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兔速递(01519.HK):上半年总收入55亿美元,“成长+价值”双重属性共振

格隆汇
Sep 01

环视当前的物流行业,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全球贸易的波动、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存在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伴随全球电商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物流时效性和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长远景。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极兔速递凭借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良好的运营能力,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而透过这份成绩单也可以看到公司所具备的“价值”+“成长”的两大属性已经愈发清晰。眼下,在行业“反内卷”的趋势下,极兔的独特经营策略和全球化布局,也为行业带来了一个值得反复研究的样本标杆。

01

有利润的规模增长,持续夯实价值底座

上半年,极兔的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公司总包裹量同比增长27.0%至139.9亿件,这一显著的增速水平不仅体现了极兔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也为其营收规模的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反映到收入端,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达到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其中,核心业务快递服务收入为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此外,在现金流层面,上半年,极兔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

业务规模、营收及现金流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现强劲。

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达到8893.2万美元,同比大幅飙升186.6%。经调整净利润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经调整EBITDA达到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2%;经调整EBIT达到2.0亿美元,同比增长65.4%。

(来源:公司财报)

在物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压力陡增的环境下,不难看到,不少行业内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盈利能力,导致陷入“规模不经济”的窘境。而极兔速递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

这种有利润的规模增长模式,可以说在行业中具有其独特性。

究其原因来看,这背后正是公司在市场布局、技术和运营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协同作用下的成果体现。而基于这一能力,也进一步夯实了其价值基座,使其成为资本市场上具备高辨识的的兼具成长和价值潜力的稀缺标的。

02

有节奏的全球扩张,打开长期成长机遇

当下随着全球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物流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物流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显然构建全球化的运营能力和网络布局也成为重中之重。

换言之,一个广泛而高效的物流网络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服务范围和效率,还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利润增长点。

作为一家从海外起家,在东南亚市场生根发芽,并回到国内站稳脚跟,意欲在更多全球新市场崭露头角的物流企业,极兔速递的全球扩张之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战略眼光。

公司这种从海外到国内的“反向”扩张路径,不仅使极兔速递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市场的优势资源,并复用已有经验,达到有节奏的扩张,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

如今,在东南亚市场,极兔凭借独特的代理模式和本土化网络,持续领跑市场。

2025年上半年,极兔在东南亚的包裹量同比增长57.9%,市场份额飙升至32.8%,连续六年稳居行业首位。此外,财报显示,上半年,极兔在东南亚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29.6%至19.7亿美元。经调整EBITDA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50.5%;经调整EBIT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74.0%,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极兔全球业务中的重要基本盘,当前东南亚快递市场持续受益于区域电商发展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根据此前星展银行与市场数据及洞察公司Cube合作推出的研究报告,其预测,东南亚地区的电商业务销售额将从2024年的184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100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14%。

不难预期,极兔凭借其在东南亚市场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网络布局,有望在东南亚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进一步提升其物流市场份额,为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星展新浪潮:2025东南亚科技经济报告》)

而再聚焦到中国市场,整体表现同样稳打稳扎。上半年,极兔在中国市场包裹量同比增长20.0%至106.0亿件,按包裹量计,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增长至11.1%。期内,中国市场收入约31.4亿美元,同比增长4.6%;经调整EBITDA为1.6亿美元。

作为国内市场中的后起之秀,极兔在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证明了其将海外积累的先进经验和能力成功迁移至国内的实力。而这种成功经验也为其向更多全球新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积累。

进一步关注到新市场方面,极兔速递自2022年起在新市场各国陆续起网,公司深耕新市场,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取得突破。

上半年,新市场(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包裹量同比增长21.7%至1.7亿件。来自新市场收入则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市场,其经调整EBITDA首次扭亏为盈,盈利156.9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784.1万美元。

这一扭亏为盈不仅释放了极兔在新市场运营模式逐渐成熟、成本控制与收入增长协同效应显现的重要信号,更表明极兔在这些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和运营策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成立10年的极兔,其快递网络已覆盖印度尼西亚、越南、墨西哥、巴西、埃及共13个国家。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全球共拥有约19200个网点,运营着239个转运中心,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和加盟商。这一庞大的网络不仅为极兔带来了规模效应,更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使其在全球物流市场格局重构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来源:公司财报)

03

有技术的创新驱动,重塑未来竞争格局

伴随物流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技术创新如今已然成为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极兔速递深知这一点,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大。

公司精准聚焦于物流网络建设、智能分拣、无人车配送以及云仓服务等关键领域,力求在这些核心环节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极兔速递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灵活且具有强大适应性的物流网络。通过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升级运输管理系统以及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极兔成功实现了物流网络的智能化升级。

以其网点自动化设备投入情况来看,公司正全力推进网点自动化设备的普及应用。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末端网点通过自动化设备处理的快件比例已实现显著增长,网点已投入的自动化设备数量较2024年底增长25%,公司网络智能化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

无人车配送技术的应用更是极兔破解物流效率瓶颈的核心利器。2025年上半年,极兔的无人车网络已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如今全网已共投入无人物流车达600辆。无人物流车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人力短缺问题,还能显著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不难预期,未来随着无人车配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极兔将在提质、增效、降本方面形成正向循环,为客户提供全场景化、智能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以此持续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云仓服务的拓展则是极兔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黏性的重要举措。依托极兔强大的全球物流资源和完善的业务布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电商平台、品牌商家、中小卖家提供专业的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同时,云仓业务能够拉长服务链条,通过提供一站式的物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增强客户对极兔的依赖度和忠诚度。

值得一提的是,与普通仓库不同,极兔云仓运用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数智化技术,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为商家提供省心、贴心、放心的全托管运营服务。此外,极兔云仓自研的先进WMS仓储管理系统,还可根据客户属性和业务需求,对仓储各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精准预测库存需求,提前规划补货计划,有效规避缺货与积压风险,提高订单处理速度,实现高度精细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服务。

截至2025年6月底,极兔已在全球12个国家布局仓库179个,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这一庞大的云仓网络不仅提升了极兔的服务能力,还为其快递主营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可以说,这一系列技术和服务创新不仅增强了极兔的核心竞争力,也为物流企业如何在智能化时代重塑竞争格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具有重要的行业示范意义。

04

结语

当下物流行业正面临着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变。极兔速递展现出的兼具“成长”与“价值”的两大属性,使其在全球物流市场脱颖而出。其有利润的规模增长、有节奏的全球扩张、有技术的创新驱动,不仅为其自身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随着技术创新的结构优势持续放大、服务优化与网络拓展构筑的成本壁垒逐步兑现,以及全球扩张规模效应下持续释放的利润,不难预期,极兔后续的价值潜力还将具备看点。

对于投资者而言,极兔速递不再是一家单纯的快递公司,而是一个在全球快递市场格局重构中率先完成从“规模逻辑”向“价值逻辑”切换的优质企业。而一家能够在高速成长中不断确立领先地位,同时实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上市公司,相信也将持续吸引资本市场的目光。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