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格局分化加速 龙头伊利何以“强者愈强”

金融界资讯
Aug 29

随着各大乳企2025年上半年中报陆续发布,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分化愈发清晰:在行业进入结构性复苏的背景下,头部企业与跟随者之间的差距正迅速拉大。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实现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3.37%,半年营收即领先行业第二名超200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大增31.78%,是行业第二名的三倍多,呈现“断层式”领先。

这种领先并非偶然,而是行业竞争逻辑重塑的必然趋势:依赖单一品类、追求低价竞争的企业,在竞争压力下增长乏力;具备多元化业务结构、技术积累与前瞻布局的企业,则率先穿越周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这一大势之下,伊利的表现成为行业分化的缩影:凭借均衡的品类布局、创新的增长曲线与全球的协同能力,不仅守住了既有优势,更不断扩大行业领先身位。

均衡进阶:既是全能冠军,也是单打王者

伊利的强者愈强,首先源于极具韧性的“均衡系统”。不同于依赖单一品类的传统乳企,伊利的全品类均衡布局不断进阶,在液体乳、冷饮等业务稳居行业第一的同时,也在关键战略品类上持续实现突破。

最新尼尔森与星图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利婴配粉零售额市占率达到18.1%,跃居中国市场第一。至此,伊利拿下成人粉、婴儿粉等奶粉全品类“大满贯”。

今日的成果,来自伊利前瞻的战略眼光和布局。

早在2021年,伊利便提出“2025年实现中国婴配粉市场第一”的目标,并通过持续的产品力提升与战略性收购澳优等举措,构建起“牛羊并举、全生命周期覆盖”的立体化矩阵。尽管疫情冲击、人口结构调整和渠道格局重塑一度给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伊利仍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产品创新、渠道升级、用户运营三位一体的深耕,最终兑现了领先行业的承诺。

在深耕乳业核心业务的同时,伊利正加速拓展非乳业务,通过健康水饮等创新品类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持续放大均衡优势。继伊刻活泉茉莉花茶、醇香乌龙、人参枸杞养生水之后,上半年伊利又迅速推出抹春绿茶、清香乌龙及专为婴幼儿打造的“泉爱宝贝”低钠淡矿水等新品,推动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在此基础上,伊利的大健康战略也加速展开,围绕牛肉、宠物食品、餐饮烘焙原料、茶饮及西餐乳品供应等高潜力领域多元布局,构建跨产业的新增长曲线与更高维度的竞争护城河。

创新驱动:从业绩领先到定义行业

如果说均衡布局为伊利构筑了坚实的底盘,那么创新驱动则是其不断拉开领先差距的核心力量。随着乳业竞争进入深水区,行业已经从单一的规模比拼转向围绕技术力、产品力、渠道力和价值链效率的综合竞争。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中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已经成为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

伊利选择了一条与传统乳企截然不同的路径。以品质为根基,伊利持续加码产品创新,在各大核心赛道上不断打造新爆款,释放增长潜能。优酸乳嚼柠檬以独特的“液态咀嚼感”上市即火爆,83天交易总额突破亿元;安慕希突破益生菌包埋技术壁垒,推出黄桃燕麦爆珠酸奶,以“爆+脆”的双重口感重塑消费体验,迅速成为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伊利持续在品质与供应链两端构建长期壁垒。面对消费者对原料和产地的高度关注,公司在北纬48°呼伦贝尔草原等地打造高标准限定有机牧场,并严选云南罗平小黄姜、黄山毛峰、丹东草莓、长白山人参、金寨灵芝、新西兰黄油等全球优质原料,将“最好牛奶+最好原料”作为产品底色,不断在健康与高端的交叉赛道上占据新高地。

在触达消费者的方式上,伊利也在持续突破边界。公司探索“医疗+营养”的新模式,将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药店、母婴等新场景;同时与哈利·波特、迪士尼等全球知名IP合作,以及与海底捞、山姆等高价值渠道共创,快速渗透餐饮、酒店、旅游、即时零售等多元消费场景。从“卖产品”到“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伊利正在以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创新路径深度拓展用户价值。

在战略层面,伊利加速布局功能性营养和药食同源赛道。今年上半年,公司与同仁堂达成全面合作,首创“养生牛奶”这一全新品类,将中医养生理念与现代乳品科技结合,重塑牛奶品类的价值边界,进一步夯实其在大健康“黄金”赛道的先发优势。

更深层次的创新,则来自伊利对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依托领先的技术储备与现代化智造体系,公司加码乳制品精深加工,推动乳铁蛋白、乳蛋白等关键技术的国产化与普惠化应用:奶酪正在从配角走向日常主食场景,乳铁蛋白等高附加值原料逐渐进入大众家庭的日常营养解决方案中。这不仅优化了乳制品的多元消费场景和毛利结构,也让伊利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布局更加丰富,为公司构筑起长期的技术壁垒和产业竞争力。

从产品到技术,从渠道到场景,从乳业到大健康产业,伊利正以创新不断重塑增长曲线,它既是行业领跑者,更是行业边界的重新定义者。

全球进击:本地化深耕与供应链协同

伊利的增长逻辑,并不仅限于国内市场。随着乳业竞争全球化加速,国际化已从“卖产品”转向“建体系”,而伊利的全球战略正是其领先优势被进一步放大的重要驱动力。

5月份,金领冠全面登陆香港市场,以高品质赢得全球市场认可。而在东南亚,伊利以冷饮业务为突破口,持续深耕本土化业务发展,Cremo、Joyday等品牌持续热销,推动冷饮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在东南亚成功基础上,伊利正加速开拓中东市场。6月Cremo正式登陆沙特,已完成核心城市布局,目前销售点已突破3000家,月销量近50万支。

在美国,伊利旗舰店在洛杉矶投入运营,安慕希、优酸乳以及巧乐兹、苦咖啡、冰工厂等冷饮品牌受到当地消费者喜爱。此前,伊利旗下佳贝艾特婴儿配方羊奶粉、牧恩黄油已在美国上市。由此,伊利也成为在美国上市产品品类最多的中国乳企。

在乳业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的大洋洲,伊利集团通过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大洋洲乳业基地,打造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

在澳大利亚,伊利与合作伙伴在原料采购、奶牛养殖、乳业技术研发、营养保健食品等领域合作日益深入,运营有澳大利亚乳品工业园有限公司(ADP)、澳大利亚营养护理制药公司(Nutrition Care)等多家子公司,构建起“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

在欧洲,伊利已经构建起以伊利欧洲创新中心、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顶尖机构为核心的创新矩阵,成为中欧乳业创新融合的关键枢纽。

目前,伊利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伊利的全球合作伙伴总计2000多家,遍及6大洲,分布在39个国家。伊利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8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的全球化布局并非单向扩张,而是一种多向能力建设:在资源端,整合全球优质原料,确保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在创新端,汇聚前沿科研力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力,反哺全球市场;在市场端,通过深度本地化运营与全球渠道协同,快速响应多元消费需求,提升海外市场渗透力与品牌影响力。

更具样本意义的是,伊利的国际化正在从“卖产品”走向“全球共建”——通过培养本地人才、融入当地乳业生态、共建上下游供应链,并借助公益与可持续发展举措建立长期信任。这种嵌入式本地化,让伊利既提升了海外市场的品牌韧性,也在全球供应链波动中形成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乳业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伊利正在从参与者走向领跑者,其在国际市场的扩张与协同为未来打开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栎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