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逆势扩张,越贵业绩越稳?

蓝鲸财经
Aug 28

文|斑马消费 陈碧婷

在餐饮行业的逆势之中,连海底捞九毛九都陷入了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此前深陷困境的味千拉面,为何能实现业绩双增、扭亏为盈?

当不少餐饮品牌批量关店时,此前门店扩张几度失利的味千,重新进入扩张周期,去年下半年新开21家,今年上半年新开12家,门店总量再度突破600家。

同时,当餐饮消费降级笼罩全行业,海底捞、巴奴、小菜园纷纷降价之时,味千稳住了价格体系,上半年收获77%的毛利率,在大众餐饮行业几无敌手。

逆势扭亏

因宏观消费环境和市场剧烈竞争等原因,餐饮市场从去年的严酷,到今年彻底跌入寒冬。

行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996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6月份增速降至0.9%。中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挑战。

中餐老大海底捞(06862.HK),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00520.HK)连续4年亏损,今年上半年也未能幸免。2025年1-6月,公司收入约为19亿元,同比下降18.9%,净利润亏损0.8亿元-1亿元。

网红餐饮品类运营商九毛九(09922.HK),旗下品牌包括九毛九、太二酸菜鱼、怂火锅等,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净利润5871.4万元,同比下降13.6%。

港股上市的头部餐饮企业中,几乎只有小菜园维持了业绩增长的趋势。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至27.1亿元,净利润增长35.7%至3.82亿元。这是其采取了防守姿态,暂停新开餐厅,以及供应链优化、精准成本控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至于A股上市的全聚德(002186.SZ)、广州酒家(603043.SH)、西安饮食(000721.SZ),几乎无一例外,业绩双减甚至是陷入深度亏损。

在这样的行业氛围中,却有一家此前多年深陷业绩泥潭的餐饮公司,拿出了双增且扭亏为盈的成绩单,着实令市场意外。

拉面大王味千中国(00538.HK),上半年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2423.2万元,上年同期为-715.7万元。

要知道,过去十年,味千的业绩表现犹如坐上了过山车一般,收入波动式下滑,净利润在盈亏之间来回切换。去年,公司收入下降5.4%,业绩由盈转亏,净利润从上年的1.81亿元下降至-2022.4万元。

今年,餐饮市场环境愈发严峻,味千逆势增长的原因何在?

逆势扩张

有行业媒体报道称,2025年上半年,全国161万餐饮门店黯然退场,平均每天关闭8800家。

就连实力雄厚的海底捞,也不得不继续落实“啄木鸟计划”,上半年关闭35家海底捞餐厅。为了谋求第N曲线,公司在海底捞火锅外,还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中焰请烤肉铺子门店已达70家。

上半年,九毛九旗下餐饮品牌,共计关店88家,其中以主打品牌太二酸菜鱼为主。另外,公司为了减轻经营压力,有10家太二酸菜鱼从直营转为加盟。

就连刚刚上市的小菜园,也中止了此前几年的高速扩张,2025年上半年拓店速度暴降至个位数。

可以说,成熟餐饮品牌中,今年上半年仍在大扩张的,寥寥无几。味千成为了一个例外,上半年逆势新开12家餐厅,餐厅总数达到608家。

其实,味千对门店扩张,一直怀有执念。最早在2010年,公司就提出过千店计划。不过,在行业扩张期惨遭几轮波折,只能眼看着被一众竞争对手超越,自己的门店数量始终只有六七百家,特殊时期之后一度降至500余家。

难能可贵的是,味千最近这一年多始终坚持逆势扩张,去年下半年新开21家,如今门店数量再度回升到600家以上。

门店数量稳定提升,带来了收入增长,尽管,测算后单店效率的提升非常有限。

在此背景下,味千的业绩增长、扭亏为盈到底靠的是什么?那就不得不提到它身上最醒目的“贵”标签。

随便一份拉面四五十元,炒饭三四十元,烤串10元左右,溏心蛋一份6元,就连乳酸菌汽水都要卖12元。

今年上半年,味千的毛利率高达77%,在大众餐饮市场几无对手。海底捞也经常被人吐槽贵,毛利率也只有60%左右;高端火锅巴奴,毛利率还不如海底捞。

最近几年,消费降级的风,首先就刮到了餐饮界。海底捞、巴奴等各大品牌,大多顺应市场趋势降价;小菜园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就是因为专注家庭消费、主打性价比,最近更是宣称要主攻50元以下客单价市场。

而味千不仅没有降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吐槽味千涨价的帖子比比皆是。

跌宕起伏30年

过去的30多年,味千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

1996年,潘慰在香港铜锣湾开出首家味千拉面,次年引入内地市场。凭借骨汤拉面的卖点,迅速在一二线城市重点商圈及热门地带,刮起了一阵日系快餐风。

2007年,味千携122家拉面店登陆港股,迎来高速增长期,3年后门店数量超500家。

正当公司摩拳擦掌冲击千店规模的时候,“骨汤门”事件爆发,公司门店扩张计划随即放缓,到2015年门店数量才600多家。

当年,潘慰再提千店计划,但依然命途多舛。2018年“贪腐门”,以及百度外卖等项目投资失败,再加上特殊时期对餐饮行业的冲击,味千的门店规模始终未能突破,公司业绩剧烈波动。

多重因素叠加,公司市值长期低迷。截至8月27日收盘,味千股价0.96港元/股,最新市值仅为10亿港元。

如今,整个餐饮市场风声鹤唳,味千低调再出发,似有第三度冲击千店规模的架势。

不过,通过逆势门店扩张来维持业绩增长,能否扛过这轮餐饮行业周期?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在规模扩张、公司利润和用户体验的不可能三角中,味千如何彻底揭掉贵的标签,真正走进广大用户心中,这恐怕比规模更加重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