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独角兽早知道
据路透社引述消息称,Klook据报已聘请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协助安排Klook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交易最快可能在今年达成,集资约5亿美元(约39亿港元),惟时间和交易规模取决于市况。
此前,据彭博报道,Klook客路考虑在美国上市,集资额介乎3亿至5亿美元之间,公司可能很快就会在美国秘密提交IPO申请。在2024年Klook成立十周年的记者会上,管理层曾表示“公司有团队一直研究上市计划,暂未有具体安排。”
综合 | 路透社 彭博社 36氪 公司官网
编辑 | Echo
Klook成立于2014年,来自香港,由林照围、王志豪和熊小康三人联合创立,其中前两者是投行出身,熊小康则是技术出身。
官网显示,Klook客路是全球领先的旅行活动及服务预订平台,合作伙伴遍布亚洲及全球其他地区。Klook客路将携手合作伙伴,为全球自由行旅行者提供最优质的体验与服务。
截至目前,Klook已累计完成8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经纬、红杉、博裕、高盛、软银等一众明星机构。最近的一轮在今年2月完成,金额为1亿美元,由维恩资本(Vitruvian Partners)领投。该轮融资将用于下一阶段的增长与创新,包括通过深化AI技术的运用提升客户体验、商家运营效能及内部生产效率,以及与亚太各地旅游局携手创造更多的社区价值等。
2014年,林照围与王志豪在一次尼泊尔之行中的痛点,成为Klook的成立契机。彼时,在线旅游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机酒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但进一步决定旅行体验的各种目的地信息不足,深度游的活动也很难在行前完成预订。
与之类似,境外深度自由行的用户往往希望获得真正在地化的体验,如日本新干线等本地支线交通、直升机冰川探险或印尼火山徒步等特色活动、以及小众却具本土风味的餐厅等等,其中不少项目此前只能电话预订,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问题等。既有供给与个性化需求的不平衡,为Klook创造了机会。
据悉,Klook全球供应链网络已触达2700+目的地,提供超50万种商品和活动选择。Klook CEO及联合创始人林照围表示,“Klook用十年时间成为亚洲玩乐体验及服务预订平台的首选平台,重新构建了旅行者与目的地的链接方式。”
中国区总经理安文此前接受36氪采访时谈到,“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帮助用户去理解我们的业务,可能更像‘亚洲版的携程+美团到店’。”
据亚太旅游协会2024-2026年亚太游客预测报告,国际旅客前往亚太地区旅游人次预计将从2024年的6.19亿增至2026年的7.62亿,超越2019年峰值。
据此前Klook披露的2023年业绩数据显示,公司的订单总金额达30亿美元,并实现年度整体盈利;月活用户数已达到5000万,用户来自内地、港澳台、东南亚、日韩、澳新等全球各地;2023年为亚太地区贡献72亿美元GDP,创造超21.9万个就业岗位。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