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行业】新型储能建设三年方案发布 2027年180GW以上规模目标或可轻松达成?

金吾财讯
9 hours ago

金吾财讯 | 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新型储能发展划定明确方向与目标。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需达到180GW以上,这一目标将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同时从市场参与和机制完善两方面给出具体路径,既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参与交易,也有序引导其进入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并支持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此外还明确要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加快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建设。

从全球市场来看,新型储能需求均表现亮眼。欧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大储需求迎来爆发,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大美丽法案”)支持下,今明两年的增长前景乐观;国内市场则在136号文等政策推动下,发展势头超出预期。根据《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内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总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累计装机的40%以上。另外,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发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1.3GW,同比增长110%,首次突破100GW,累计装机规模是“十三五”时期末的32倍。

而基于现有基础与2027年目标,若按储能充放电时长3小时计算,2025—2027年每年需完成35.4GW/106.2GWh的装机量,对此多家机构均认为目标完成难度不高。中信证券认为政策托底下,目标达成具备充分保障,实际装机规模甚至可能超出预期。交银国际表示,即使按照最保守估计2025-27年新增装机和2024年持平,2027年累计装机也将超200GW,该机构预计实际装机有望超250GW,远超该目标下限。

储能需求之所以能保持强劲增长,核心原因在于市场机制完善推动盈利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强制配储”政策,主要是在电力市场体系不完善、新能源削峰填谷压力较大背景下的过渡选择。尽管136号文取消了强配储能,但在限电率提高和峰谷电价差扩大的情况下,新能源主动配储仍可明显提高项目收益率,同时部分省份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的推出,也提高了独立储能项目收益率。

正因如此,2025年5月新能源抢装潮结束后,储能需求并未如此前悲观预期般大幅下跌,反而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据行业机构寻熵研究院统计,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共计完成25.8GW/69.4GWh储能系统和含设备的EPC总承包招标工作,同比分别增长522%/517%。

中信证券表示,展望容量补偿机制,短期内或以自上而下的容量电价为主初步对火电、抽蓄、新型储能等可靠电源或电力系统“必需品”的装机成本进行有效回收;中长期建立电力容量市场,除上述主体外,为风电光伏等更多的电源侧主体,以及电网通道或虚拟电厂等电网、负荷侧主体提供必要的长效装机保障。该机构预期容量市场机制或在山东、山西、广东等电改进程领先的省份先行先试,后续可关注跨省跨区域容量补偿机制的建立,以及全国统一容量市场框架的构建。

而对于储能行业未来的盈利机制与增长动力,多家机构展望乐观。

东莞证券表示,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建议关注受益于新型储能发展,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逆变器头部企业。

交银国际表示,根据方案,未来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电价/补偿,都将成为储能盈利来源,有利于提升储能收益率,该机构预计在经济性推动下中国内地储能新增装机将快速增长。

华泰证券表示,需求方面,国内储能盈利模式逐步完善,各地出台“136号文”承接政策,储能需求逻辑逐步理顺,且欧美大储工商储装机保持较高增长,新兴市场呈现多点开花状态。价格方面,国内产业链竞争接近尾声,市场化推动中远期行业优胜劣汰,后续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