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集团交出亮眼成绩单

期货日报网
Sep 07

以“链式思维”重构港口价值

航运是全球贸易的“命脉”,港口则是这条“命脉”上的战略支点,撬动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山东港口集团交出亮眼成绩单:货物吞吐量9.5亿吨,同比增长4%;集装箱量2400万标箱,同比增长7.9%。这组跃动的数字,既是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的时代刻度,也展示着传统港区向智慧生态港的华丽蝶变。

[把货物送到企业“家门口”]

繁忙的港口码头激荡着创新的澎湃动能。7月16日,装载1万吨柴油的“振扬1”轮在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滨州港区6号泊位完成作业。根据提前规划好的进出港计划,船舶抵锚后直接靠泊,现场操作人员顶着高温精准执行柴油接卸指令。随着调度发出开关阀门、启停泵的指令,“振扬1”轮的柴油顺着输油管道一次性输送到了十几公里外的两个柴油储罐中,实现了油品从码头到储罐的快速转运。得益于这种“门到门”的全程物流解决方案,油品接卸由过去的“车船直取”拓展到“原油到港直输工厂”“成品油出厂直输码头”,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这也标志着滨州港区成品油供应链综合服务项目成功落地。

滨州港区作为山东的海上“北大门”,2023年新增码头通过能力924万吨、库区25万立方米、输油管道60.6公里,新建4个液化品泊位,一举突破液体散货集疏运瓶颈,建成腹地最短油品进出口通道,为周边企业提供更好的装卸中转服务和全程物流服务,为油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滨州港区全面打通临港化工产业液化品运输走廊,成为滨州市打造高端临港化工产业集群的重要引擎,有效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滨州港区在成品油供应链综合服务项目上的生动实践仅仅是山东港口集团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港口集团通过四大港口集团(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烟台港集团、渤海湾港集团)运营、供应链综合服务、临港产业及配套服务三个赛道的协同联动、功能集成,为产业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供应链综合服务。

为最大化发挥系统工程潜能,山东港口集团统筹协同内部资源,依托青岛港和烟台港30万吨泊位、远洋海运集团自有船舶以及渤海湾港滨州港区“泊位+仓储+管道”原油一体化运营优势,为腹地企业量身打造“两港一航+管输”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实现滨州腹地企业外贸进口原油“卸、储、运”无缝衔接。据滨州港区工作人员透露,管输作业的货物损耗可以控制在万分之零点二五以内,最大程度减少货差。凭借罐区一体化运营优势,滨州港区以专业化服务严控货物品质,为产业企业提供高效的供应链集成服务。

“两港一航”模式通过港口与航运企业的深度协作,可以大幅减少货物周转时间、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显著提升大宗散货运输效率并优化供应链服务。目前,山东港口集团正着力将这种合作模式复制推广到与更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中。

6月19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与越南隆安国际港、宝华海运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积极推动“双向货源”开发,通过宝华海运船舶的运力进行双向运输,形成良好可靠的供应链循环,密切渤海湾港和隆安国际港之间的合作,助力两地经济发展。渤海湾港集团董事长张海军表示,这是渤海湾港首次携手国外港口开展供应链合作,不仅是“两港一航”的资源互补,更是推动区域供应链升级和两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渤海湾港大力拓展外贸航线,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构建端到端供应链服务体系,外贸业务比重显著提升。2024年8月,宝华海运联合渤海湾港共同开通“越南—潍坊”木片和件杂货双向海运物流通道。如今,渤海湾港正从传统的内贸港口,蜕变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外贸节点和面向东南亚的件杂货航运枢纽。张海军表示,通过打造特色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渤海湾港将助力山东港口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为供应链服务插上“数字翅膀”]

在不断提升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硬实力”的同时,山东港口集团还以“港云仓”电子仓单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积极打造线上“一站式”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今年5月,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仓储工程(二期)正式投产运营。项目建设14座液化烃储罐,可存储丙烷、丁烷、LPG等液化烃产品,填补了青岛港在液化烃存储和转运领域的空白。以液化品装卸、仓储、物流等基础业务为切入口,山东港口集团不断拓展新的业务模式,使在港存货“活”起来,真正实现资产的高效流转。近日,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码头核心储罐资源,成功落地首笔LPG仓单供应链业务。

据介绍,在日常客户走访中,青岛港油港公司深入摸排企业运营堵点,精准捕捉到客户在贸易周转中面临的资金压力,重点向客户推介“港云仓”电子仓单融资服务。在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港信资本的帮助下,客户在“港云仓”平台上顺利完成了2.14万吨港存LPG现货的电子仓单注册。企业凭借注册电子仓单即可在银行贷款,有效破解了企业“有货无法押”与银行“想贷不敢贷”的困境。依托平台的全程线上仓单转让功能,企业还可以将部分货物转让给下游客户,大大提升货转办理效率,形成清晰、完整的线上货物流转记录,实现了业务链条可溯、可查、可控。该批次LPG已在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线上交易平台开展交易、交收及线上结算,全面实现仓单生成、货物监管、交易交收等全流程线上化。

记者了解到,山东港口集团于2021年打造的“港云仓”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仓单数字化管理,成为集团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培育港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此外,山东港口集团还针对重点货种打造了专业化、定制化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并围绕物流、仓储等环节构建了多元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了港口的数智化服务能级。

作为我国最大的纸浆进口港,山东港口青岛港为提升纸浆供应链效率,与方舟智能精心搭建了“千纸鹤PulpCrane”服务平台,为45家纸浆厂、贸易商等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方位、数字化的供应链服务。该平台整合了港口的物流信息、业务办理、客户服务等功能模块,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和业务在线办理。客户只需登录“千纸鹤PulpCrane”服务平台,即可随时随地查询纸浆货物的运输状态、装卸进度、库存信息等,实现了货物信息的全程可视化。同时,平台还提供在线订舱、报关报检、费用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客户可以通过平台便捷地完成各项业务操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集团积极探索平台之间的协作互联,以优化纸浆流通生态为切入点,成功落地了全国首例纸浆“三单融合”业务。所谓“三单融合”,即通过整合贸易订单、运输订单和金融订单,实现物流、信息和资金的高效匹配,打破了GSBN电子提单平台、“云港通”平台和“港云仓”电子仓单综合服务平台之间的壁垒,通过数据共享为货物办理“电子护照”,让每个环节的数据自动衔接、实时验真,既杜绝了纸质时代“丢件改单”的烦恼,又让整个流程用时从周级缩短到小时级,过去需要奔波现场办理的业务,客户“掌上”即可办理完成。据介绍,“三单融合”业务模式还将复制推广到更多货种、更多场景、更多领域,为传统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插上“数字翅膀”。

[金融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精准“滴灌”。山东港口集团以全资子公司山东港口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港口投控集团)为引领,打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凭借15类金融牌照资质和30个核心金融业态的运营优势,深度布局港航产业链金融领域,用“金融血脉”重塑“产业筋骨”。

近日,山东港口投控集团成功获得中诚信国际AA+主体信用评级。这一资本市场重要认证,不仅彰显了山东港口投控集团在港口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标志着其正式跻身国内优质信用企业行列,为未来发展注入更强信心。山东港口投控集团以产融结合为抓手,构建起以财资管理、供应链金融、产业投资、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港航服务和数字金融为核心的业务矩阵,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港航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港易付”平台是山东港口投控集团的“拳头产品”,也是国内港航首个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供应链票据平台。“港易付”平台以真实贸易为基础,通过核心企业线上确权、开立票据,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账款管理、票据流转、数据赋能及融资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精准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慢、贵”的痛点。2024年年底,“港易付”平台成功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直连资质的港航企业,为打造国际一流港口金融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山东港口投控集团以创新驱动港口+交易+金融深度融合,通过仓储物流、现货交易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三维耦合,构建起覆盖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的价值生态体系。其重点打造的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和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三大持牌现货交易平台,不仅是大宗商品流通的核心枢纽,更通过业务协同与资源整合,助力山东港口集团真正构建起从港口装卸到市场流通、从实物交割到金融赋能的完整价值生态圈。

金融赋能产业升级的密码就藏在交易平台真实的贸易场景里。在“中国鱿鱼之乡”荣成,冷库变身“金库”,让沉睡的海产品资产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杠杆。

荣成作为亚洲最大的鱿鱼加工出口基地,产业优势显著:年鱿鱼上岸量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加工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集聚了全国最大的公海拖网船队及70余家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了捕捞—回运—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然而,中小微水产企业长期处于旺季囤货与融资受限的困境中,捕捞季需集中采购全年原料,大量资金转化为冷库库存;传统信贷对抵质押物要求严苛,优质鱿鱼存货难以被认可,企业“有货无钱”,产能释放与产业升级难以推进。

针对鱿鱼产业的特性,山东港口投控集团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下称海商中心)与日照银行威海分行合作,创新设计了“鱿鱼贷”一站式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通过专业化服务让“存货”成为“可信资产”。

为解决质押物可信度问题,海商中心建立了覆盖质量鉴定、价值认定、价格盯市的全流程风控体系,通过严格把控入库鱿鱼的品质标准、精准评估货物价值、实时监测市场价格波动等手段控制风险,使鱿鱼从普通商品变为银行认可的可信质押物。同时,依托数字化融资模式,打通库存变现路径。企业无需转移鱿鱼即可实现“货在库、钱到账”。海商中心负责人称:“如今,企业把冷库当成了‘金库’,申请贷款容易多了。我们通过数字化交易平台将鱿鱼企业的‘库存’盘活为‘流动资金’,彻底打通了‘库存变现’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5年9月,海商中心助力日照银行威海分行实现“鱿鱼贷”累计投放突破1.1亿元,双方联合打造的供应链金融场景化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行业融资难题,更让“中国鱿鱼之乡”的产业根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活力。

从“门到门”的物流服务、“一站式”的数字平台,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山东港口集团正以“链式思维”重构港口价值。因海而兴,向海图强,山东港口集团以海洋资源禀赋为根基,以创新驱动为引擎,持续领跑全国港口行业发展,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