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华南中心城市,在文化传承、经济总量及区域辐射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它的繁荣与发展,不仅带动了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也为整个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商贸枢纽,其黄金珠宝零售市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黄金珠宝市场销售下滑的大背景下,有人欢喜有人愁,不乏一些品牌逆势而上增长。六福集团最新的零售销售表现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内地同店销售增长近两成。一定程度上,这恰恰印证了“不是市场没有需求,而是传统供给不能满足新需求”。黄金珠宝行业面临的不是市场的绝对萎缩,而是需求升级带来的相对过剩。
量减价升背景下 “小克重”有大作为
站在广州天河城环形走廊,三楼的黄金珠宝专区,周大福、六福珠宝、中国黄金等品牌门店的灯光依然璀璨,但往日排队买单的景象已不复存在。1030元/克的当日金价标牌旁,“每克立减60元、一口价商品85折”的促销海报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这一幕,恰是当下广州黄金珠宝零售市场的真实写照——在表面冷清的背后,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珠宝市场规模为7788亿元,较上年下降5.02%。其中,黄金产品市场规模约5688亿元,约占整个珠宝市场的73%。
“黄金首饰零售量连续两年下降,释放给品牌和加盟商的信号是非常明显的。”广东省黄金协会会长、广州阅宝黄金有限公司董事长甄伟钢坦言,“量减价升”的市场表现,折射出零售品牌主动适应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结构性变化。零售品牌从产品结构、整体架构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体现了其对门店精准、迅速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是一个良性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过程。
六福集团谈到受高金价的影响,黄金产品按重量计价的销量有所下滑,消费者倾向选择克重较轻的饰品。库存方面,六福集团期末整体存货金额按年增长12.2%,黄金及铂金存货金额按年上升22.9%,定价首饰存货金额则按年增长3%。据六福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全年业绩公告可见,各地门店产品仍然以黄金为主,占零售总销售约七成,尤其中国内地对黄金产品需求最为强劲。2025年,内地、香港及澳门门店的客单价均有所上升,与去年相比,内地门店的每单平均消费从5900元上升至6900元,增长了15.8%。
“高颜值”与“小投资”备受年轻群体青睐
记者在广州核心商圈实地走访发现,传统按克计价的销售模式正在被打破。过去几年,按克计价还是按件计价一直是黄金珠宝零售品牌“揪心事儿”——按克计价附加值相对低一些,按件计价若信息告知不全,恐引起消费者“事后埋怨”。但这一“揪心事儿”,在广州不再那么重要。
第一福珠宝门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按件计价产品占比已达40%,且购买者多为年轻消费者。
业内人士介绍,消费者对按件计价这种销售模式的认可,底层的驱动因素离不开产品创新与工艺革新。正是这种创新,使得黄金首饰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群体。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重品质、重颜值、重设计的消费需求,推升了其对“高工费”按件计价黄金首饰的认可。
据悉,六福珠宝推出的多款新品均以定价方式售出,因其设计感、个性化、情感价值、工艺精湛、克重轻量等“软硬属性兼具”优势,受到市场热捧。如“冰钻光影金”系列,通过数控机床(CNC)炫彩技术让黄金呈现钻石般的光彩效果;“宋韵传家”系列则以古醇金花丝工艺配合镶嵌钻石、绿松石及珍珠,诠释传统与现代时尚的交融。
不难看出,本地消费者对工费的接受度发生了质的变化。购金消费群体趋向理性,重视情绪价值亦务实消费。产品策略上,头部品牌加速从“重量”向“重质”转型。这种转变本质上是对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回应——当金价透明可比时,唯有设计和文化附加值才能创造差异化竞争空间。
据记者观察,广州品牌店铺将金钞、金豆等投资类产品放在显眼的位置。周六福珠宝正佳店店员告诉记者,虽然金价高涨,但多数消费者买涨不买跌,小年轻愿意每月攒一克的金豆子或金钞,有投资属性,所以很多人购买。
甄伟钢谈到,金条类投资产品销量增长超20%,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也分流了传统黄金买家。轻量化投资类的金条受消费者购买,反映出南方投资者“细水长流”的偏好。
向“网”而生 文化赋能撬动消费新“引擎”
一位广州珠宝品牌负责人透露:从小红书种草、朋友圈打卡所带来的年轻客户占比已从两年前的不足10%升至35%。
曾经依赖百货专柜的黄金品牌们正全力拥抱社交电商。小红书上的“黄金搭配攻略”、微信社群的特价预售,甚至是直播间的“金饰专场”、新渠道不仅降低获客成本,更重要的在于以年轻人熟悉的方式重构品牌形象。老凤祥珠宝正佳店门口树立着“朋友圈打卡有礼、关注账号转发可获得礼物”等招牌吸引本地消费者驻足拍照,引流私域。
对广州的黄金珠宝企业而言,真正的挑战不在于短期销量的波动,而在于能否在坚守黄金本质价值的同时,勇敢拥抱消费新语境。黄金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从未褪色,变的只是其表现形式。那些能率先完成“从保值到表情”“从财富到文化”认知转换的品牌,将有机会在调整周期后收获新一轮增长红利。
甄伟钢直言,行业应关注产能过剩,企业应当从盲目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还要关注渠道矛盾的竞争,如传统金店与新增门店的竞争,线上直播与线下实体的竞争等,并建议做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绿色低碳实践等方面。
当下,广州黄金珠宝市场正以岭南人特有的务实与创新,在传承与变革的平衡中探索前行,其经验与教训,都将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借鉴。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