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AGI第一股”,云知声的4个飞轮

中金财经
Sep 18

  出道即巅峰。今年6月30日,云知声(09678.HK)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港股AGI第一股”。本次全球发售H股约156.1万股,发行价为每股205港元,募资净额约2.06亿港元。自上市以来,云知声股价一路狂飙,最高点触及879港元/股,目前回落至550港元/股附近。近期,恒生指数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云知声成功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该调整已于9月8日正式生效。据华泰证券研报分析,云知声此次顺利调入港股通,核心在于满足了市值、流动性、上市时间等一系列核心筛选标准,这一动作已率先凸显资本市场对其基本面与发展潜力的认可。9月15日,丽奥资产管理发布云知声深度研究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915.39港元。云知声凭什么能飞得那么高?     站上AGI时代浪潮驱动云知声发展最大的飞轮,在于把握住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时代大势。大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从L1阶段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再到L2阶段的“慢思考”,如今已迈向L3阶段的智能体(Agent)。而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正朝着多模态、强推理的智能体方向不断演进。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对话式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的AI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国内首批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商业语音识别的公司之一,云知声早在2016年便着手自建Atlas人工智能计算集群,为大规模模型训练提供算力引擎。    2023年5月,公司发布了参数规模达600亿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此后又拓展了检索增强生成(RAG)、智能体(Agent)、多模态融合及深度推理(类似DeepSeek-R1)等技术能力,参数规模也扩大到千亿以上,并成功实现商业化突破。云知声CTO梁家恩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正推动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诸多挑战。他预测,在三年内(2028年),Agent(智能体)将解决可靠性问题,进入各个行业,具备复杂任务自主分解与执行的能力,有效解决生产、生活与服务的各种实际问题,实现应用的爆发式增长。而在十年内(2035年),AGI将实现“认知架构”级的突破,真正成为超级智能和生产力工具,并在智能制造、科学发现等领域,如生物制药、材料设计等方面承担核心角色,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云知声以山海大模型为核心,结合多模态感知与生成、知识图谱、物联平台等智能组件打造了“云知大脑”,并基于此推出了数十款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其中,“山海大模型”相关业务实现收入9876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771.8万元大幅增长457.4%,占上半年总收入的近25%,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商业化能力。布局两大万亿赛道目前,AI产品及解决方案是云知声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日常生活场景和医疗场景构成公司业务的两大飞轮。在云知声CEO黄伟看来,这两个赛道有共同的特点:一,都是上万亿的赛道,发展空间大;二,市场都很分散,对企业是最好的保护。“医疗的门槛非常高,但一旦做进去,客户很难流失,一家医院也很难和多家AI公司合作。”对云知声而言,医疗业务的核心并非收入规模,而是服务顶尖医院的数量与质量(如协和、友谊医院),这些医院丰富的医学知识库如同“医学图书馆”,医生高频使用产品相当于积累数万名“模型训练师”,这种“内化知识”模式比直接销售更具长期价值。当前,云知声AI能力正从“医生助手”升级为“医生导师”:早期类似“学生记录、老专家看病”,如今通过山海大模型可在诊疗中实时提醒关键问题、减少漏诊误诊。“虽然今天我们在AI医疗的规模还没有那么大,但我们做的是最有质量的部分。”黄伟透露,“未来,医疗会成为云知声最大的利润中心。”今年上半年,云知声日常生活业务收入3.35亿元;来自日常生活的客户数量309名,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而每名客户收入108.4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20.1%。今年上半年,医疗业务收入0.70亿元;来自医疗的每名客户收入为101.3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16.2%。同时,云知声还在积极拓展保险行业的医疗相关理赔审核服务,上半年签约多家新客户,保险相关收入同比大幅增加1,386.8%。     “亏得最健康的公司”云知声的第四个飞轮就是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在黄伟看来,“云知声虽然仍在亏损,但却是亏得最健康的公司。”2022年至2024年,云知声的年营收分别为6亿元、7.27亿元、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5%,同期亏损分别达到3.75亿元、3.76亿元、4.54亿元。连年亏损的主因归于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对“山海大模型”的投入,导致成本居高不下。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稳定在总收入的40%左右,复合年增长率为13.5%,三年分别为2.87亿元、2.86亿元、3.7亿元,占总收入的47.8%、39.4%、39.4%。上半年,云知声投入研发费用1.68亿元,占总收入的41.5%。截至6月30日,公司研发团队由312名工程师构成,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8.7%。     强大的技术实力也得到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上市前,云知声共完成11轮融资,总额超过3.4亿美元,吸引了包括启明创投、挚信资本、中网投、京东尚科等三十多家投资机构的投资。此次上市,云知声还获得三家明星基石投资者力挺。其中,商汤认购4370万港元,臻一资产认购3000万港元,润建股份认购2000万港元,总额达9550万港元。在分析人士看来,云知声正成功孵化一个高增长、高价值的“大模型业务”新引擎,其营收结构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并非仅仅是数字层面的增长,更是商业模式与核心价值的重塑。“因此,市场对其高达600亿港元市值的估值逻辑,并非以当前盈利状况为基础,而是基于对其未来价值的重新评估。大时代来了,云知声可能到了质变前夜。”这位人士如是说。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