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近现金红线核心品种难挑大梁,绿竹生物-B(02480)何时重返市场聚光灯下?

智通财经
Sep 11

今年8月18日,绿竹生物-B(02480)发布一则公告披露,其核心产品LZ901在与葛兰素史克(GSK)的Shingrix®进行头对头临床试验中,针对50岁或以上成人显示出更优的细胞免疫原性和更佳的安全性。

绿竹生物核心品种的关键临床数据利好直接刺激了二级市场情绪。8月18日和19日,绿竹生物连续2个交易日收涨逾8%,期间最高股价触及28港元,创下公司股价近15个月以来的新高。

但即便如此,绿竹生物的市场交投情况依旧低迷。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024年以来,绿竹生物股票流动性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截至目前的21个月内,单月成交量不超过20万股的月份便有11个。

即使此次公司核心品种披露重大利好,绿竹生物在8月19日的单日成交量仅为69600股,但这也是其8月至今的最高单日成交量。8月至今,绿竹生物单日超过2万股成交量的仅有8个交易日,期间最低单日成交量甚至只有400股。从成交量来看,绿竹生物依旧处在被市场遗忘的边缘。

多项财务指标下滑,核心品种成“救命稻草”

对于港股18A企业而言,提供市场流动性最合适的捷径自然是“入通”,但“入通”的市值计算方式由此前的检讨期内月末平均市值变更为检讨期内日平均市值后,小型股的纳入门槛已增至90亿港元以上。而绿竹生物市值虽在今年有所拉升,但目前市值仅约50亿港元,远够不上“入通”门槛,因此公司只能靠自身基本面吸引市场的关注。

根据绿竹生物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公司目前仍未有产品商业化,当期主营业务收入依然为0;其他收入为485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973万元下降50.2%,主要原因是政府补助减少;与此同时,当期其他开支由19万元增加至59万元,增幅达到209.5%。但公司当期净亏损持续收窄至7757万元,同比减少29.4%,研发投入同比下降37.5%至5027.3万元。

研发投入持续下滑,一方面反映出公司核心品种研发步入后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司的现金储备或已不支持其继续扩大烧钱研发。

财报显示,绿竹生物当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9921.9万元,同比减少29.20%。为稳定公司日常研发和运营现金流,公司在期内还加大了融资,银行借款达到1.96亿元,同比大幅提高269%。

可见在尚未商业化时,绿竹生物的基本面乏善可陈,而这就是其核心带状疱疹产品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原因。而报告期内,LZ901与葛兰素史克Shingrix®的头对头临床数据读出,被认为是绿竹生物打开商业化市场的关键钥匙。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从作用机理上看,绿竹生物LZ901采用抗原分子结构创新的重组蛋白技术,与葛兰素史克(GSK)的Shingrix®(重组蛋白技术+佐剂创新)和百克生物的感维TM(减毒活技术)形成技术路线上的互补与竞争。

而在与Shingrix®的对比试验中,LZ901在CD4⁺T细胞应答率和CD8⁺T细胞应答率方面均显著优于Shingrix®,分别为83.0%和46.8%,而Shingrix®分别为58.1%和8.8%;在安全性数据方面,LZ90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1.1%,远低于Shingrix®的87.9%,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0.7%,而Shingrix®为6.0%。

上述数据表明,LZ901在细胞免疫水平和安全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而高安全性在未来产品上市后预计能大幅降低AEFI报告率,更易获得终端市场青睐,也将有助于大幅提高接种依从性。此前市场判断,既然Shingrix®可以以更优的临床表现迅速取代Zostavax,那LZ901也无疑有望在上市后加速对Shingrix的国产替代。然而,LZ901商业化最大的问题或在于其面对的一个仍需市场教育的蓝海市场。

“市场教育”成本或成最大拦路虎?

带状疱疹疫苗此前被投资者看好的一大关键因素在于该适应症的治疗特性以及不断增长的患者数量。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及镇痛药物为主,尚无针对带状疱疹的特效药。全球带状疱疹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及溴伏定,其中首选药为阿昔洛韦。这些药物的治疗持续时间较长,需连用7-10日,患者仍需忍受较长时间的痛苦,并且用药后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并发症。接种疫苗依然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手段。

另一方面,根据BMJ Journals的数据,带状疱疹在各国的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相似,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在50岁以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急剧上升,60岁人群发病率增长至6~8‰,80岁人群发病率则高达8~12‰。

也正是受持续人口老龄化、带状疱疹病例数量不断增加、公众接种意识提高等驱动因素影响,2030年,全球带状疱疹疫苗市场预计增长至126亿美元。

根据美国CDC的数据,美国2008年~2016年60岁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率从6.7%持续攀升至33.4%,2017年Shingrix获美国FDA批准后产品接种率经历稳定期后又有所上升,2021年增长至41.10%。2023年Shingrix销售额已高达34.46亿英镑,CER增长率为17%。

而市场渗透率正是国内带状疱疹疫苗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我国中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意识相对较弱,对该疫苗的认知度有待提升且疫苗价格高昂等原因,该产品在我国的渗透率极低。这个问题一直延续至今。

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带状疱疹疫苗无批签发记录(去年同期为1批次)。整个上半年,国内带状疱疹疫苗合计批签发仅为6批次,同比大幅下降77%。并且全部此次签批次产品均为GSK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同比下降88%。相较之下,百克生物的减毒活疫苗在今年上半年并无批签发记录。这表明目前带状疱疹疫苗市场仍由GSK主导,并且国内带状疱疹疫苗整体供应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收缩。

为进一步打开市场,提高自身商业化水平,意味着绿竹生物在LZ901上市后需要与百克、GSK等同行企业一道加大市场宣传力度,甚至针对有一定消费能力且对价格相对敏感的 客群进一步让渡利润,提高终端市场的价格接受度。目前在中国GSK的Shingrix®定价约人民币1600元/剂,需注射两剂,总价约3200元;百克的感维定价为1369元/剂,仅需注射一剂。

据绿竹此前招股书披露,LZ901的零售价预计约为人民币500至800元一针,共需注射两剂,总价为1000至1600元。若想与Shingrix展开现有存量市场竞争,绿竹生物对LZ901的定价可能更倾向于更靠近下限区间,而这或许会进一步压缩公司的前期商业化利润。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