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万亿”新征程,重庆银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宏网
Sep 02

  9月2日,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庆银行”,股票代码:601963.SH,01963.HK)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杨秀明携行长高嵩,执行董事、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侯曦蒙,副行长张培宗,副行长李聪,副行长颜小川,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王伟列出席会议。

  本次业绩说明会通过上证路演中心、重庆银行微信视频号、全景网等媒体进行线上直播,吸引了境内外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证券分析师、新闻媒体等超百万人次参与观看,获得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会上,路演团队介绍了重庆银行2025年以来的全面经营指标和业务条线发展概况,并就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和交流。

  奋进万亿新征程圆满收官“十四五”

  重庆银行董事长杨秀明在说明会上介绍,今年以来,该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庆市委、市政府及监管部门部署要求,坚持高目标引领、高站位转型、高效率运行、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五高”定位,狠抓重点工作举措,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各项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奋进万亿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整体呈现出三大亮点。

  亮点一:争先进位,发展成效显著

  加快发展,韧性更强。截至7月末,该行资产总额10087亿元,成功迈入万亿银行之列,成为全国首家万亿“A+H”股上市城商行,综合实力连续10年跻身全球银行前300强;存款、贷款规模分别超5400亿元、5000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4.8%、13.6%。

  全面争先,份额更高。上半年,该行贷款增量600亿元,居重庆市金融机构第1,占比5.22%,提升0.54个百分点,存款增量达700亿元,居重庆市第2,占比7.85%,提升0.75个百分点。

  价值创造,业绩更优。营收、利息净收入、净利润实现“三正增长”。上半年,该行实现营收近77亿元、利息净收入超58亿元、净利润近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2.2%、5.7%。人均、网均资产及利润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上市城、农商行较好水平。

  行稳致远,质量更好。主要风控指标“三降一升”,该行不良贷款率1.17%、关注类贷款率2.05%、逾期率1.58%,分别较年初下降0.08、0.59、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提升3.2个百分点至248.3%。各级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要求。

  亮点二:紧扣主业,服务大局能力进一步增强

  坚定落实重大部署,抢抓战略机遇。该行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向“双城”区域提供信贷支持近1400亿元,通过贷款、债券等方式新支持区域重大项目建设超90个。服务“通道”建设融资余额超470亿元,同比翻番。

  精准服务重点领域,深化产融互促。该行紧盯重点领域发展所需,出台支持制造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余项措施,全力支持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川陕黔三省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35亿元、258亿元)同比增长26%和31%,园区贷款投放(超150亿元)同比提升15%,普惠小微贷款(净增98亿元、余额709亿元)增量居重庆市第一。

  突出特色业务发展,厚植竞争优势。该行首次运用ESG评级结果发放转型金融贷款,落地重庆市首笔“工业绿效贷”“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双抵押贷,绿色贷款(673亿元)较年初增长28%。强化“科企快贷”模式,发行科创债30亿元,加大科技企业支持力度,科技贷款余额(510亿元)同比增长48%。升级数字信贷“捷e贷”,打造消费金融拳头产品,余额(103亿元)增幅35%,推动业务逆势增长。

  优化客户营销服务,夯实发展基础。该行持续打造分层分群的客户精准营销服务体系,完善重点客群建设政策支持体系,提级直管客户管理,“总对总”对接重点客户,“战略+重点”客群(1031户、增加203户)增幅25%。强化个人客户分层管理、大财富管理、数字化管理,财富管理中收(1.11亿元)同比增长33%,个人贵宾客户数(77.3万户,增加9.1万户)增幅13%、占比(13.9%)提升1.17个百分点。

  亮点三:笃行精进,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息差管控力度加大。该行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通过“限量、配额、控价、节流”精细化管理,全力稳住息差水平,稳定盈利能力。上半年,三年期、五年期储蓄存款占比(63.3%)下降3.5个百分点,存款付息率、负债成本率分别较上年末降低26BP、29BP,净息差较年初扩大4BP至1.39%。

  机制流程持续优化。该行谋划实施13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形成落地联动协同考核、网点分级管理等方案,企业“e”开户实现分支机构全覆盖使用。强化人力资源改革,在“双通道”基础上,构建客服经理等级评定体系,建立行政管理、专业通道、等级评定“三位一体”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评价标准,一批影响经营运转、队伍建设的机制流程得到完善优化,队伍活力进一步释放。

  数字赋能更加有效。该行以数字项目建设、重点应用推广为抓手,持续赋能业务发展。整合信贷、信用卡等6大系统数据,为精准获客、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撑。客户经理人均效能提升28%,智能授权审核效率提高3倍,落地司库系统签约业务,成为全国首家连续6年均有项目入选监管创新应用的地方法人银行

  合规保障更加有力。该行进一步强化内控合规管理部门监督检查、问责处理的牵头统筹作用,深化内审垂直化管理改革,推动完善多层次、全覆盖的联防联控机制,优化授权授信,抓实员工行为管理,护航合规经营、规范展业。

  “五个着力”扎实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重庆银行行长高嵩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坚定信心决心、鼓足干劲闯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具体来看,上半年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扎实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一是强化业务投放,推动资产“提量”。积极拓展优质项目,贴现资产占比下降2.2个百分点,剔除贴现后的一般贷款余额增长16%。债券余额增长21%,其中AA级以上信用债占比提高6.1个百分点,外币债券余额增长28亿元、规模居西部法人银行第1。

  深入落实重大战略,该行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资余额增长20%,助力双城共建、市级重大项目超90个,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打造“惠畅陆海”贸易金融品牌,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增长57%,其中东盟经贸往来企业融资规模超150亿元,牵头组建的金融服务联合体成员单位扩容至78家,全球代理行网络扩大至285家,外币资金交易量同比增长26%。“引资入渝”170亿元,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坚定服务实体经济,该行加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构建“普惠科企贷”“设备更新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体系,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增长48%。首次运用ESG评级结果发放转型金融贷款,落地重庆市首笔“工业绿效贷”、首笔“集体林地经营权+生态产品价值”双抵押贷,绿色信贷和绿色租赁余额分别增长28%和40%。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普惠“两增”贷款余额增长99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贷款规模保持西部上市城商行第1。打造手机银行“关爱版”,上线“贴心帮”适老服务,养老客户增长17万户,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增长24%。

  二是强化量价协同,推动负债“提质”。提高负债业务规模,该行储蓄存款余额增长401亿元、增量居重庆市第2,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公营存款余额增长275亿元,增量居重庆市第1。

  优化负债业务结构,该行公营存款全部出清高息保险资金68亿元,活期存款增长94亿元,公营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个BP。储蓄存款2年期及以下规模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付息率下降34个BP。

  拓宽负债资金来源,该行发行金融债80亿元,其中发行西部首单银行科创债,利率创历史新低。申请支小再贷款122亿元,同比增长34%。

  三是强化多元创利,推动收益“提升”。做大生息资产,该行上半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125亿元,推动利息收入增长22.8亿元。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36个BP,推动利息支出减少12.5亿元。

  扩大非息收入,该行代销业务中收同比增长125%,债券承销中收增长66%,贸金业务非息收入增长122%,外币业务收入增长201%。加大业务协同。通过投承联动,带动信用债同比多投38亿元。通过存贷联动,撬动活期资金归行超100亿元。通过银租联动,推动金租业务增长37%,鈊渝金租利润贡献率提高0.6个百分点。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改革“提效”。做好量价协同,该行按照市场利率中枢,双向动态调整资产端和负债端定价,存款付息率同比多降12个BP,存贷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

  做优流程机制。该行打通重庆市公积金直连通道,“捷e贷”增长35%,余额突破100亿元。新增智能授权交易场景8个,审核效率提高3倍。建好新媒体平台,业务咨询落地成功率超50%。

  做精产品模式。该行研发景区、水库等10类经营权融资模式,新增融资28亿元。创新外汇衍生品保证金减免授信模式,落地单边交割型交叉货币掉期业务、澳元远期结售汇业务,衍生品交易量同比增长118%。依托上海黄金交易所特别会员牌照,开展质押式黄金租借业务。

  做强数字科技。该行打造流水链式拓客工具,挖掘潜客1.3万户。新增“领行者”数据洞察场景6个,丰富高频经营数据画像功能。打造“重银晓AI”大模型应用平台,推出“问答助手”场景6个。“基于机器学习的可疑交易监测风控服务”项目,入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榜单,成为全国首家连续6年上榜的地方法人银行。

  五是强化全面协同,推动风控“提档”。加强风险管理,该行构建协同管控机制,丰富数字技术应用,新增客户评级模型15个、场景风控模型6个,持续增强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通过分类施策、靶向发力,不断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质效。

  加强合规管理。该行开展“学思行鉴”合规文化建设活动,持续强化“三道防线”内控体系,不断夯实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合规管理机制。

  加强安全管理。该行接受监管部门第九轮安全评估的62个网点,全部达到“优秀”等级。实施信创系统改造86项,提升科技自主可控能力,获评监管部门“网络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突出效益导向做强特色优势更好实现质量齐升

  杨秀明表示,“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重庆银行锚定万亿战略目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敢于亮剑、狭路争锋,交出了符合预期的半年答卷。下半年,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系统集成、全面统筹,谋实举措,以高水平业绩、稳健的收益回报广大投资者。”

  第一,向综合经营要发展。该行将围绕综合经营持续挖潜,推动资产负债业务协调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一是抓实重点领域。紧盯成渝“双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机遇,锚定重点区域、项目、产业、园区等加强营销,推动资产、负债、中收等各项业务提质上量。二是优化资产配置。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持续优化贷款、债券等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做好资产配置,兼顾规模、效益动态平衡,提高总体收益。聚焦“高附加值、低资本消耗”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夯实客群基础。持续强化“总对总”营销服务机制,聚焦直管客群、央国企、上市企业及制造业、民营企业等重点客群,深化对接营销,拓展优质客群基础。

  第二,向特色优势要市场。该行将始终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以加快培育特色优势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推动市场拓展。一是发挥集团总部优势。持续激发一级法人银行“链条短、决策快、经营活”的体制优势,加强集团资源整合调度,强化对营销要素支撑保障,增强对重大项目、集团企业、优质客户的综合营销服务能力,充分释放组织效能。二是发挥区域布局优势。立足“一市三省”区域战略、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升级“区域特色+行业专精”的产品矩阵,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三是发挥综合经营优势。用好30余项牌照资质,强化总分支行、子公司、业务条线信息共享、联动协同,延展服务矩阵、链条,提升综合经营能力。

  第三,向改革创新要动能。该行将坚持用改革创新手段畅通流程,优化机制,持续释放经营活力。一是以重改任务为抓手,持续深化业务联动、拓客政策、激励约束等流程机制,打通卡点堵点,增强政策灵活性、市场敏捷度。二是以数字创新为驱动,强化数字项目创新规划、研发建设、推广应用一体贯通,探索构建“数据+AI”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数字营销、数字运营、数字风控、数字管理智能化水平。三是以发展转型为主线,聚焦业务结构、经营效益、客群建设、风险管控等重点领域强基固本、提档提能,全方位深化改革、优势重塑,推动万亿征程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第四,向风险控制要效益。该行将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突出管好信用风险,确保风险成本可控、指标稳中向优,守牢经营成果。一是织密风险防线。优化内评模型、押品管理,从源头管住风险。推动贷后管理模式转型,构建预警信息分层处理机制,提升风险甄别、处置效率。二是加强风险化解处置。坚持“一区一策”“一户一策”“一类一策”,分类施策、灵活有效防范化解业务风险。探索收益权转让,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清收,提升资产盘活效益。三是坚持一体化管控。按照“管业务、管产品、管风险、管队伍”一体化风险管控理念,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协同管控,做实资产质量。

  杨秀明表示,重庆银行上半年的发展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倾力支持。重庆银行将始终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有效性,为广大股东、客户和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回馈,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和厚爱。

(文章来源:中宏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