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系、华润系、海尔系竞争千亿赛道

蓝鲸财经
Aug 29

文|《投资者网》蔡俊

8月,派林生物(000403.SZ,下称“公司”)与天坛生物的潜在整合,引发市场关注。

今年8月,天坛生物公告收到实控人国药集团及控股股东中国生物出具的承诺函,因后者收购公司21.03%股份导致与其新增同业竞争,因此承诺在五年内通过包括资产置换、资产出售、资产注入、设立合资企业等方式解决该问题,同时不新增与自身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并公平对待下属控股企业。

同为国药系的血液制品上市公司,两家上市的未来整合将诞生一个“巨无霸”。对行业而言,第一个阶段是稀缺的牌照令各路资本争相入局,逐渐形成国药系、华润系、海尔系等竞争格局。眼下,第二个阶段正在发生:资本系通过旗下上市公司收购同类资产,以血浆站的“军备竞赛”要打开业绩天花板。

巨无霸呼之欲出

天坛生物公告,离市场的猜想更近了一步:血液制品赛道将从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进入集团化的巨无霸竞争时代。

时间拨回到6月。彼时,派林生物披露中国生物通过非公开协议受让,以约46亿元受让胜帮英豪持有的公司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方将由胜帮英豪变更为中国生物,实控人将由陕西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

由于国药集团拥有行业龙头天坛生物,因此公司被纳入集团体系下势必将引发同业竞争,进而倒逼两家上市公司资源整合。早前,天坛生物一直有意补充东北、华南地区的血浆站,收购了成都蓉生、武汉中原瑞德等资产。因此,公司血浆站的区位、收入等价值不言而喻。

一旦“巨无霸”真正养成,行业将进化到高度集中格局。截至2024年,天坛生物和公司的采浆量处于行业第一和第四,且均超1000吨。两家整合后,采浆总量将超4000吨,占全国采浆总量的30%以上。

显然,国药集团既看到牌照的稀缺价值,也深谙浆源垄断的行业逻辑。这一点,公司在半年报中有深刻总结:我国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严格监管,中国血液制品行业长期处于供应相对不足的状态,我国年血浆采集量仅占全球采集量约18%,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仅14种。

而且,血液制品赛道的发展到了这儿,又进入一个新叙事。

因为血液制品行业的特殊性,国家从源头起就决定了高壁垒、严审核的门槛。2001年以来,血液制品的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不再批设新企业,让牌照成为稀缺资源。同时,生产端的核心原料“血浆”由单采血浆站供应。国联证券预测,2030年国内血液制品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950亿元。

2017年,国药集团将天坛生物原有的疫苗业务剥离,并把分散于成都蓉生、上海所、武汉所、兰州所的血液制品资产注入天坛生物,由此获得血液制品牌照。

2021年,近乎停滞的新建浆站审批有了松动。当时,浆源紧张仍是痛点,“多一个浆站,多一吨血浆,就多一份收入”成了行业共识。同年,天坛生物一次性获批6家浆站。整装待发的国药系,前期通过资产腾挪拿到稀缺牌照,此时获批浆站快速扩大规模。在此前后,各家上市公司混乱的内情又给了各路资本空间,行业生态逐渐发生根本性转变。

国药系、海尔系、华润系的竞争

以国药系为代表的集团步步为营时,民营系的血液制品企业进入多事之秋。

2020年,博雅生物的股东高特佳集团发生纠纷。原董事长蔡达建因婚变被举报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高特佳集团通过关联方占用博雅生物7.23亿元资金,持有该企业的股权也因债务纠纷被司法冻结。

同年,上海莱士的股东科瑞天诚股权结构调整。2021年,基立福成为该企业第一大股东,但承诺3年内不谋求控制权,上海莱士进入“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

此时的派林生物,还处于南北合并的甜蜜期。2020年,浙民投主导收购东北血制品企业派斯菲科,推动形成“广东双林+派斯菲科”南北布局,采浆量从2018年的不到500吨增至2023年的1600吨。

但随后,派林生物的内部传出不和风波,股东与高层的分歧逐渐扩大。2023年,陕西国资委通过平台收购浙民投持有的公司股权,成为新控股方。然而,新股东与高层的矛盾仍无法弥合。

至此,各路民营系血液制品企业几乎鲜有独善其身。这给了实力雄厚的资本集团空间,毕竟行业“牌照稀缺+浆站增加”的底层逻辑始终未变。牌照是第一要素,浆站是打开天花板的关键因素。无论哪个角度看,用资本撬动是快速切入赛道、做大做强的捷径。

2020年,华润医药与高特佳集团签署协议,计划收购博雅生物控股权。次年,华润医药成为控股方。2023年,海尔集团收购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莱士股份,之后成为新的实控人。直到国药集团收购陕西国资委旗下平台持有的公司股权,行业生态逐渐演变为国药系、海尔系、华润系的巨头竞争。

洗牌后,国药系坐上了头把交椅。截至2024年,天坛生物在营浆站85家,采浆量2781吨,比次名上海莱士多出约1000吨。牌桌上的其他玩家,被收购后资本金夯实,早已按耐不住。

2024年,华润系的博雅生物购绿十字。该标的再境内主营血液制品,交易完成后博雅生物新增4个在营单采血浆站。今年,该企业公开转让化学药资产,目标是聚焦血液制品主业。

今年,海尔系的上海莱士宣布以42亿元收购南岳生物,由此新增9家浆站,浆站总数达53家,采浆量增长18%。

计入国药系欲整合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巨头间的“军备竞赛”将进入白热化,尽管眼下各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仍在承压。今年上半年,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的营收分别为31.1亿元、10.08亿元,各自同比增长9.47%、12.51%,但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3亿元、2.25亿元,各自同比下降12.88%、28.68%。

天坛生物方面,净利润下滑与产品降价有关,博雅生物则是绿十字评估增值的存货转销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或许,对于牌桌上的资本系而言,游戏才刚开始。(思维财经出品)■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