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护航下,生猪养殖行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梳理近年来出台的有关生猪产业的政策,监管思路呈现出清晰的倾向性:一方面鼓励生猪养殖业向高质量发展,引导生猪产能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则要求以民生为导向,在稳产保供、平抑物价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据智通财经观察,一众上市猪企中,德康农牧(02419)算得上是高度契合政策主张,在追求自身发展同时还能兼顾“联农带农”的养殖企业的典型。
该公司新近披露的中报成绩表,便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德康农牧发布的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16.95亿元,同比增加了24.3%;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约为12.7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3亿元劲增250.6%。分业务来看,生猪板块是为德康农牧贡献增量的“主力军”。报告期内,公司独创的“二号家庭农场”模式表现依然抢眼,户均代养费相较于去年上半年增加15.5%,PSY(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提升至27头,养殖效率行业领先的同时,还让更多农户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堪称是德康农牧统筹经济效益与民生导向的“样本”。
兑现成长叙事的德康路径
通览德康农牧的最新财报,数据上最突出的亮点莫过于公司的盈利指标迎来“质变”,公司公允价值调整前利润的巨幅增长释放出明确的价值信号,预示德康农牧的核心业务盈利弹性即将进入快速释放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受市场行情低迷,以及产能利用率仍处在爬坡阶段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德康农牧的家禽板块及屠宰食品板块出现小幅亏损。但通盘来看,德康农牧的整体业绩仍然亮眼,这正是作为公司业绩增长“核心引擎”的生猪板块强势兑现的结果。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德康农牧的生猪板块实现收入98.79亿元,同比增加32.6%。表面上看,该板块的靓丽增长归功于期内公司生猪销售量价齐升,其中生猪销量同比增加27.1%至511.74万头;商品猪售价同比增长3.5%至2032.7元/头。不仅如此,横向对比同业,德康农牧生猪板块在完全成本、单头利润等关键指标上也领跑行业。
而往深了说,智通财经认为德康农牧生猪板块保持强劲增长节奏的深层逻辑主要有三:
首先是公司在国内生猪育种领域已晋升为“第一梯队”,通过自主培育优质种猪,德康农牧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让成本得以有效下降。据了解,公司的核心育种群在国家核心场评比中主要经济指标多次排名第一。就拿自主研发的德康II配套系来说,该品种相比市场主流配套系DLY提前10天以上出栏,料比下降0.1以上,单头肉猪可增收超100元。“全能”表现背后,正是因为德康在育种端同时掌握了优质种源、育种技术、数据积累和全产业链配套优势。
其次,公司的饲料营养技术精准且灵活,可实现较好的饲喂和生产效率。具体策略上,德康农牧实行差异化定制营养配方实现精准饲喂,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阶段、不同生产目标营养需求,相应设计定制饲料营养配方,带动效率提升。并且,公司掌握原料价值评估和价值采购技术、高效酶制剂技术、低蛋白日粮技术和低玉米、低豆粕日粮技术,既实现了饲料配方多元化,还有效压降了成本,同时亦契合国家推进豆粕减量替代的主张。
最后,模式优势对于德康农牧培育生猪板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公司独创的“二号家庭农场”创新性地采用母猪+仔猪代养模式,该模式拥有更轻资产的特征,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较少。并且结合最新的中报以及先前的数据来看,该模式下德康与农场主实现了互惠互利、深度绑定,农户积极性更高,因此也带动了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
养殖业链式协同发展的德康样本
靓丽的财报数据,其实并不足以呈现出德康农牧的全貌。作为一家发展历程中始终心系农民的公司,德康在“联农带农”、实现链式协同发展上的决心,以及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很是值得重视。
比如,针对“行业产能过剩、养猪农户增收不增利、环保和食品安全挑战诸多”等行业痛点,德康农牧早在多年前就主动尝试技术服务型商业模式,加大技术投入、服务投入。在笔者看来,德康之所以将“联农带农”置于优先级更高的位置,或许与刻在公司基因里的企业底色有关,据悉德康农牧的董事长王德根毕业后便投身农村创业,深知农民的苦、农村的问题、农业的痛点。
早在十多年前,王德根便意识到了“会养母猪”是猪农的重要竞争力,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农民群体,让合作的农户在行业里有代表性、引领性,王德根觉得“有必要让农户掌握全套养母猪的方法”。尤其是在王德根奔赴海外考察,观摩学习了欧洲先进的养殖产业链后,他更坚定了这一点。然而知易行难,传统的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的仔猪代养模式才是当时市场主流,即便是在德康内部,推行“公司+农户”的母猪+仔猪代养的“二号家庭农场”模式也是阻力重重,更不消说德康还需要让农户打心底里认可公司的创新做法。不过就是本着“不难不做”的企业价值观,这十年里德康硬是蹚出了一条深具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眼下,围绕国家十分关切的三农问题,德康农牧在政策指引下,继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贡献德康经验和力量。近年来,围绕养殖业既有堵点、痛点、难点,政策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比如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相关领导便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立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猪种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生猪种业自主创新;鼓励大企业通过订单养殖、托管代养等方式与中小场户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机制,带动合作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作为行业第一家通过技术赋能帮助农民把母猪养好的企业,德康灵活地将产业中已有的政府支农政策、持续迭代的先进技术、规模集采形成的成本优势等资源有机组合起来,搭建起了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链。在“二号家庭农场”模式里,农场主可以获得来自政府、金融机构及德康的多重支持以建设家庭农场;同时,德康还向合作农场主提供培训、养殖指导,“授人以渔”。更关键的是,该模式下农户代养费也要明显高于“一号家庭农场”,且目前还处于不断增加过程中,由此看德康真正做到了帮助农户增收。
总而言之,由投资视角来看,德康农牧当前的盈利指标变动趋势预示其核心业务盈利弹性即将进入快速释放阶段,展望后市考虑到公司兼具技术、成本和模式创新优势,成长确定性强,后续德康可以通过“龙头带中小”将已被验证有效的方法论复制到德康的更多农场,从而实现规模和业绩的有序增长。
而就社会价值而言,德康的“联农带农”创新模式则正为其蹚出一条深具德康自身特色的链式协同发展路径,窥斑见豹,从长远看德康现阶段的努力预计也会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尽早实现共同富裕持续贡献积极作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