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股东询价转让均折价三成,科兴制药“补血又摊薄”直指港股IPO

钛媒体
Sep 17

9月15日盘后,科兴制药(688136.SH)披露股东询价转让结果。控股股东科益医药以30.88元/股的价格,向21家机构投资者转让1006.28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占转让方所持股份的8.4%,交易总对价约3.11亿元。

本轮转让价较“20日均价”折价近三成,较此前8月的36.7元/股转让价亦大幅下降;参与机构的有效认购倍数为1.01倍,刚够覆盖转让额度。

把近三个月的资本动态串起来看,科益医药先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和两轮询价转让“速提”7.54亿元资金,上市公司又筹备发行不超过8亿元科创债,“控股股东变现+上市公司补血”的双线资金流动,似乎都指向赴港IPO这同一个目的地。

两次询价均折价三成,控股股东已“速提”7.54亿资金

先高位减持、后高折价转让,科益医药的减持轨迹不无深意。科益医药为科兴制药实控人、董事长邓学勤控制的企业,其转让前所持公司股份数量为1.2亿股,持股比例为59.5%。

从定价规则来看,本次询价转让的价格下限设定为,不低于发送认购邀请书之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笔者以9月14日(周日)股东发布询价转让计划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为基准,向前追溯20个交易日计算,科兴制药的“20日均价”为43.556元/股,对应的转让价格下限为30.489元/股。而本轮转让最终定价为30.88元/股,几乎贴近拟定下限,相当于在定价基准上让利约29.1%。

这已是科益医药今年以来第二次进行询价转让。7月31日,科兴制药公告称,科益医药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6037.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根据8月6日披露,此次询价转让价格为36.7元/股,较此前转让计划披露当日的收盘价折价约30%;以公告当日收盘价计算,该笔转让总价在2.22亿元左右。

再看今年以来,A股医药生物行业(申万一级)已发生的16起询价转让案例。

以公告发布当日收盘价为定价基准粗略计算,平均折价约21.35%。相比之下,科兴制药两轮询价转让均折价30%左右,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两轮转让的有效认购倍数均不足1.2倍,刚好“擦线”覆盖转让额度要求,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自今年6月启动减持计划以来,科益医药已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99.64万股、大宗交易减持399.28万股,共占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价格区间为32.84~48.37元/股。

以2.21亿元减持总金额计算,598.92万股对应的减持均价为36.9元/股,较本轮询价转让定价高出19.49%,与首轮询价转让的36.7元/股价格持平。从时间点来看,这一减持操作正值公司股价的年内高位。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发布时正值科兴制药股价高点,图源:Wind

6月3日,科兴制药盘中股价一度触及63.99元(前复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记录。截至6月4日减持公告发布当日,公司收盘报56.07元/股,较发行价累计涨幅已超150%。控股股东在这一时点进行大规模减持,当时已引发市场疑虑。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8.51%,创下近一个月内的最大单日跌幅。

短短三个月里,科益医药已累计套现7.54亿元。将科益医药的减持动作拆解,呈现出一条“高位减持+高折价转让”的路径,传递出控股股东对快速回笼资金的超高诉求,这种节奏似是为后续资本运作腾出空间。

一边补血一边摊薄,港股IPO的“必要铺垫”?

8月22日晚间,科兴制药发布两则重要公告:一是启动港股IPO,为海外业务扩张备足弹药;二是提交半年报答卷,公司营收略缩、利润爆增、现金流转正。若与科益医药近月的减持动作串联,不难发现,这一系列操作与赴港IPO的常规逻辑相契合。

港股市场通常更倾向于股权结构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需满足“足够广泛的公众持股”要求以保障二级市场流动性;同时,港股市场高度重视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其参与度可能直接提升市场信心。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控股股东为提升流动性、吸引机构投资者及满足港股通条件,通常会主动降低持股比例以满足这些隐性标准。

今年8月初,港交所正式实施的优化后的IPO市场新规,也特别强调了“提升机构投资者在IPO定价中的话语权”,确保定价合理性及后市稳定。新规主要涉及配售比例调整、回拨机制优化及公众持股要求修订,被视为港交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IPO制度的最大调整。

在此背景下,科兴制药2024年年报时,科益医药还握着66.01%的股份;最新一轮询价转让交割后,科益医药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54.5%——不足一年,科益医药持股下降超10个百分点。

而两轮询价转让中,科益医药分别引入14家、21家机构投资者,涵盖了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未来可能为科兴制药赴港路演提供背书,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因此对科兴制药而言,多次股权调整或是其赴港IPO的“必要铺垫”。

值得关注的是,8月15日,科兴制药还公告称,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最高不超过8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以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导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并优化债务结构,为公司新药研发、海外商业化实施等核心业务活动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中报显示,科兴制药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亿元,同比下降7.82%;归母净利润8034.45万元,同比增长576.45%;扣非净利润4527.91万元,同比增长11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9.81万元,上年同期为-3402.92万元。

整体来看,科兴制药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动作,核心想做成两件事:一是通过机构投资者引入提升股权流动性,为后续港股IPO铺路;二是以相对可控的方式完成部分股权置换,再引入科创债资金为上市公司“补血”。但折价幅度之大,或侧面反映出控股股东对短期股价上涨动能的偏谨慎预期,这与上半年海外销售大幅增长的热闹场面相比,多少有点温差。(作者丨曹倩)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