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千亿腾飞刚开始!

市场资讯
Sep 01

  来源:AI科技成长抗通胀

  注入现金牛成熟制程资产,大幅提升业绩!

  8月31日晚,停牌两周的华虹半导体公告,将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公司97.5%的股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其中向华虹集团,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大基金二期,国投先导基金,4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价格为43.34元/股锁定时间为1~3年。A股股票周一复牌。

  这个时间点非常有意思。

  上周五,阿里刚刚在发布财报的同时宣布了AI芯片,并宣布将由国内芯片公司制造。华尔街日报随后报道:

  “  为确保芯片量产,阿里采用双代工厂备份策略: 成熟制程:中芯国际14nm产线承担基础芯片生产,良率稳定在95%以上,月产能达5万片。  先进制程:与华虹半导体合作开发7nm工艺,预计2026年量产,目标算力突破500TOPS,能效比提升30%。”

  当天阿里美股股价大涨13%,市值增加 350亿美金。而英伟达股价下跌3%,市值蒸发   1400亿美金。

  同日,周五收盘后,中芯国际宣布停牌,即将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AI和半导体龙头公司选择在这个时候放猛料,轮流停牌注入优质资产,应该不是什么巧合吧?(想一想未来几周要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有人感慨,好公司,不是在停牌就是在停牌的路上。。。

  不过,周一,华虹还是如约复牌了!准备好了吗?

  问题一:注入的是什么资产?成熟制程还是先进制程?

  这个问题公告里没有直接说。几个股吧和微信群里也有争论。

  网上资料显示,上海华力微电子公司位于张江,成立于2010年,拥有华虹五厂、华虹六厂两座12英寸全自动晶圆厂,专注于为设计公司、IDM公司及其他系统公司提供65/55纳米至28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一站式芯片制造技术服务,能满足193纳米浸没式光刻技术、应变硅技术等多种工艺技术要求。所生产的芯片广泛应用于3G移动通信手机、数字电视、机顶盒、数码相机、PC、游戏机、汽车、家电以及各类智能卡等产品中。 

   $其中五厂是成熟制程,其折旧已经提完,每年可稳定贡献1亿美元利润,是妥妥的现金牛。而六厂就是先进制程,传说中的给阿里做的7纳米就在那里。$  

  经过进一步查询,华虹六厂的股权目前已经剥离至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又有小伙伴随后查到,华力微持有华力集成公司54%的股权。那是不是这54%的股权是在注入资产的范围呢?

  我们通过渠道直接联系了公司高管,最终得到确认: 该54%股权资产在停牌前就已经从华力微剥离了。所以这次注入的资产仅限于成熟制程华虹五厂的资产

  做先进制程的华虹六厂,目前尚处于投入期,等培养成熟后再注入。 对照上文,阿里说2026年量产 7nm AI 芯片, 估计应该是2027年初做下一次资产重组。(记得写下日历)

  问题二, 注入成熟制程对华虹公司股价是利好吗?

  A股停牌后,港股二天一度大跌10%,最低到46.20港币,就是因为说注入成熟制程,市场认为是利空。

  不过随后几个交易日,港股华虹大涨,停牌前多次涨至57元以上,成交量放大.虽然8月29日因为中报业绩下降而开盘大跌,股价底部承接力极强。

  先说结论: 华力微的注入对华虹来说肯定是利好,而且是天大的利好。

  半导体制造行业是一个重投入的长周期行业。研发和设备投入严重影响当前的利润数据,但如果不投入,当时可能看起来报表不错,数年以后就会被竞争对手抛下,甚至完全丧失竞争力。今天的英特尔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华虹目前在上市公司的资产,一边是竞争激烈的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毛利率受到竞争对手压制,另一边是新投的产能,研发折旧费用高,两边加起来就导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下滑明显。如刚刚公布的2025年中报业绩,营收80亿人民币增长19%,但归母净利润只有7,430万,下降72%。  

  而即将注入的华力微,过去两年营收业绩大幅增长。2024年营收4.99亿元,净利润5.3亿元,2025年上半年测算营收24.6亿元,净利润3.44亿元(有人预计全年净利润7~8亿RMB)。这样高利润的现金奶牛,将大幅直接提升华虹的EPS。

  附图:华力微未经审计财务数据:

  有投行测算, 华虹通过整合华力微的中后台资源(如供应链、研发平台),可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约10%-15%。华力微的资产注入将显著改善华虹的资产负债表质量,优化折旧结构,从而释放更多现金流支持研发投入。预计到2027年合并后的主体净利润可能达到30亿RMB以上。(目前华虹A股股价计算总市值1300亿元)

  问题三:这个定增价格是否定价偏低?

  公司A股停牌前价格为78.5元,港股周五收盘价格 53.8港币。 给大股东每股43.34元的定增价格,虽然说不低于前12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的80%,但只有A股停牌价格的六折?

  首先,华虹A股停牌前一天,股价涨了11%,明显是有异动的。

  其次,目前华虹上市公司的估值是按照科技成长股的估值模式,不看市盈率,主要看市销率PS和市净率 (PS=9, 市净率=3.1,属于行业合理水平)。按2024年净利润3.8亿元计算,其A股市盈率有300倍以上。

  但注入资产不同,证监会有明确要求必须按照承诺业绩进行估值。按照市场目前预测的,注入资产7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即使给30倍市盈率,给210亿元总估值,对比2024年华虹3.8亿元利润,1300亿元的估值,是完全不同的估值体系。

  而且对比香港周五收盘价格,其定增价格,其实就相当于香港收盘价打8折也没有太离谱,对股东权益稀释不大。毕竟人家大股东是从2010年就开始投资,已经投入15年了,总该有点回报吧。

  从另一个角度看, A股市场向大股东收购资产的价格一向是很低的,想想最近的上纬新材。一般向大股东的定增价格乘以X(X=2~5),才是二级市场的最终价格(不作预测)。  

  作为中国唯二的半导体芯片晶圆制造厂,华虹目前总市值只有1000多亿人民币,加上中芯国际也不过10,000亿。而对岸的台积电目前市值是1.24万亿美元。

  鉴于中国是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和使用大国,未来高端制程技术不断突破后,将制造世界上一半的先进半导体和80%以上的成熟半导体产品。中长期看,这两家公司加起来给台积电一半的估值不过分吧?

  小编反复说过,中国半导体的瓶颈不在设计,在制造。

  市场上炒作的X王,各种芯片公司,都是做设计的,没有一个能做制造。他们最终都要求助于中芯和华虹给他们制造。就连最厉害的阿里也是,只有与国内的中芯和华虹产能跑通了,才敢公布自己的 AI芯片。(阿里的芯片,年初deepseek出来时就已经准备好了,但因为当时在台积电流片不敢宣布,怕被美国制裁。回想一下年初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马老师坐在很前面的位置,现在你明白原因了吧)

  目前市场上一级的芯片企业,在见投资人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有没有在中芯和华虹流片成功,有没有得到未来的产能保证。这直接决定了你能获得多少估值和投资。

  因此大国的芯片战,主要是在芯片制造。中国准备了十几年,终于开始看到了一些曙光最近中芯和华虹两大巨头轮流停牌,轮流注入优质资产,也彰显了这轮科技牛市最大的红利!

  华虹半导体,目前的千亿市值只是开始。三千亿能期待吗?

  未来随着资产注入细节的进一步披露,市场会对此交易有更深入的理解。两年后净利润如果能达到30亿以上,相信市场会给完全不同的估值。

  与阿里合作的先进制程,既然敢宣布,可以判断技术上已经成功了,只是扩产能的问题了,2027年初肯定也会注入上市公司。

  让我们拭目以待,芯片大国的崛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