”;近日面世的新版小鹏P7,则承载着小鹏重回高端市场的希望。
理想i8和乐道L90甫一登场,便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战,双方高管在微博上隔空喊话,市场、用户、媒体也难免将两款新车放在一起对比,两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充满了火药味。
小鹏也不能只是隔岸观火,尽管其在今年重新回到了新势力销量榜单“前三”,但在MONA M03彻底点燃10万级市场之后,小鹏也面临着重回高端市场的挑战。
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也有种熟悉的感觉,因“新势力”标签而被紧密相连的蔚来、小鹏、理想,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缠斗十年,如今则再次站在了各自发展历程的关键赛点。
然而,这一轮的竞争也将加倍激烈,除了规模和盈利之外,它们能否在新的竞赛格局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将决定它们在新能源赛道上的下一段征程能否走得更稳、更远。
十年时间,各自交卷
2014年至2015年间,蔚来、小鹏、理想相继成立,通过特色的产品定位形成了品牌差异化,吸引了资本市场和目标群体的注意力。
彼时,“好故事”也是资本市场的最佳入场券,同为新势力的第一梯队,“蔚小理”之间更是惺惺相惜,毕竟共同讲好新能源车的故事,大家才能一起把蛋糕造大。三位创始人在2020年时的一张合照,也记录着彼此曾经的革命情谊。
不过,随着“蔚小理”全部登陆资本市场,这也意味着它们已经熬过了存活的“生死线”,开始迎接各自的独立考验,“蔚小理”开始各自走向分化:蔚来定位高端品牌,走换电路线;理想押注家庭用车,走增程赛道;小鹏则以科技为标签,主打智能驾驶和超充体系。
蔚来始终锚定高端豪华市场定位,致力于为车主构建一个覆盖用车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并将服务转化为蔚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具体实践中,蔚来围绕着“换电模式”,延伸出一套极具辨识度的用户服务体系:遍布各城市的NIO House;基于车主兴趣爱好所搭建的社群体系;24小时救援、24小时专属服务群等车主专属服务;聚集全球优秀设计师的NIO Life设计品牌等。
蔚来的品牌标签非常清晰:车很贵、服务很好、可以换电,其用户口碑也是有目共睹。这正是李斌心目中的“乌托邦”,其所强调的是长期主义,即通过前期大规模投入建立技术和品牌护城河,以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但在蔚来“理想主义”的光环之下,则是累计千亿元的亏损压力,在日渐增大的盈利压力下,李斌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去年以来,蔚来启动了一系列组织变革和会员体系调整,包括大幅精简架构、加强供应链管理、缩减了会员体系的福利等。蔚来子品牌乐道的诞生,则被视为蔚来解绑“服务枷锁”,让竞争焦点重新回归产品本身,通过产品力跟其他竞品进行正面较量。
小鹏自成立以来便将“智能化”作为品牌发展的核心方向,从早期专注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研发,到如今构建起AI汽车、AI芯片、AIOS、AI机器人、飞行汽车五大板块,朝着“全球化AI科技公司”的方向转型。
但在小鹏发展的早期阶段,“智能化”尚未成为其十分清晰的品牌标签。一则,早年间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智能化水平差距并不大,小鹏的优势自然不算突出;二则,相较于其他竞品在服务、增程方面的独特定位,“智能化”难以转化成为明确的品牌心智。
因此,小鹏虽然支付了巨额的研发费用,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甚至将不善营销的小鹏形容为“理科偏科生”,这一矛盾在小鹏G9失利后更被全面激发。
此后,王凤英临危受命,出任小鹏汽车总裁一职,除了重塑供应链和营销体系之外,更进一步精简产品矩阵。这一系列改革成果在MONA M03身上则最为突出,其不仅成功打入了10万级市场,围绕着年轻、颜值、有趣的一系列营销,也被视为小鹏自我颠覆的开始。
理想则是“蔚小理”之中最早“上岸”的,其凭借家庭用车定位以及增程式技术的差异化优势,在这片细分市场几乎还是空白的阶段,通过“套娃打法”实现了销售的快速增长。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加入增程式赛道,理想的“护城河”也开始逐渐失灵。不仅如此,当理想试图跨界进入纯电赛道时,才发现往日无往不利的“套娃打法”未必适合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如果理想不走出L系列产品的舒适圈,就难以真正达到拓展新用户圈层的目的。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加入战局,“蔚小理”也面临着各自的压力和焦虑。在几乎所有车企都是“新势力”的当下,“蔚小理”不能只是低头“做自己”,还要更积极寻找破局之道。
新势力们,学会“听劝”
不少业内人士和车圈大佬都曾预言,接下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激烈的洗牌,中国市场最终可能剩下5-7家左右。
当风口消失,裸泳者将无处遁形,“蔚小理”想要活下来,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几位新势力创始人也学会了“听劝”,直视自己的弱点,参考别人的闪光点。
首先,重构各自的产品战略。如果说成年人长大的标志是学会和自己和解,那么已经十周岁的“蔚小理”大概也是如此。
诚然,“蔚小理”在过去十年都曾拥有过自己的爆款,但新能源车圈的迭代速度太快,原有产品会面临造型老旧、技术滞后、功能脱节、智能化体验不足等问题,如何持续调整产品战略也成为了新势力的自我突破的关键。
以小鹏为例,初代小鹏P7的上市售价为25万元级别,但如今其卖得最好的主力产品,比如Mona M03、P7+等,都已经进入到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还实现了智驾普及,这正是小鹏营销、技术、成本三大能力持续优化的结果。
理想也并非一开始就考虑涉足纯电路线,一直到电池成本、充电设备不断完善,理想才在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松口宣布计划在2023年推出纯电动车型。为此,理想也做了不少准备功夫,比如推出了20kW直流充电桩,充电速度是7kW交流充电桩的3倍等。
从“蔚小理”的产品策略变化来看,它们都是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均衡产品矩阵,丰富各自原本较为单一的品牌定位,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向传统车企多品牌协同发展的战略靠近。
其次,将供应链掌控在自己手中。新势力车企创始人大多并非科班出身,缺乏供应链管理经验的他们,更容易陷入采购成本失控的困境。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狂飙的早期阶段,市场扩张的热度往往掩盖了成本问题的尖锐性;但随着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每一分成本的差异都可能直接影响产品定价策略与市场竞争力。因此,构建成熟、高效且兼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也成为新势力必须补上的一课。
2023年,小鹏展开内部供应链反腐工作,何小鹏亲自上阵改组高管团队,结合王凤英主导的一系列改革,把供应链成本降低了20%;同年,李想成立了“供应链战略小组”,严控供应支出,并推动车型平台化和零部件通用化,该年理想首次扭亏为盈。
最后,更聚焦盈利目标。目前,“蔚小理”在财务状况上分化较为明显,根据2024年数据,理想继续坐稳新势力冠军,在销量、营收、利润、毛利率等方面领先蔚来和小鹏。
来到2025年一季度,小鹏则表现亮眼,营收同比激增141.5%至158.1亿元,毛利率攀升至15.6%;相较之下,蔚来的亏损则比较大,今年一季度亏损仍在同比增加,供应链改革以及乐道L90成为爆款的市场反馈,相信要到下半年才能看到。
不过,蔚来和小鹏都喊出了要在今年实现盈利的目标,这也意味着新势力过去以“烧钱换增长”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将彻底终结。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得更为务实的当下,新势力也必须像其他传统车企那般接受盈利的考验,而不是仅靠“讲故事”来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蔚小理”,重新起跑
在“盈利优先”的共同目标下,曾经分道扬镳的“蔚小理”,再次站上了同一起点,但在这条“不盈利就出局”的赛道上,“蔚小理”难免都会重复对方走过的路。
在MEGA系列上狠狠摔了一跤的理想,对乐道L60寄予厚望却没能爆单的蔚来,还有被小鹏视为“最好的车”却翻车的G9……
在经历了各自的低谷之后,小鹏借MONA M03成功翻身,蔚来也依托乐道 L90 打了一场关键胜仗,但如今小鹏面临着重回高端市场的压力,这也成为蔚来接下来要担心的问题。
毕竟,品牌向下降维容易,但向下之后要再把品牌做上去的难度就大了。“性价比”虽然是新势力提振销量的“快招”,但却会拉低车企的平均毛利率,无形中增加了品牌的盈利压力。
理想在MEGA风波之后再接再厉,但理想i8在纯电赛道的存在感始终偏弱。对于接下来想要挑战增程路线的小鹏来说,这也意味着走出舒适区绝非易事。
车企想要同时兼顾增程和纯电两条技术路线,并不只是产品功能的简单复制,更涉及核心技术架构的重构、用户认知的跨维度渗透等,每切换一次技术路线,就必须换一套打法。
新势力从零开始探索新能源汽车市场,难免要付出更多试错成本,才能更精准地捕捉市场需求的脉搏,进而及时优化产品策略、持续打磨用户体验。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试错窗口不断收窄,“蔚小理”手上能打的“牌”也逐渐变少,它们不得不深入彼此腹地,甚至互相经历对方的“痛”,这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缩影。
当新能源车圈开始进入淘汰赛阶段,任何一家能够留在牌桌上的车企,都不能寄希望于偶然性所带来的成功,而是必须遵循行业底层的发展逻辑,在行业案例中找到可复制的经验,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
如果说在过去十年,新势力是一股异军突起的“草莽力量”,那么在接下来的十年,新势力将要变得更快、更灵活,才能适应新的市场节奏,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恒的进化。
最终,“蔚小理”是否都能成功留在牌桌,又或者会被并购兼并,以不一样的模样生存下来,一切都还是未知。毕竟,盈利只是进入决赛圈的入场券,要真正活到下一个十年,“蔚小理”还要努力成为进化最快的物种。
但无论最终谁能留下来,“蔚小理”也完成了自己在中国汽车历史上的阶段性任务,为中国汽车产业注入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基因,为后来者踏出一条披荆斩棘之路,这也是属于“蔚小理”浓墨重彩的一笔。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