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PI即将定乾坤,美元、美联储政策如何波动?

市场资讯
Sep 10

  汇通财经APP讯——通胀前景显得岌岌可危,本周公布的数据可能显示上月CPI环比上涨约0.3%,这可能推动年率升至2.9%左右。甚至有市场分析认为年率可能触及3%。

  通胀回升似乎与食品和能源成本上涨有关,有预测甚至指出汽油价格月环比飙升2%,因此通胀压力持续存在,消费者在结账时很可能感受到明显的价格上涨。

  聚焦CPI

  真正的争论焦点在于核心CPI数据——即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指标。

  分析界目前存在两种预测路径:一方认为将出现0.3%的月环比涨幅,使年率维持在3.1%附近;另一方更为谨慎的预测群体则预期会出现0.4%的跃升——这将是自一月份以来最大涨幅,也是近两年间的第二高涨幅。0.3%与0.4%之间的微小差距绝非数字游戏,它可能彻底改变市场对通胀走势的解读。

  若增长0.3%,虽仍可被称为“具有粘性”,但可能意味着物价正经历曲折而缓慢的下降通道;而0.4%的涨幅则明确释放出通胀回升信号,将动摇“通胀终于得到控制”的市场共识。

  通胀警报升级

  通胀上升似乎普遍分布于多种商品类别,而非局限于个别领域。核心商品价格反弹可能推动月度环比增长约0.25%,这将使年率升至2023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主要推动力可能来自新车、服装、运动装备乃至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品类。

  与此同时,市场期待的服务业通胀放缓似乎正在落空。预测显示8月核心服务业价格可能环比上涨约0.30%,其中旅游相关服务——尤其是酒店费用——预计将出现1.0%左右的强劲攀升。商品与服务领域的普遍走强表明,价格压力不再局限于特定行业,而可能更深植根于整体经济之中

  尽管劳动力市场仍是当前政策讨论的焦点,决策者必将密切关注这些通胀趋势。

  美联储的政策困局:前路坎坷

  美联储的前行之路预计将充满颠簸。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以及政治戏剧性事件,将使美联储在2025年剩余时间里持续处于舆论中心。

  就目前而言,劳动力市场仍是关注核心,但若随着关税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通胀开始重新攀升,则到今年晚些时候,通胀问题可能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对美元及降息预期的潜在影响

  CPI报告公布后,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推动美元走势:其一,利率差异——即美债收益率与其他国家债券收益率的差距,这决定了资本流动方向;其二,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即投资者对加息或降息概率的评估,这种预期会改变利率差异。当CPI数据改变市场对美联储行动的预判时,也会改变美国资产的吸引力,从而推升或打压美元。

  若CPI数据呈现“火热”状态(例如核心CPI达0.4%或更高),则暗示通胀依然顽固,这可能迫使美联储维持紧缩政策甚至加大力度。市场将增持美元头寸,美债收益率攀升,美元指数(DXY)通常随之走强。与此同时,股票市场可能因融资成本上升而承压。

  反之,“温和”的CPI(核心CPI≤0.3%)表明物价增长正在放缓。市场可能转向鸽派预期,认为美联储将暂停加息或提前降息。收益率预期下降使美元吸引力减弱,通常导致美元走低。美债收益率倾向下行,而风险资产(如股票)可能因流动性预期改善而获得提振。

  简而言之,美元走势遵循“CPI数据→预期修正→利率重估→汇率调整”的传导链条

  基于上述逻辑的可能情景:

  火热CPI(核心≥0.4%):美元兑其他货币走强(DXY上涨);美债收益率上升;股市可能承压。

  温和/中性CPI(核心≤0.3%):美元可能遭抛售;美债收益率下降;股市或迎来反弹。

  若CPI数据完全符合预期(核心CPI恰为0.3%),市场有时会上演“买预期卖事实”的操作。若投资者已提前消化鹰派预期,符合共识的数据反而可能引发美元的技术性回调,这揭示了为何实际数据与市场共识的偏差程度至关重要。

  在当前环境下,市场已预期通胀将小幅回升,这意味着若实际数据意外疲软,市场可能立即将9月17日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重新定价,从而导致美元短期抛售,但这种走势难以持续,待数据被完全消化后市场情绪往往趋于平复。

  美国股市近期持续上涨后已积累显著吸引力。无论CPI数据表现如何,预计美股的波动幅度都将超越其他资产类别——若数据积极可能强化风险偏好,若数据消极则可能引发获利了结潮,形成双向高波动格局。

  美元指数日线图,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10:47,美元指数现报97.77。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郭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