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民政
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助餐方式,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和老年人就餐便利度不断提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土街头社区的经验做法!
老年人社区幸福食堂,既要考虑投资成本建得起来,也要考虑居民需求引得来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土街头社区通过向内挖掘自身集团物业优势,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食堂,破解了场地租金成本投入难题。通过线上线下订餐送餐、开展活动引人聚人,成功实现老年人走得进、吃得好,全年订单超过37000单,成为社区远近闻名的幸福食堂。
1
基本情况
西陵区土街头社区地处宜昌城区与葛洲坝集团公司交界处。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3774户,6746人,社区60岁上人口2800多人,占比42%以上。结合社区人群特点,如何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和方便就餐成为一段时间社区重点谋划解决的问题。土街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食堂的建成营业,成功破解了这一问题。
2
主要做法
一是引进特色运营模式,优势资源建食堂。在西陵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区民政等部门精心指导,土街头社区引进宜昌弘洋康养有限公司项目落地。2021年6月由宜昌弘洋物业免费提供场地,宜昌弘洋康养有限公司对场地进行改造并运营管理,推进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食堂。在各方支持下,建成服务面积478平方米的幸福食堂,配套9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床位,合理划分出厨房操作区、储物区、就餐区、备餐区等不同功能区域。与传统食堂相比,这里节约了场地租金投入,服务功能也得到拓展,配套建设床位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提供了便利。
二是联合宣传推广,提升食堂知晓度。土街头社区利用弘洋集团自身物业渠道全方位做好对外宣传。在小区公告栏张贴幸福食堂海报,利用幸福食堂微信群展示食堂的食材采购过程、厨师烹饪场景以及居民就餐的欢乐画面。同时,物业工作人员在日常上门拜访业主时,发放幸福食堂的宣传手册,详细介绍食堂的菜品价格、营业时间、订餐方式等信息。
三是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优化就餐体验。一是打造便捷订餐模式,居民既可以通过订餐系统支持提前预订、在线支付、个性化备注等功能。物业工作人员可以协助老年人订餐。二是提供个性化送餐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居民,物业与食堂联合提供送餐上门服务。送餐时不仅确保餐食配送及时、包装完好,更加注重居民的用餐反馈,及时将居民的意见传达给食堂。2024年除堂食外,外卖配送订单占总订单量的8%,有效满足了行动不便居民和上班族的用餐需求。三是打造交流空间,吸纳居民家庭参与。幸福食堂举办亲子烹饪活动,食堂厨师指导社区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简单的美食,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居民对食堂的信任度。
3
取得成效
2024年,土街头社区幸福食堂订单量稳步增长,全年累计订单数达到37487单,平均每天接待用餐居民102人次。食堂通过不断优化菜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前来就餐。居民们纷纷表示,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吃饭难题,还提供了社交和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怀。除了价格和菜品,食堂的服务态度也备受称赞,工作人员热情周到,总是能及时满足居民的需求,让大家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4
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开门办食堂”,定位与需求由居民说了算。幸福食堂落户一方,首先要深入社区征求民意。通过问卷调查、居民访谈等形式,了解服务对象的年龄分布、饮食偏好、消费能力和特殊饮食需求。针对老年人需要,土街头幸福食堂以提供软烂易消化、低盐低糖的菜品为主,以此确定三荤三素一汤供老年人选择;定价方面也是从经济实惠出发,60岁以上老年人12元,其他居民15元,真正坚持让利于民。
二是坚持规范出效益,质量把控是赖以生存的法宝。注重合理控制成本,与稳定可行的食材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土街头幸福食堂严格把控人力成本,根据食堂的运营时间和客流量,科学安排员工数量和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严格食品安全把控,把控食材采购渠道,确保食材新鲜、无变质、无农药残留。厨房设施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卫生达标。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如戴口罩、手套、帽子,生熟食品分开处理等。
三是坚持活动聚人心,以人性化理念吸纳社区老年人。物业与食堂共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绘画展览、读书分享会等。邀请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定期举办老年人饮食调理、营养搭配知识讲座。建立顾客反馈机制,通过意见簿、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顾客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营造温馨就餐环境,摆放绿植增添生机。合理规划桌椅布局,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就餐。
编辑:魏敬专 校对: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