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业绩承压 上市乳企多举措谋突围

证券日报
Sep 02

  目前,28家A股及H股上市乳企2025年半年报已披露完毕。综合来看,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乳制品行业整体面临较大压力,超六成企业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呈现涨跌各半的局面。

  “上半年乳企普遍以利润为核心调整业务策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在净利润方面保持增长,基本盘保持稳定。”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上半年,28家上市乳企实现营收总额1901.48亿元,同比下降1.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123.99亿元,同比下降14.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49.41亿元,同比下降31.72%;研发费用合计6.97亿元,同比增长14.99%;存货合计370.18亿元,同比下降6.18%。

  具体来看,营收超百亿元的企业共5家,包括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旺旺”)和中国优然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然牧业”)。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有4家,分别为伊利、蒙牛、中国旺旺中国飞鹤有限公司。

  伊利和蒙牛依然占据行业主导地位,两家企业营收合计1033亿元,占28家企业总收入的54%;净利润合计92.46亿元,占比达74.6%。

  从变动趋势来看,28家企业中,有17家营收同比下滑,仅2家同比增长10%以上。净利润方面,14家企业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品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181.65%的净利润增速领先;另有13家企业净利润降幅超过10%,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牧业”)和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00%和549.66%。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乳业仍面临供需矛盾突出、消费需求与零售渠道持续变革等多重挑战。乳企通过产品创新与结构优化,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以应对市场变化,成效正在显现。

  以伊利为例,上半年,其液态奶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1.22%,但冰淇淋、奶粉及奶酪等其他业务营收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宋亮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拥有高附加值产品并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展现出更强的发展韧性。

  原奶企业仍处调整期

  上半年,原奶板块仍未能走出亏损困境,相关企业业绩承压明显。头部企业通过成本管控、技术革新和战略调整,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具体而言,现代牧业尽管盈利端承压,但公司现金流保持稳健,核心指标“现金EBITDA”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3.3%。在成本端,公司通过精准饲喂、优化饲料配方及集约采购,实现公斤奶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0.1%,饲料成本下降11.4%,凸显出高效运营管理能力。

  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11%,亏损同比收窄66.37%。公司聚焦有机奶细分赛道,发挥“种养结合”模式优势,有效降低饲草成本。同时,通过持续优化牛群结构、提升单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奶价下行的压力。

  优然牧业营收同比增长2.28%,实现逆势增长;亏损同比减少47%。公司推行“科技赋能战略”,使单公斤饲料成本下降12%,不仅缓解了自身经营压力,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降本方案。

  “当前原奶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但头部企业凭借全产业链布局、技术投入和精细化管理,正在积极应对行业低谷。从头部企业的财报中可以看出,行业供需关系已出现改善信号,预计周期拐点即将到来。”宋亮表示。

  奶粉、冰品业务表现亮眼

  整体来看,上市乳企的奶粉板块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呈现企稳回升势头。

  例如,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其婴幼儿奶粉零售市场份额达到18.1%,首次成为中国婴配粉市场第一。蒙牛奶粉业务收入16.7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其中,瑞哺恩婴配粉凭借全球首创的母源MLCT技术,显著提升DHA含量与吸收率,线上电商市场份额跃居行业首位。

  此外,健合(H&H)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BNC)业务营收25.0亿元,合生元超高端奶粉市场份额提升至15.9%,创历史新高;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营收约38.87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同比增长24.1%,也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婴配粉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但企业竞争重心应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深耕”。龙头企业凭借全渠道运营与多元化产品矩阵,已建立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随着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奶粉行业回暖趋势有望延续。如何在全家营养赛道中找到差异化优势,将成为乳企持续探索的核心问题。

  此外,受高温天气影响,上半年冰淇淋市场迎来销售热潮,成为乳企中报业绩一大亮点。

  数据显示,上半年,蒙牛冰淇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0%,达到38.79亿元,占总收入的9.3%。伊利冷饮业务继续领跑市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29亿元,同比增长12.39%,保持行业第一。“近年来,公司冷饮业务通过技术工艺的持续创新,引领市场消费风向,不断拓宽消费场景。”伊利股份表示。

  其他乳企也纷纷发力冰品市场。例如,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冰淇淋及其他业务收入达8.85亿元;光明乳业坚持经典与创新并行,推出了“菠萝沙沙”“荔浦芋头奶昔杯”“优倍鲜奶雪糕抹茶味”等多款夏日新品,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头部乳企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稳住了基本盘,奶粉板块在政策与产品双驱动下逐步回暖,冰品则依托天气红利和场景创新实现快速增长。原奶企业虽仍未摆脱亏损,但通过降本增效和现金流管理,已释放出周期拐点将至的积极信号。

  一位不愿具名的乳制品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乳企需进一步平衡“价值深耕”与“差异化竞争”,以科技赋能和全渠道运营构建长期竞争力,在消费变化中把握先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