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据高盛最新发布的数据,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另据野村证券的报告,新兴市场基金机构在7月份对印度股市的持仓配置权重大幅下降,而对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配置权重则大幅增加。
从市场表现来看,8月22日,中国资产全线爆发,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再创10年新高;科创50指数更是暴涨超8%;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美股市场的中国资产亦集体大涨。
展望后市,多家外资机构认为,赚钱效应正在吸引场外资金入市,中国股市还将迎来更强劲的资金流入,本轮上涨的动力仍然较强,且中国股票的估值仍具备较高的吸引力。
外资爆买
当地时间8月22日,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机构经纪数据,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
高盛对冲基金机构经纪业务的数据显示,中国是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其中90%的对冲基金持有中国股票的多头头寸。
从市场层面来看,8月22日(周五),A股、港股市场集体爆发,截至收盘,沪指涨1.45%,站上3800点,再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涨超2%,创业板指涨超3%;科创50指数暴涨超8%。恒指涨0.93%,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71%,恒生国企指数涨1.17%。
与此同时,美股市场的中国资产亦全线大涨,截至美东时间周五收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73%,两倍做多沪深300ETF、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均暴涨6.5%,中国科技ETF、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大涨超5%。
中国资产的持续上涨正在吸引更多外资进场。
野村证券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兴市场基金机构在7月份对印度股市的持仓配置权重大幅下降,而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韩国市场的配置权重则大幅增加。
这表明,新兴市场基金机构正将大量资金从印度股市转移到中国A/H股和韩国股市。
野村证券统计了全球大型新兴市场基金样本的配置数据,以追踪新兴市场亚洲股票头寸的变化。
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股市获得外资机构投资者12亿美元的净流入,7月这一势头进一步扩大,总净流入增至27亿美元。“我们还观察到全球大型亚洲(除日本外)主动管理型共同基金显著减少了空头头寸,”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预计,中国股市接下来将迎来更强劲的资金流入。
与此同时,海外个人投资者也在积极加仓中国资产。据韩国证券登记处的数据,截至周三,今年以来,韩国投资者已向香港股票交易注入58亿美元。这一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东吴证券分析师表示,今年5月和6月,外国投资者净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和基金达188亿美元。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外国资本可能继续流入A股市场。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其中5月、6月净买入规模大幅增至188亿美元。截至7月底,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近2.4万亿元。
有分析认为,国际资本因“害怕错过中国科技进步红利(FOMO)”而加速增持,年初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挂钩的ETF净流入超过70亿美元,带动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6%。
外资看多中国资产
站在当前时点,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后市展望也愈发乐观。8月公布的美银调查报告显示,基金管理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乐观情绪上升,预计中国经济将更加强劲,这是自2025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高盛分析师认为,由于大量闲置资本尚未进入市场,中国资产本轮上涨的动力仍然较强。估计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存款”,目前仅有22%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基金和股票上,意味着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8月以来A股上行斜率逐步陡峭,主要指数突破2024年10月高点后产生的赚钱效应正在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本轮A股上涨得益于流动性改善,资金正在从债券市场和存款转向股市。但与过去几轮短暂冲高有所不同的是,在岸长期国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这表明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为积极看法。
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外资的流入趋势可能会加速,一方面中国监管机构努力提高股东回报,另一方面中国股票市场估值具备吸引力以及美国降息预期不断升温,美国利率下行将带来其他国家资金回流,也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新增流量。
美国全球投资公司惠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的宏观策略师Johnny Yu表示,中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投资者尚未充分关注新消费与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可再生能源、电气化、生物技术以及高端高附加值制造业等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多家外资机构指出,中国成长股的核心吸引力在于中国在科技研发上的竞争优势,AI、高端制造和半导体等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瑞银等机构认为,中国企业在AI应用、创新药等领域的商业化速度已超越欧美,形成全产业链闭环优势。
来源:券商中国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