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公司“卷”短剧:有人赚麻了,有人哭晕了

蓝鲸财经
Sep 16

文|文娱先声

短剧正在重塑传统影视公司的业务模式与战略走向。

这一边,迪斯尼近期宣布投资点众科技旗下的海外短剧平台DramaBox,引发行业对于全球影视巨头正式入场的关注;那一边,国内各大影视公司纷纷发来半年报,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凭借短剧成功扭亏为盈,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有人虽然收入大涨,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还有人仍在艰难转型中,将其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短剧这条愈发拥挤的赛道上,谁真正抓住了红利,谁又只是在赔本赚吆喝?现实似乎远比表象更加复杂。

有人赚麻了,有人哭晕了

纵观已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尽管部分公司未单独披露短剧营收细节,但从其年报强调的影视业务增长及战略布局中,仍可清晰捕捉短剧所带来的业绩影响与分化趋势。基于此,我们可以将传统影视公司在短剧赛道上的表现,划分出三大阵营。

第一是以完美世界华策影视幸福蓝海柠萌影视为代表的“领跑者”。对于这些公司而言,短剧已从试水业务迅速成长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完美世界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营收达36.91亿元,净利润达5.03亿元,同比增长384.52%。其中,短剧成为重要增长动力,推动整体影视业务收入飙升至7.67亿元,同比暴涨756.35%。今年,完美世界加大短剧赛道布局,推出了一系列现实题材短剧作品。其中,《夫妻的春节》播放量突破5亿,成为2025年首部播放量破亿的微短剧。虽然游戏业务仍是公司营收主体,但短剧业务俨然成为了完美世界影视业务扭亏的关键抓手。

华策影视表现同样亮眼,上半年净利润达1.18亿元,同比增长65.05%。作为电视剧内容龙头,虽然《国色芳华》《锦绣芳华》等长剧仍是营收主力,但公司通过“长短联动”策略,积极拓展短剧赛道,使其成为重要的战略增量和产能补充。目前,华策影视短剧的月产能已稳定在20部,其中《以爱之名》正片播放量达5.1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同样实现扭亏为盈的还有幸福蓝海,上半年净利润达900万元,同比增长128.99%。这一转变得益于公司的影视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作为国有企业布局重点,幸福蓝海的短剧业务已成为与电影业务并重的核心业务线,报告期内播出、上映短剧、电影作品均为3部。今年在“潮计划”的推动下,幸福蓝海与更多新兴短剧创作团队展开合作,大力布局文旅题材短剧,其中《神兽河行记》入选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

柠萌影视则是传统影视公司转型的典范,上半年营收达4.01亿元,净利润达14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短剧业务收入超5000万元,月产能稳定在16部以上,成为公司明确的第二大增长支柱。作为行业先行者,柠萌影视通过“好有本领”和“星柠”两大短剧子厂牌深耕细分赛道,采用厂牌化运营策略,协同长剧积累的制作能力、行业资源和招商优势,持续产出精品短剧。

第二是以欢瑞世纪华谊兄弟为代表的“挣扎者”。这一阵营公司虽然凭借短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收入增长,但却普遍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

其中,欢瑞世纪无疑是典型代表,上半年营收达1.98亿元,但净利润却亏损600万元,由盈转亏。虽然公司旗下短剧主体天津星链视界营收达1.25亿元,成为推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动力,但为搭建全链路团队、开发海外短剧平台而投入的高额成本,严重侵蚀了利润空间,导致净利润亏损300万元。也正因如此,当下短剧之于欢瑞世纪,更像是一根不得不抓的“救命稻草”,而成本控制的失衡使其显得愈发沉重。

华谊兄弟的处境则更为严峻,上半年营收仅1.53亿元,同比下滑50.37%,净利润亏损更扩大至7400万元,其中传统影视业务收入下滑50%。虽然公司在短剧领域积极布局,创建“华谊兄弟火剧”厂牌并推出9部作品,但其带来的收入仍难以抵消主业萎缩形成的巨大缺口。尤其近年来华谊兄弟深陷“七连亏”困境,影视主业呈断崖式下滑,资金压力持续加剧。在此背景下,短剧对其而言更像是“未来的希望”,而非“当下的救星”。

第三是以慈文传媒稻草熊娱乐为代表的“探路者”。这一阵营的公司仍处于短剧业务的探索阶段,面临明显的转型阵痛。

作为短剧出海先驱者,慈文传媒近年来将主要精力投向海外市场,与ReelShort、中文在线等平台达成出海合作。今年,其短剧项目《Love On The Sidelines》在登录五大国际平台后迅速登顶榜首,展现出一定的海外市场开拓能力。然而,虽然慈文传媒预计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5%以上,但其带来的收入增量仍未能帮助公司整体摆脱亏损困境,上半年净利润亏损达2300万元。

而稻草熊娱乐作为行业后起之秀,将短剧业务的主要方向定位于文化赋能。今年,公司推出了《祈安澜》和《舟楫千里号歌来》两部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的短剧作品,意图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年轻化叙事,在IP延展与文化传播方面逐步积累价值。不过,稻草熊娱乐目前的短剧业务整体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规模。

综合来看,短剧已成为传统影视公司业绩分化的重要变量,但其最终是成为增长引擎还是“救命稻草”,仍取决于各家公司的战略布局和执行效率。

为何利润“冰火两重天”?

短剧赛道的分化并非偶然,而是战略与执行两大维度深度博弈的必然结果。领跑者与挣扎者之间的差距,正源于此。

首先是战略维度。成功者最大的共性在于战略上的前瞻性与深度布局,它们并非盲目跟风入场,而是基于自身核心资源优势切入,将短剧视为一条长期深耕的增长曲线。

柠萌影视作为国内最早布局短剧的传统影视公司之一,早在2017年便率先洞察这一赛道潜力。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形成“规模化+精品化”的成熟体系,其推出的爆款短剧《二十九》正是从热门长剧《三十而已》IP中衍生,显示出持续的内容复用与价值挖掘能力。

同样,华策影视依托“长短联动”战略,将经典长剧IP视为“母矿”,不断开发系列衍生短剧,例如《去有风的地方》与其衍生作品《我的归途有风》,通过长剧构建情感深度、短剧承接碎片叙事的协同方式,有效延长了IP的生命周期。

幸福蓝海与完美世界则凭借差异化路径确立自身优势。幸福蓝海依托江苏广电背景推出“潮计划”,从“潮流内容、潮涌传播、潮聚生态”三大层面,推动微短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完美世界则聚焦社会现实议题,打造《夫妻的春节》等具有社会温度的精品内容,建立起鲜明的品牌辨识度。

其次是执行维度。再卓越的战略构想,也需要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去实现。为此,不少传统影视公司主动打破传统长剧生产的架构束缚,着力构建更专业的新型组织体系。

柠萌影视通过成立“好有本领”和“星柠”两大独立厂牌,避免了传统“大剧组”模式的拖累;完美世界通过旗下完美宣言工作室,将在长剧领域积累的精品制作能力赋能到短剧;华策影视2023年就成立了微短剧创业中心,从组织架构上确保资源协同与快速决策;幸福蓝海则依托“潮计划”,积极与平台、专业机构开展合作。这种立足于执行层面的自我革新,正是它们能够响应市场变化、打造优质内容的基础。

反观以华谊兄弟和欢瑞世纪为代表的“挣扎者”,其发展困境恰恰揭示了短剧市场的另一面。正所谓“起大早,赶晚集”,入局早并不等于能跑得远。

事实上,早在2018年,华谊兄弟旗下控股子公司“春风画面”就曾推出过首部竖屏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然而,公司未能持续投入与布局,直至传统主业出现断崖式下滑,才被迫重返短剧战场。此时的市场早已强者林立、竞争白热化,其投入更像是一种弥补主业颓势的“焦虑型投资”,可谓“远水救不了近火”。

欢瑞世纪也面临类似问题。尽管自2021年就传出关注短剧赛道的消息,但公司直到去年才开始真正布局短剧业务。战略节奏的滞后,导致其今年虽然实现了一定的收入增长,却难逃“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由此可见,短剧这场盛宴,并非对所有参与者都慷慨相待,最终回报的还是那些战略清晰、愿意长期投入的务实派。

结语

当下,传统影视公司在短剧赛道的战局,仅仅意味着第一阶段“跑马圈地”的结束。随着产能过剩、监管趋严与用户审美的提升,下半场的竞争注定更加激烈。

要知道,传统影视公司进军短剧赛道的真正优势不在于产能,而在于将多年积累的叙事功底、制片水准和资源整合能力,与短剧的传播特性深度融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而对于众多仍在摸索中的公司而言,更迫切的或许是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底牌:是以IP见长,还是擅长类型创新?是强于本土运营,还是具备海外视野?唯有跳出“挣快钱”的逻辑,真正把短剧视为长期战略的一部分,才能在这场行业大洗牌中守住自己的位置。

未来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