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爆卖40000台,做AR+AI眼镜的“小而美”,Rokid先交卷了

智东西
Sep 08

百镜大战跑步进入深水区:苦练内功拼细节,体验为王。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去年的百镜大战让AI眼镜走到了智能硬件赛道的聚光灯下,而今年AI眼镜新品的“密集轰炸”力度丝毫不减。小米阿里巴巴传音等科技大厂的入局更是给AI眼镜赛道再添了几把旺火。

据智东西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时间里,新发布的AI眼镜至少在25款以上,平均9天一款新眼镜出炉。

根据京东8月26日发布的智能眼镜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智能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入驻品牌数量也增加了3倍。

在AI眼镜百花齐放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头部企业的领导力依然突出,其在技术、功能方面的迭代突破不断让AI眼镜从“能用”走向“好用”。这些公司正成为加速AI眼镜走向普罗大众生活的核心推手。

从全球消费电子盛会CES 2025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从百镜大战中杀出重围、频频火爆出圈的Rokid就是其中之一,引起了海内外科技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其全球首发的“看一下支付”给AI眼镜走向日常生活打下了关键基础。

▲WAIC 2025 Rokid展台

就在本周一,消费者们期待已久的Rokid Glasses正式开启全网预售,而这款AR+AI眼镜一经上线就迅速售罄。截止目前,Rokid Glasses全渠道已售40000台,9月产能已全部排满。

今天的AI眼镜赛道,比拼的是产品硬实力、比拼的是产品细节的打磨和体验的完善,AI眼镜真正落地开售、走向市场、面对消费者的严苛检验,Rokid已经跑在了第一梯队。

▲用Rokid Glasses第一视角拍摄跳伞

专注AR领域十余年、对产品细节的极致追求,让Rokid给人一种“小而美”的印象,这家公司如何在AI眼镜赛道找准自己的定位,又是如何将产品细节体验打磨到行业前列、赢得市场认可的?今天,我们将尝试找到答案。

01 .

首发爆火售罄背后:

死磕细节打磨,AI眼镜从“能用”到“好用”

今天,做出一款AI眼镜,对于当下的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来说,或许并不是难事,甚至有不少现成的方案可以“拿来即用”,但想要做好一款AI眼镜,关键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细节的打磨缺一不可。

这也是为何AI眼镜百镜大战,最终能杀出重围、从销量上赢得市场认可、从口碑上赢得用户认可的只有少数。

正如支撑Rokid Glasses首发迅速售罄的,依然是过硬的产品力和完善的产品体验。这背后,Rokid核心做好了四件事:好眼镜、好耳机、好相机、好助手。

Rokid在这四个核心方面的“用心打磨”,我们可以在诸多产品体验的细节中找到答案。

比如在“好眼镜”层面,“好的AI眼镜首先得是个好眼镜”几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拆解来看,就是要时尚、舒适、便捷、全天候。

AR+AI眼镜,由于光学和显示结构的存在,眼镜前部的重量先天就会高于普通眼镜,如何才能戴的舒服?

除了优化结构和重量分配,Rokid还直接设计了一种可拆卸的鼻托,可以适配各种鼻型,进而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压感更低、佩戴更舒适的版本。

▲鼻托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Rokid根据亚洲人脸大数据模型进行了数百次设计优化与细节打磨,进一步提升佩戴舒适度。

49g的整机重量,几乎已经达到了当下带显示能力的AI眼镜的技术工艺极限,仅比大部分纯AI拍摄眼镜重了不到10g。

为了在轻便的基础上不牺牲续航,Rokid还设计了“超级胶囊”这一可更换电池方案,胶囊通过磁吸式链接稳固附着于镜腿右侧末端,可以在一些高耗电场景延长数小时续航,这很好地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又兼顾了日常佩戴的轻盈。

在做一个“好耳机”层面,Rokid Glasses同样是“细节拉满”,其专门设置了三种音频模式:洪亮、韵律、播客,可以兼顾嘈杂环境听声、高品质音乐享受以及人声高清晰辨识等不同的需求;甚至拾音模式Rokid也推出了三种,兼顾近场、远场和全向。

可以看到,Rokid是充分考虑了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类场景和问题,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兼顾各类需求。

在做“好相机”的层面,如今AI眼镜硬件规格趋同,如何实现差异化拍摄优势,需要厂商在软件算法层面的深度优化。

比如Rokid通过HDR夜景增强让画面暗部更清晰生动,智能HDR则可以让逆光场景的动态范围表现更好,Rokid重点补齐了AI眼镜在暗光拍照场景中的短板,AI眼镜与手机拍摄的效果越来越接近,可用性显著增强。

▲Rokid Glasses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Rokid在视频拍摄方面给用户提供了3:4、9:16、4:3等各种比例可选,录制时长也新增了15秒、30秒、2分钟、5分钟,此外,Rokid优化了视频多场景的色彩、曝光、运动模糊、室外清晰度等问题。

AI眼镜从“能拍到”像“拍的好”前进了一大步,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Rokid Glasses“很出片”。

▲第一视角拍摄蹦极

最后在“好助手”层面,Rokid Glasses对信息显示和AI交互两方面的体验进行了重点打磨。

比如用户可以无极自定义调节提词器和翻译的显示范围和显示高度,用户在演讲中可以把显示位置调整到舒适的位置,提词器的字号也可以调整。

实时翻译则支持了“双向翻译”,对方的语言可以实时呈现在眼镜屏幕上,而我们所说的话则可以通过手机App转化为对方的语言,让对方一目了然地看懂,双向沟通彻底打通。

目前Rokid Glasses的翻译功能已经支持了89种语言,翻译时效控制在1秒以内。

▲聊天实时翻译

在AI交互方面,Rokid一直在持续迭代其自研的端侧AI意图识别模型,AI对用户意图的识别更准确。

AI可以识别物体、解答问题、翻译书籍、识别卡路里,经过多轮快速迭代,AI识别的准确性和识别时延都得到了显著优化。最新更新的便签功能,可以让AI帮你记住各类事项、提醒日程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Rokid Glasses全球首发的“看一下支付”可以说给AI眼镜走入日常生活提供了一项核心基础能力,支付无处不在,而AI眼镜解放双手的支付模式无疑能在诸多场景中提供极高便捷性。

▲看一下支付

从眼镜、耳机、相机到助手,对于AR+AI眼镜的这四个核心属性,Rokid没有停留在“有这个功能”或“可以用”层面,而是深入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去洞察在每一个使用的环节可能存在哪些细节问题,有哪些关键的需求痛点,并进行针对性改进迭代。

可以说,Rokid Glasses从发布到如今正式开售,并没有辜负用户的信任和等待,时间换来的是AI眼镜体验的深度打磨,从一个小小鼻托的设计、到提词器显示的无级调节、拍摄时长和画面比例的自定义,再到各类AI交互功能的完善、交互响应速度的提升。

简单来说,Rokid要的不是“能用”,而是要“好用”,Rokid做的绝不是“一锤子买卖”,用户买到的是一款能够持续“进化”的AI眼镜。

02 .

从显示到全功能

“螺蛳壳里做道场”背后是技术硬实力支撑

今天,AI眼镜之战愈发焦灼,而Rokid Glasses作为一款酝酿多时的旗舰级AR+AI眼镜,对这家公司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Rokid显然是铆足了劲,想把这款产品做到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极致,而事实证明,从显示能力到全功能,从产品硬实力到落地体验,这款产品的确让Rokid跑在了当前行业中的第一梯队。

正如前文所说,做一款优秀的AI眼镜并不容易,而做一款具有显示能力的AI眼镜,还要兼顾轻便,从研发到生产制造,从硬件到软件都有诸多挑战。

将“显示+全功能”体验塞入一个49g的眼镜中,堪比“螺蛳壳里做道场”。

从早年的一体式AR眼镜、全栈开源XR操作系统Yodaos,到国内首款分体式单目光波导AR眼镜、消费级AR智能眼镜,再到如今的消费级AR+AI眼镜,Rokid对新技术的探索一直处于行业头部。

根据公开信息,近年来Rokid在光学显示、交互技术、操作系统等方面均实现了部分关键技术的突破,积累了一定的自研技术储备,比如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的优化、3D手势识别算法、空间音频技术和AR空间操作系统。

就在昨天,Rokid开放平台正式上线了Rokid Glasses的开发SDK,这是Rokid首次开放面向AI智能眼镜的完整开发工具链,其可以降低AR+AI应用开发门槛,让更多个人开发者与中小企业能够参与创新,加速Rokid产品在内容生态方面的完善。

不论是过去的AR眼镜还是如今的AR+AI眼镜,这些产品均为强技术导向性产品,技术创新是驱动这类产品体验完善的根本动力,因此想要真正实现产品的爆卖、经得住消费者的严苛考验,仍然要靠技术硬实力说话。

03 .

从“小而美”出发,Rokid走向全球市场

基于自身的技术硬实力和对产品体验的细致打磨,今天的Rokid正在加速走向全球,在海外市场连连创下亮眼新战绩。

就在今年8月26日,Rokid在海外新品发布会上推出Rokid Glasses,其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线8小时,众筹金额已达到40万美元。

▲Rokid Glasses在美国纽约正式海外发布

诸多海外博主都对这款产品给出了较高评价,部分海外KOL甚至用“未来已在眼前”、“AI+AR全球化时刻来临”来形容这款产品。

▲MRTV评测Rokid Glasses

2024年,Rokid海外营收占比已经接近40%,产品布局已经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媒体Wareable曾在CES期间先后三次发文推荐Rokid Glasses,将其称为AI+AR眼镜的最好设计案例。

纵观Rokid在AR以及AR+AI眼镜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布局,用“小而美”来形容Rokid或许十分贴切。

正如前文所说,Rokid聚焦细节的打磨、产品体验的完善,为此,Rokid必然要更加“克制”地进行“取舍”,从显示、光学、芯片到交互,Rokid所做的或许不够“劲爆”,不够“颠覆”,但细节积累带来的“量变到质变”,往往能更加深刻的影响行业和消费者。

Rokid没有选择“堆料造神”,而是在轻量化、小巧便携、舒适佩戴方面不断打磨,在轻便小巧的同时,Rokid Glasses在光学显示、拍照录像、AI交互等方面找准用户痛点,解决关键问题,可以说是“功夫都花在了刀刃上”。

在现有的技术能力范围内,Rokid将一款精致的AR+AI眼镜和基于其实现的完善体验打包给到用户。

这一系列策略的背后,是Rokid对自身清晰的认知、定位,以及对AI眼镜用户需求、AI眼镜市场发展的深刻洞察。

04 .

结语:AI眼镜好戏不断,行业加速向前

Rokid Glasses的火爆开售,必然将给AI眼镜赛道注入新的活力,其在各类功能细节方面的用心打磨,都令其在实际体验中形成了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这背后,大量的硬件、软件、算法层面的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Rokid Glasses已成为AR+AI眼镜领域的当红爆款。根据官方数据,开售5天,Rokid Glasses全渠道已售出40000台,Rokid告诉智东西,他们已经在加急备货中。

放眼未来的AI眼镜赛道,三星苹果即将入局,给行业带来新的变量,而小米的高歌猛进一方面给中小玩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同时也带动AI眼镜市场整体规模快速扩大。

AR+AI眼镜的形态已经成为AI眼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技术难度挑战更大的一条路。在这一方向上,行业需要更多像Rokid一样的玩家,少一些浮躁,潜下心来做产品。技术创新和体验打磨,仍将是AI眼镜赛道长期的决胜关键。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