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中国稀土供给端优势难以取代 拥有稀缺资源端和冶炼端产能及配额的企业或将收益

智通财经
Sep 16

智通财经APP获悉,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供给优化叠加海外放量缓慢,中国稀土供给端优势难以取代。中国稀土储量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均占据主导地位,且中国稀土开发具有全产业链优势,在国内实行总量指标控制背景下,中国稀土供给增速或将持续放缓。海外虽然美国、澳大利亚和缅甸等有部分稀土矿及冶炼分离设施,但受供给增量释放较为缓慢,对全球稀土供给增长推动有限。因此,短期内中国在全球稀土供给格局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实行稀土总量控制的背景下,全球稀土供给增速或将放缓。因此,拥有稀缺资源端和冶炼端产能及配额的企业或将收益。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拥有全球唯一完整稀土产业链

稀土资源开采利用主要涉及五个环节,其中开采选矿和冶炼分离属于通常意义上的稀土原料供应环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储备和部分稀土采选产能,但目前稀土冶炼分离较少(尤其是缺乏本土中重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当前全球范围内仅有中国具备完整的稀土开发产业链,海外多数国家依赖中国稀土供给。在中美经贸纷争持续的背景下,美国寻求打造海外稀土供应链。

中国占据全球稀土供给主导地位

中国稀土供给不仅有产业链优势,还拥有数量优势。根据USGS数据,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约9088.45万吨,其中中国储量约4400万吨,占比48.41%;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合计约39.4万吨(同比增长4.75%),其中中国产量27万吨,占比约68.54%;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全球占比约92.3%(2023年数据)。综合来看,在稀土采选和分离环节,中国均具备绝对优势。因此,中国稀土供给变动将对全球稀土市场供应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稀土供给持续优化

在具备产业链优势和总量优势的基础上,中国稀土供给持续优化,主要通过三方面措施来推进:首先是总量控制指标增速放缓,2024年稀土开采指标和冶炼分离指标同比仅增长5.88%和4.16%,明显低于各自2017-2024年平均增速;其次是2024年《稀土管理条例》和2025年《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严格控制指标外稀土生产和流通,同时将进口矿冶炼分离纳入总量调控体系,加强了中国对全球稀土供应的掌控力;最后是国内稀土企业整合为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两大集团,供给结构更为集中和优化。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稀土供给格局中占比,国内稀土供给持续优化的背景下,海外稀土若无明显增量,全球稀土供给或将偏紧。

海外稀土主流产能供给释放总体节奏较慢

当前海外稀土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和缅甸。美国稀土供给主要依赖MP矿山,该矿山预计26-27年扩产至6万吨,但本土冶炼产能较少;澳洲稀土产能主要由Lynas运营,该公司拥有Mt Weld等成熟在产矿山和位于马来西亚的关丹冶炼厂,但总体产能规模较小且成本较高;缅甸拥有海外稀缺的中重稀土矿产能,但受地区局势影响,产量时有波动。综合来看,短期内海外稀土供给量增长有限。

风险提示:美国和澳洲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建设进展超预期,缅甸矿放量超预期,国内稀土总量控制指标释放超预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