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美联储宣布降息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出现积极反应。纽约油价、伦敦铜价、新加坡铁矿石价格等重要工业原材料价格都出现下跌甚至连续走低行情。整体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然偏弱。为什么美联储降息没有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明显利好?
美联储本次降息后,新加坡铁矿石期货价格走低。18日报收于每吨105.45元,下跌0.42%。钢铁是“工业之母”,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核心原材料,它的价格变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工业经济走势。上海钢联(300226)资讯总监徐向春分析,在全球需求较弱的背景下,美联储降息幅度不给力,是全球钢铁和铁矿石市场保持弱势的原因。
徐向春说:“全球需求现在依然还是比较弱的,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的拖累仍然还在持续。不仅拖累全球,对美国也产生拖累,所以它才降息。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态度还是不太一致。美联储对于持续降息似乎并不是那么热心,这也让市场有点失望。”
美联储降息后,国际油价连续走低。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7美分,跌幅为0.73%。18日又下跌48美分,跌幅为0.75%。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在美联储降息前后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其中17日收盘下跌超过1.4%。伦敦铝期货价格17日收盘下跌超过0.8%。连近期稳步上行的国际金价也出现连续下跌走势。此前,全球市场等待美联储降息已经有9个月。没想到靴子落地后,市场情绪反而更加低迷。卓创资讯(301299)研究员曹慧表示,这充分说明利好已经提前出尽。
曹慧说:“8月21日的全球央行年会上鲍威尔释放偏鸽派的政策表态,给市场提前注入利多预期,大宗商品市场表现略有改善,而到9月18日降息靴子落地后,市场则多表现为利多出尽、获利了结的态势,进而呈现出原油、黄金、有色金属价格走弱的局面。 ”
梳理美联储货币政策历次调整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可以发现,加息、降息后,市场走势并不绝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货币政策效应往往会提前释放。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美联储降息与缩表同步,货币政策效果势必再打折扣。
曹慧说:“这轮降息因为美联储缩表造成的流动性偏紧影响持续,美元相对其他货币表现则偏强,进而也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价格抑制。大宗商品整体表现自2024年降息以来,仅黄金和有色金属因避险属性明显上涨,其他商品则整体趋弱。”
曹慧认为,目前,全球工业品产能扩张周期逐步结束,投资驱动的工业品价格上涨将明显减弱,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正面临多重压力。
曹慧说:“从大宗商品的基本面来看,其需求端面临的更多是全球地缘及贸易格局重构的冲击,地缘方面的博弈令其短期价格波动风险增大,而贸易格局将进一步重构,需求端表现也更为谨慎,国际航运物流也将面临较大的成本抬升及局部需求下滑的风险。”
而美联储接下来货币政策的动向也备受关注。市场人士预计,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年5月卸任前,美国货币政策将保持谨慎。而新任美联储主席上台后,美国降息步伐有望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