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有效破解三个行业的困局

期货日报网
Aug 25

第一次接触“保险+期货”,是在2022年10月初山东省的一家生猪规模养殖场里。彼时生猪价格一路攀升,当地出栏价已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我正细致地向养殖场负责人阐释生猪套保方案,然而这位老板兴致寥寥。起初我以为,因生猪期货上市时间尚短,养殖行业还需时日消化套保理念。可当我转头了解到,这家企业在2021年1月7日——交易所对外公布生猪期货合约挂牌价格当日(生猪期货挂牌上市的前一日),便与保险公司签订了生猪价格保险协议时,内心受到了不小的触动,真切感受到了“保险+期货”模式的独特魅力。

生猪“保险+期货”是养殖场向保险公司购买政策性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由保险公司对生猪价格进行保障,“兜底”生猪养殖价格。同时,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买入场外期权进行再保险,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与期货的“风险对冲”功能,为农户构建起抵御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屏障。

可以说,“保险+期货”极具亲和力,尤其在我所熟悉的生猪养殖领域。养殖行业的从业者务实且注重成效。以往介绍套保业务时,涉及期货功能、交割制度、保证金制度及风控流程等内容,相对枯燥,无形中拉大了期货与养殖场的距离。当时,养殖行业还将生猪期货戏称为“电子猪”,视其神秘且遥不可及。从工具适配性来看,资金雄厚、连续出栏且市场认知度高的大型生猪集团场和规模场,更适合直接运用生猪期货进行套保;部分习惯杠杆养殖、按批次出栏、易受市场情绪影响的中小养殖场,则适合使用期权工具(当时尚未推出场内期权),为其出栏计划提供“安全垫”。生猪期货上市头两年,“保险+期货”便受到广泛关注,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保险+期货”有效破解了三个行业的困局:养殖业不知如何锁定利润,保险业苦寻农险外延拓展之道,期货业亟待突破行业壁垒、普及套保概念以发挥生猪期货的普惠价值。对养殖场而言,保险理念深入人心,育肥猪和能繁母猪死亡保险屡见不鲜,生猪价格保险仅从名称便能大致领会其意。打个比方,为生猪投保价格保险如同为汽车购买车损保险,并非期待事故发生,而是一旦触发赔付条件,即可获得基本保障。对保险公司来说,“保险+期货”拓宽了农险业务维度,突破了地域限制,推动传统成本保险向价格保险升级。对期货公司而言,通过保险渠道既能发挥期货套保功能,又能间接为期货市场注入流动性。

“保险+期货”将养殖场、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紧密联结。在携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举办各类会议,反复讲解香草期权、普通亚式和增强亚式等赔付方式,并根据实际反馈推出二育保价等针对性方案。

实践证明,“保险+期货”成效显著。在交易所和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的支持下,首批参保养殖场在价格波动中稳定了收入,该模式也在养殖群体中口口相传,并迅速推广。2022年至2023年,生猪市场经历长达十余个月的下行周期,行业对冲风险的需求日益迫切:自繁场率先参与,随后外购育肥场跟进,二次育肥场也开始关注询价,甚至生猪贸易商和饲料企业也积极协助客户对接“保险+期货”业务。原因在于,稳定的生猪存栏是市场繁荣的基础。许多养殖场挺过了非洲猪瘟的考验,却在持续下跌行情中举步维艰,“保险+期货”宛如诺亚方舟,承载着养殖场持续经营的希望,在价格波动的浪潮中前行,迎接新的曙光

当然,“保险+期货”也存在两面性。在生猪价格保险中,保费负担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当生猪养殖成本在每斤6至7元时,每斤约两毛钱的保费让养殖场倍感压力,这也是纯商业险难以大规模推广的主因。此外,作为风险对冲端的期货市场遵循价格发现规律,并非总能提供溢价空间。养殖场衡量参与意愿时有两把“标尺”:一是当前毛猪市场价格,若盘面价格仅高出市场两毛,与保费相同,入场意愿就较低;二是预期出栏成本,若盘面升水幅度有限,参与积极性也会受挫。若期货盘面价格低迷,保险公司单独推出无风险对冲端的价格指数保险,极易导致赔付率过高。

针对这些问题,交易所推出的“农保计划”为“保险+期货”落地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提供了诸多创新思路。为缓解保费压力、提升农户参保意愿,交易所不仅给予品种补贴和区域补贴,还引入贸易商、银行、地方政府等多方协同。尤其是“银期保”模式,整合了收入保险、基差贸易、银行贷款、政府补贴和二次点价等实践经验,为其他农产品提供了示范样板。

作为期货从业者,我期待这一模式继续拓展边界,如探索“保险+期货+信贷”组合以解决融资难题,或开发“非洲猪瘟专项险”应对突发疫情。作为生猪养殖行业参与者,我更坚信:随着风险管理工具的日益普及,养殖行业必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单位:中泰期货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