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预计下半年港股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 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享有市场关注

智通财经
Sep 19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港股25H1业绩筑底企稳,实现正增长,而净利润率及ROE维持阶段高位,经营效率稳健。分行业来看,科技、医药与原材料高景气,支撑港股上半年业绩,非银行业与部分消费行业业绩也向好;但能源、公用事业、地产产业链与多数消费行业的业绩压力仍存。结合财报披露前后的业绩预期,港股业绩展望向好,且测算25H2港股的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其中预计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继续维持高景气的同时预期上修,预计部分上半年景气度低迷的板块如能源、必选消费等,也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在流动性驱动至今的港股牛市,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港股25H1筑底企稳,业绩实现正增长。

截至9月15日,按照最新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统计,港股25H1业绩增速虽较前期(24H2,下同)放缓,但仍维持正增长,营收与盈利增速分别录得1.9%与4.6%。在业绩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港股整体的净利润率仍同环比上行,而ROE则同比小幅下滑至5.2%,整体经营效率稳健。另外据有中报有效彭博一致预期的个股(107只,占恒生综指市值56.5%)统计,整体营收略不及预期,盈利方面整体符合预期,且超预期的个股比例接近50%,除金融的EBIT超预期且个股超预期的占比接近60%,港股业绩情况较市场预期的更好。主要大盘指数来看,恒生科技指数再次印证其“高成长”本色,盈利增速虽下滑但仍达11.2%,显著跑赢盈利增长停滞的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

科技、医药与原材料业绩高景气,其余行业压力仍存。

行业方面,营收增速超10%的行业仅资讯科技与可选消费;盈利增速超过10%的行业仅原材料、医疗保健、资讯科技与工业,其余行业的业绩增速放缓,能源、地产建筑、公用事业与综合行业的业绩压力最为明显。港股行业业绩变化趋势是结构性的,高景气的科技、医药与原材料维持景气度甚至加速,能源、地产建筑、公用事业与综合的业绩压力最为显著。落到经营效率,医疗保健与原材料无论是在净利润率还是ROE都呈现同环比上行的靓眼表现,资讯科技的净利润率同样上行,而微降的ROE仍保持在行业前列水平,均与业绩的突出表现相匹配;可选消费、能源、地产建筑与公用事业等则显颓势。

周期板块业绩分化,原材料与工业工程业绩增速上行。需求低迷的背景下,能源相关的石油与天然气和煤炭板块业绩持续承压;而能源价格下行打开了原材料板块的利润空间,同时供给端扰动叠加全球宽财政、降息预期、关税问题等,推动原材料相关板块触底回升与景气加速。工业业绩分化,运力进入扩张周期的运输板块业绩增速大幅放缓,建筑与综合板块在地产低迷的情况下业绩仍然承压,而工业工程业绩则增速上行。农业产品继续磨底。

防御板块中,公用事业业绩转差,必选消费相关板块业绩出现拐点。公用事业业绩承压,当中电力企业表现较差,面临需求不足与电价下行的量价双压,再叠加补贴退坡,业绩增速下滑显著。而降本增效下,电讯行业盈利仍维持5%左右的增长,必选消费板块也迎来盈利增速转正,当中饮料和啤酒企业业绩拐点相对明显,牛奶企业的业绩压力仍存。

大金融板块业绩增速稳健,非银金融业绩继续高增。在股市火热的背景下,券商与多元金融业绩向好,加上特定企业资产重组带来利润释放,其他金融业绩表现靓眼。保险虽然因会计规则变化带来的业绩高增效应已过,但分红险转型、银保渠道高增贡献保费增长,叠加投资端受益支撑盈利表现,业绩仍有中高个位数的同比增长。银行业绩则继续维持低个位数增长,净息差缩窄、非息收入承压的情况仍持续。地产业绩持续低迷,业绩仍负增长。

成长板块的科技与医药业绩高增,可选消费相对承压。硬件与半导体推动科技行业业绩增长,当中消费电子的需求上行支撑硬件板块的业绩,也导致半导体企业产能满载。另外游戏企业与软件企业业绩增速均向好,仅互联网企业业绩增速放缓,但仍相对高增。医药当中,医保设备与服务业绩稳健上行,而生物科技制药进入业绩兑现期,贡献板块主要的业绩增长。成长属性的消费二级行业中,家电与用品在降本增效与国补助力下业绩增速上行;媒体娱乐降本增效,叠加AI赋能,市场需求回暖等因素,业绩增速也上行;其余消费二级行业利润端压力仍存。

中报季后全年业绩预期上行,下半年景气有望回升。

当前更新的25Y业绩预期对比财报前的预期(彭博一致预期与更新预期的均值),整体向好趋势显著。恒生综指、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的全年营收与盈利预期均上修,仅恒生科技指数业绩预期下修。多数行业的全年业绩预期在财报披露后出现上修态势,也反映港股业绩回暖的趋势显著,以原材料、医疗保健与金融行业盈利预期上修最为显著;仅消费、科技、公用事业与综合行业盈利预期下修。通过全年业绩预期与上半年的业绩结果,测算港股下半年或迎来业绩增速回暖,仅恒生科技在互联网平台的影响下盈利或呈现同比收缩。预计原材料、医药与科技板块下半年业绩增速放缓但仍维持高景气,而地产建筑、必选消费、公用事业与能源等或在基数效应下料将迎来业绩增速反弹回升,推动港股25H2业绩增速上行。

投资策略:关注景气度高位或上行,以及预期上调的行业。

最终,结合25Y上下半年的业绩景气度(含预期),与财报前后的业绩预期调整,整理出港股细分行业的景气度分布表,筛选出在下半年维持高景气或景气预计向好的,或业绩预期调整向上的细分行业,包含金属、商贸零售、制药、生物科技、半导体等。在流动性驱动至今的港股牛市,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享有市场关注。

风险因素:

1)业绩预期或与实际结果存在偏差;2)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3)我国政策力度、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4)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5)我国房地产销售量价回稳不及预期。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