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全线闪崩!发生了什么?

市场资讯
Sep 0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十数据

  周二欧盘,由于市场对英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叠加全球范围内债券收益率的普遍上行,英国的长期借贷成本在周二创下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飙升至5.68%受此影响,英镑兑美元短线下挫70点,失守1.35,最低至1.3381。欧元兑英镑上涨0.3%至0.86748,为8月11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是主要债券市场借贷成本普遍承压的体现。在美国,由于特朗普再次攻击美联储,美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在上升。在德国,政府大幅增加支出的计划也推高了借贷成本。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七国集团中最高的,反映出人们对该国的通胀率、沉重的借贷水平和缓慢的经济增长的担忧。

  借贷成本的不断上涨,对英国政府来说是又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秋季预算案中,里夫斯面临着寻找节约或增税方案的压力,以改善英国的财政状况。

  考虑到政府此前因议员的反叛而不得不对福利改革做出180度大转弯,这在政治上可能会非常困难。德意志银行宏观研究主管吉姆·里德(Jim Reid)表示:“我们正目睹一场缓慢形成的恶性循环:不断加剧的债务担忧推高了收益率,从而恶化了债务状况,这反过来又再次推高了收益率。”

  经济学家们预测,英国将很快需要增税,以符合政府自己设定的财政规则。借贷成本是英国财政计算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这使得里夫斯和斯塔默都必须看国债收益率的脸色。

  杰富瑞欧洲首席经济学家欧洲首席策略师莫希特·库马尔(Mohit Kumar)表示:“增税是不可避免的,但英国正处于一个增税可能适得其反的阶段。我们依然对英国长期国债持负面态度,并继续看好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化。”

  为了重塑政府形象并确保对经济政策拥有更多影响力,斯塔默在周一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其唐宁街团队的调整。

  荷兰国际集团(ING)评论说:“请留意英国政府进一步提出的增税试探性提议,最近一次的提议是在上周五,内容是提高英国银行业的企业税。”

  市场还将密切关注政府宣布预算时间表的任何公告,这需要提前10周通知。

  荷兰国际集团补充道:“英国政府仍然处于财政困境,未来几个月英镑面临的风险之一就是‘财政紧缩/货币宽松’的政策组合。

  英国8月份的PMI制造业指数终值被下调至47.0,为三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低于47.3的初值。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总监罗布·多布森(Rob Dobson)指出,尽管产量保持稳定,但他补充说:“商业信心也升至六个月来的高点,这反映了人们希望交易环境开始稳定下来。”

  他仍然表达了谨慎态度,并指出了高度的不确定性:“然而,8月份英国制造商的新订单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总订单和海外需求均以过去两年中最快的速度之一下降。”

  英国国债的波动也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目前,英国国债正处于长期限债券普遍下滑的中心。此次抛售反映出以养老金基金为代表的传统买家对这类证券的需求减弱,以及对结构性通胀将更高企的担忧。

  过去12个月,30年期英国国债的收益率已上升超过100个基点,而可比的美国国债和德国国债收益率仅上升约80个基点。供应压力也可能对英国国债构成影响。英国本周正在发售一种新的10年期债券,许多策略师预计该债券将于周二发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