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管理价格风险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过,部分产业企业在初期接触期货工具时,常面临认知和经验不足的挑战。大商所于2019年推出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下称企风计划),成功助力数百家产业企业迈出了参与期货市场的“第一步”,为他们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田”。如今,一批粮油产业的先行者已在企风计划这条“起跑线”上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从“试水”到常态化应用期货工具的跨越。
福禧粮油的套保“初体验”
地处东北粮仓的呼伦贝尔福禧粮油有限公司(下称福禧粮油)主要是从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收购和加工,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两端的价格波动一直是其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
“在参加大商所企风计划之前,我们对期货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管理层的几个骨干人员,并未参与过期货交易,也没有设立针对套期保值的专项部门和人员配置。”福禧粮油副总经理王冷初表示。
转机出现在2022年,福禧粮油在国投期货的指导下参与企风计划,首次尝试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加剧了市场对未来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担忧,对大豆加工企业把握市场节奏、控制风险造成了困扰。同时,各类贸易商囤货待涨,大豆市场流通量减少,使加工企业很难制订较为长期、稳定的原料收购加工计划。”王冷初说。
王冷初介绍,企业原本的商业模式是与客户签订一口价的长期协议,在锁定销售的渠道和价格之后,利用在产地的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生产计划在产地直接收购大豆,通过对现货库存的管理和收购进度的把握来调控风险。但随着大豆价格暴涨,依靠传统的商业模式很难有效地管控风险,因此他们决定借助企风计划,尝试利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调整收购节奏,规避价格风险。
具体来看,福禧粮油通过在期货市场对黄大豆1号期货进行买入套期保值,提前锁定原料采购价格,实现期货库存与现货库存的动态管理。“产地收购大豆必须全额支付货款,然而通过建立期货库存,可以有效利用期货保证金制度,在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同时,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最终,我们通过买入套保获得了风险管理收益58790元,有效降低了大豆的收购成本。”王冷初表示。
初尝甜头后,福禧粮油将期货工具纳入公司的常态化风险管理体系。“我们通过参与企风计划,实现了‘从0到1’的期货突破,既积累了经验,也锻炼了队伍,还提高了企业管理层对套期保值的认识。”王冷初表示,在大豆价格不断市场化的未来,各路资本涌入粮食市场,加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每况愈下,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只会增加,按部就班地走老路迟早被淘汰。基于此,实体企业需要进一步学习期货知识,参与期货市场,有效地利用金融工具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
京粮生物:打开风险管理新思路
作为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主营玉米深加工的二级子集团公司,北京京粮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京粮生物)同样面临原料成本波动和产品销售的双重压力,其对期货工具的认知,也曾经历过观望期。
“我们在参与企风计划前虽然开展过期货交易,但参与程度较浅。尽管公司长期关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影响,但因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约束及对衍生工具操作专业性的顾虑,我们主要以传统现货经营和少量远期合约应对风险,实操经验尚不充足。”京粮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京粮生物寻求更精细化风险管理的节点,中信期货通过企风计划与其建立了合作。
上述京粮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际粮食供应链波动加剧,国内玉米及玉米淀粉价格受政策调整、能源联动(如生物燃料需求)等因素影响显著,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公司急需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来保障供应链稳定。2023年,他们通过上级集团及行业协会了解到企风计划,看到该项目专为首次接触期货市场的企业提供“全流程陪跑”支持,覆盖从策略设计、风险控制到业务落地,最终决定参与。
通过企风计划,京粮生物完成了玉米淀粉期货的首单操作,有效对冲了价格下跌的风险。同时,京粮生物还完成了相关制度与团队建设,制定《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明确了决策流程和风控指标,并培养了两名专门负责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员工。
“参与企风计划,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管理风险功能,认识到期现结合是实体企业应对价格波动的常态化工具。”京粮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京粮生物在原料和销售两端均面临价格波动风险。上述负责人介绍,国际玉米价格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和异常气候影响剧烈波动,同时国内玉米价格也受种植面积变化和进口政策调控的冲击。从玉米淀粉下游来看,一方面受制于食品工业景气度起伏,另一方面面临替代品(如木薯淀粉)的市场竞争挤压,这使下游客户对价格变动极为敏感。
企风计划的成功“试水”成为京粮生物扩大风险管理覆盖面的“催化剂”。为应对市场风险,京粮生物积极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过去两年针对原料的套期保值规模累计已超过10万吨。
“我们的操作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针对玉米原材料采购,采取买入期货合约锁定成本的套期保值策略;二是对持有的库存淀粉实施卖出套保,以规避价格下跌风险;三是结合区域市场的基差特点,灵活运用基差交易,优化现货的采购与销售节奏。”京粮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期货策略的应用取得了切实成效,2024年他们通过套期保值操作实现的风险管理收益约为200万元。
期货公司:做产业客户“引路人”
在国投期货、中信期货服务福禧粮油、京粮生物等实体企业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专业期货公司在企风计划中的核心价值——做好产业客户的“引路人”。
“国投期货深耕大宗商品领域多年,致力于打造具有国投特色的产业服务之路。近年来,在引导和服务新的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中,国投期货不断探索新模式、打造特色品牌。2024年5月,推出‘国投大宗’市场服务品牌,通过举办一系列产业特色活动,提升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建立国投特色的产业交流圈。”国投期货副总经理李洋帆介绍,国投期货还积极利用企风计划、“产融基地”等交易所品牌活动开发并服务产业客户。在日常的客户拜访中,国投期货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梳理适配的项目政策,将政策宣讲和解读与日常客户拜访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兴趣。
在李洋帆看来,服务好实体企业的关键在于“陪伴式成长”。
“产业客户的开发和服务是一项具有连贯性的长期工作,就像引导客户参与企风计划仅仅是第一步,后续运行中服务团队成员会时刻保持业务的警惕性和专业度,并与参与企业保持业务交流,帮助企业从高管层面提高对参与期货、运用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工具的意识和能力。在辅导客户参与企风计划的过程中,也会协助客户培训与期货相关的交易、交割、财务等岗位人员,从而加强客户黏性,不断提升客户期货团队的专业度。”李洋帆说。
中信期货相关负责人介绍,精准培育与“一对一”服务是中信期货服务产业客户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深入调研企业的成长需求,结合其发展阶段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实现精准服务。培训内容涵盖多个模块,如基础知识普及、专业提升、实操指导、制度建设等,通过阶梯式课程体系帮助企业从“期货小白”逐步成长为“专业选手”,实现从理论到实战的跨越。同时,通过匹配产业资源,加强产融结合优势,借助企风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加快引导产业客户提升期货工具的运用能力及参与度。
“企风计划是引导和培育产业客户的重要一环。从项目受众来看,服务群体既包括规模企业、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也包括小微企业。部分产业客户存在开发周期长、对期货工具认识有限、高层领导决策谨慎等特点,通过介绍、引导其参与交易所的项目,能够加快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进度。比如,‘实践专项工作’通过为龙头企业提供资金‘安全垫’,降低了企业的试错成本;‘龙头企业一对一专项工作’通过大商所、期货公司的指导,有效提升了企业领导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与人员的参与程度;‘产融基地’项目不仅发挥了龙头传帮带的作用,也通过牵手工程为实践企业创造了现场学习的机会,提升了市场服务质效。”中信期货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越来越多像福禧粮油、京粮生物这样的企业,借助企风计划的东风成功起跑,并在期货市场的护航下持续远航,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