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出售资产“回血” 明年或现盈利拐点

中国经营网
Sep 20

  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的晶科能源(688223.SH),近日连续释放出售资产、大股东转让股份等消息。

  9月9日,晶科能源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晶科”)拟将所持浙江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新材料”)80%股权转让帝科股份(300842.SZ),交易对价8000万元。截至9月13日,首笔交易款1600万元已支付完成。

  随后在9月12日和15日,晶科能源方面相继披露,其控股股东晶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一致行动人拟转让约4亿股股份,初步定价4.90元/股。粗略估计,该交易金额将达19.61亿元。截至9月16日收盘,晶科能源股价报收5.46元/股,下跌0.73%。

  这一系列资本运作背后,是光伏行业整体陷入“寒冬”的现实。即便身为行业龙头,晶科能源也难独善其身,其在2025年上半年亏损近30亿元。

  关于上述股权出售及股东转让股份事宜,《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晶科能源方面置评,截至发稿未获回应。该公司在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争取明年早日实现盈利。”

  经济学家、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记者表示,光伏企业“越冬”,要在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市场拓展和资本运作等方面下功夫,其中资本运作要更灵活,出售股权或控股股东转让股份不是坏事,关键是把资金用到刀刃上。

  出售资产“回血”

  晶科能源是一家拥有光伏一体化产能的龙头企业,预计到2025年年底,单晶硅片、高效电池和组件的产能分别达到120GW、95GW和130GW。除此之外,晶科能源在硅料、银浆等原材料和辅耗材领域亦通过自产或参股方式有所布局。

  此次出售的晶科新材料便是晶科能源在2020年3月为布局光伏银浆领域而设立的公司。光伏银浆是光伏电池制造的关键原材料,作为金属化电极直接影响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与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9月9日,根据晶科能源公告,浙江晶科拟出售全资子公司晶科新材料80%股权给帝科股份帝科股份是一家光伏银浆头部企业,此前其已与晶科能源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晶科新材料经审计总资产6507.77万元,总负债4002万元,净资产2505.77万元。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5666.69万元,净利润为-1134.67万元,而2024年亦处于亏损状态。

  经评估,晶科新材料全部股权价值为1亿元,浙江晶科持有的晶科新材料80%股权作价为8000万元,交易溢价率299.08%。9月13日,晶科能源已收到帝科股份支付的第一期交易对价款1600万元。

  晶科能源方面称,本次交易基于公司发展情况的综合考虑,如交易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为业务拓展提供资金支持。

  过去两年里,这并非晶科能源首次出售相关公司股权。2023年5月,晶科能源披露计划对外出售子公司新疆仕邦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原名为“新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2024年2月,晶科能源已收到交易对手方仕阳绿能科技支付的首期股权转让款12亿元。按约定,交易对手方应不晚于2024年6月30日需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15亿元。

  然而,第二期股权转让款尚有部分未付清,行业“寒冬”便随即袭来。晶科能源方面称,若后续交易对手方未能支付转让尾款,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事实上,随着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供需矛盾凸显,部分企业纷纷通过降低资本性开支、多元融资、降本增效、出售资产等措施准备“过冬”。晶科能源便是其中之一。

  从财务指标上看,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资产负债率达74.07%,相比同行仍偏高。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8.12亿元。

  但值得一提的是,晶科能源控股股东晶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一致行动人拟转让股份总数约4亿股,交易金额约19.61亿元,其资金用途主要是基于自身资金需求,而未说明用于晶科能源业务发展。

  争取2026年盈利

  晶科能源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榜首。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实现光伏组件出货41.8GW,继续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在光伏行业深度调整过程中,市场竞争加剧,光伏组件一体化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晶科能源的经营业绩大幅下滑。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尽管自2024年10月以来,光伏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内卷”措施,但由于供需格局并未根本扭转,企业尚未从低价“内卷式”竞争泥潭中抽身。

  晶科能源方面表示,在“反内卷”的行业共识下,落后产能退出预计进一步加速。随着价格向好及美国市场需求释放,三季度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后续如果各方面因素积极推进,以及公司先进产能优势落地,争取2026年早日实现盈利。

  朱克力向记者表示,光伏企业“越冬”,要在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市场拓展和资本运作等方面下功夫。其中,在技术迭代层面,需要提前布局下一代技术,避免被技术革命淘汰。在市场拓展方面,不能只盯着国内存量市场。海外新兴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旺盛,企业可以借鉴跨境电商模式,通过本地化团队快速响应需求。还可以通过探索“光伏+储能”的集成方案,创造新的应用场景。

  当前,晶科能源主要围绕TOPCon技术升级和钙钛矿叠层展开量产研究。“在研发部分,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方面仍保持较高投入。量产研究层面重点仍在TOPCon升级,中长期来看,叠层电池也是研发的重点。今年资本开支主要围绕TOPCon3.0先进产能升级路线。”晶科能源方面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全球化布局是晶科能源的重要战略,其先后在东南亚、美国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并推进在沙特设立合资工厂,同时还在全球十余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子公司。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60%。

  不过,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政策频繁扰动着企业的海外经营和投资。针对近期美国“大而美”法案的影响,晶科能源方面表示,相关法案通过后,美国市场需求进入加速释放的过程,因为在终端电站ITC补贴退坡过程中会有大量安全港项目于未来2—3年落地。公司已重构了供应链,未来可能采取非中国制造商主导的供应方式,通过美国本土制造供应一部分美国市场。沙特工厂的定位主要满足中东本土市场需求,供美影响正在评估中。

  近几年,储能是晶科能源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

  据悉,目前晶科能源储能系统出货市场主要以海外为主,聚焦亚太市场、新兴市场、欧洲市场。2025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储能系统发货1.5GWh,已超去年全年发货量,有望完成6GWh的发货目标。

  尽管储能业务快速发展,但距离成为业绩支柱尚待时日。“当前储能还存在一定亏损,后续预计每个季度会有较为显著的毛利率提升。”晶科能源方面称。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