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未交付却要求提前支付尾款 否则2万元定金不退 小米准车主遇30天尾款“通牒”

红星资本局
Aug 22

  红星资本局8月21日消息,近日,小米汽车被曝车辆未交付却要求用户提前支付尾款引发关注。

  有小米SU7 Ultra准车主告诉红星资本局,自己接到通知,如果30天内不支付尾款,订单将被取消。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收到提前支付尾款通知的准车主,大多都订购了“挖孔版”SU7 Ultra,且不接受小米给出的解释和补偿,质疑小米涉嫌虚假宣传。小米汽车销售表示,流露出不要车迹象或延迟提车的消费者,可能会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这是为了确保交易的稳定性。

  对于定金、订单及提前支付尾款等问题,红星资本局采访小米公司,至截稿时暂无回应。

有车主被通知不提前支尾款定金不退

小米销售:确保交易正常推进和稳定性

  日前,小米SU7 Ultra准车主高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他在近期收到了小米“30天暂缓期”的电话或微信通知,要求30天内支付余款。

  高先生介绍,他在今年2月定了小米SU7 Ultra,定金2万元。他收到的通知表示:“请您在30天期限内完成并支付余款。您支付完余款后我们会为您重新推进生产,重新生产将重新计算交付周期。若超出30天期限您未能完成余款的支付,您的订单届时我们将基于购车协议推进(包括但不限于要求款项的支付等)。”

  高先生是400多人的小米SU7 Ultra维权群群主,该群里多位准车主表示,已经断断续续地收到了通知。高先生表示,已经有准车主因未在期限内支付尾款,损失了2万元的定金。

  根据群主高先生提供的微信截图显示,与维权群杨女士(化名)的小米对接人员表示,尝试多次和多种方式与杨女士沟通订单情况,没有办法有效沟通,按照购车协议,其订单已取消并且定金无法退还。

  而已改配为小米YU7的贾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自己的订单还在排产中,没有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也没有听说有YU7车主提前接到付款通知。

  红星资本局检索发现,大部分小米汽车车主都是在车辆下线、即将到店后才被通知支付尾款,如果车主要求,还可以到店验车后再付尾款。

  8月12日,有小米的销售告诉红星资本局,一般情况下在车下线后,才通知付尾款,通常是到店7天内。“提前通知的时间其实就是车下线后到店的物流时间。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上付款,也可以到店线下付款,如果提出要先验车也可以。”

  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主要是小米SU7 Ultra车主,有的人在交付时间仍有数月、甚至不确定时就收到了付款通知。

  高先生表示,小米销售人员的解释是,这些车主主动提及或间接表达不会提车或可能不提车原因暂时不能提车,小米要求提前付尾款是为确保交易的正常推进和交易的稳定性。

  “被提前很久要求付尾款的消费者,大多是有不要车的迹象,比如在交付群里提出转单。另外如果消费者主动提出要延期交付,也可能被要求提前付尾款。”上述小米销售告诉红星资本局。

小米“挖孔版”SU7 Ultra准车主:提起诉讼

  今年2月,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52.99万元,定金2万元。

  该车型可以选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但有车主提车后发现其并无宣传的空气动力学功能,且普通版车型亦可通过数千元进行外观改装。部分消费者并不接受小米给出的解释和补偿,质疑小米涉嫌虚假宣传,要求退车退定金。

  高先生提到,5月,维权车主与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杭州进行过线下沟通,以不退定金为前提达成了共识:给小米一周左右的时间去论证能否做出真的风道,如果能就做出来再交付给车主,不能就给赠品或金钱等其他补偿。“然而小米并没有按时反馈,且不再回复信息,这个时间小米YU7发布会已经结束了。从5月15日线下碰面至今已过去85天,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6月小米YU7上市时,小米汽车提出,SU7、SU7 Ultra非现车锁单未交付用户可限时改配小米YU7。贾先生称:“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很多维权的车主都没有取得进展。”

  高先生和部分收到“尾款通知”的群友都是购买了“挖孔版”SU7 Ultra,但没有等来小米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偿。

  今年5月时,小米曾提出过“60天冷静期”,即通知相关车主,想继续提车,可在60日内联系沟通、继续生产,如果超出60日未能沟通申请继续生产,则视为确实无提车意愿,再协商取消订单相关事宜。

  不过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即便有“60天冷静期”,也不代表车主可以在冷静期内无责取消订单。如果取消订单,2万元的定金也不会退还。

  高先生和部分群友们都没有回复是否“继续生产”的通知,而是按照律师建议给出了统一的回复,质疑小米虚假宣传,并表明已按照流程发函并起诉。“我们不能直接回答要或者不要,因为这会把主动权让给小米,不利于诉讼。如果回复要车,就会被要求交尾款。如果回复不要车,订单就会被取消且不退定金。”

  高先生表示:“我们之前向小米总公司和分公司都书面发了一封函,要求小米说明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是否真实设计落地,寄的是EMS挂号信,被签收了但没有回复。之后又发了要求解除购车合同的函,也没得到答复。”据他介绍,已有多位小米SU7 Ultra准车主提起了诉讼。8月4日有一场诉讼开庭,但小米方面无人出庭,法官表示小米提出了管辖权异议。“我们并不认可管辖权异议。消费者有权利在汽车交付地或消费者所在地,由当地法院来接受审理。”

小米客服:提前支付是因排产生产交付前期会产生费用

  对于车辆未交付却要求用户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红星资本局询问小米相关人员,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8月4日,小米汽车官方客服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我们和油车的销售模式不一样,车辆在工厂快要下线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就会通知支付尾款,而非验车的时候。这是为了方便后续提车的时候更快捷。”提前支付尾款的原因是“由于车辆在准备排产生产交付的前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如备货、物料、生产运输等。为了保障公司的利益,同时确保后续提车流程顺畅。”

  小米汽车的购车协议显示:自您收到车辆余款支付通知起的7个自然日内,您需要支付全部剩余款项。您知悉并同意,您锁定订单后,小米汽车有权根据车辆生产安排或销售等情况随时通知您支付余款。您知悉并同意,您未按期足额支付或拒绝支付余款的行为构成根本性违约,小米汽车有权取消订单并解除本协议,且已支付的定金不予退还,本协议自小米汽车通知您取消订单之日起终止,小米汽车同意您继续履行本协议的除外。

  付款通知发送后,请您及时完成资金准备或金融贷款办理,您以车辆未下线、未交付、车辆提前下线、金融未办理或无法办理、无法申领补贴或税收优惠、无上牌指标等拖延或拒绝付款的后果及风险您自行承担(小米汽车有权解除本协议、取消订单、定金不退、另行处置车辆等)。

  此外,去年小米汽车在《答网友问第34集》中也曾明确表示“支持验车后再支付尾款”。

  受访车主均表示,先验车再付尾款是汽车销售行业的惯例,小米汽车的做法违背了这种行业惯例。小米汽车的销售人员也称,先验车后付尾款的要求是合理的,提前付款只是为了节约交付流程的时间。

专家说法: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河南颂威律师事务所牛威律师指出,在合同纠纷中,如果双方没有明确约定某些条款,但存在交易习惯或行业惯例,法院在裁决时可能会参考。行业惯例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但并非绝对。如果一方主张依据交易习惯或行业惯例来解释或履行合同,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该习惯或惯例的存在以及其在特定行业或领域内的普遍接受性。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劲认为,如果双方在购车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先付预付款再验车,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双方都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那么要求消费者先付款再验车可能构成不公平的交易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有权要求先验车再支付预付款,以确保车辆的质量符合约定标准。如果商家坚持要求先付款再验车,消费者有权拒绝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高先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小米汽车的购车协议是霸王条款,“一般正常情况下订车只会写一个预售协议,提车交钱的时候才会签正式的合同。但小米提前就把正式的合同要消费者先签了。”

  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法律明确规定,如果经营者在格式条款中明确的是单方有利,例如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这些都是无效的;同时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经营者对交付时间完全没有任何约定,完全推卸了经营者一方责任,事实上已经减损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可能构成不公平、不合理的约定,构成法律上的无效。”

  红星新闻记者吴丹若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