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品类新趋势:品牌破解日常“隐身困局”

中国经营网
Sep 20

  中秋将至,月饼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根据京东超市发布的《京东月饼品类2025年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低温月饼成为今年增长黑马,不仅商品数量增长近三成,销售额增速更是以73%领跑行业。

  同时,基于京东消费数据及用户调研,2025年月饼市场呈现出轻伴手礼、健康化、零食化、实用性及多维度营销五大趋势变化。

  显然,中秋的临近给相关品牌带来了业绩增量,但当最后一盒月饼售罄,中秋的喧嚣散去,各大月饼品牌便悄然隐退,等待来年再战,这几乎成了月饼行业年复一年的常态。而如今的月饼头部品牌,正在打破这一“困局”。

  低温月饼增速超73%

  月饼销售已经开始火热,首先体现在供应端。根据京东提供的数据,今年京东超市月饼品类的品牌数量和商品数量都有大幅提升,950家品牌和近5万款新品上线。

  其次则是需求端,在京东平台,购买月饼的用户规模也实现了同比32%的增长,消费者计划购买盒数平均超4盒,临近中秋购买意愿显著提升。

  而在产品类型上,今年中秋市场,低温月饼表现尤为亮眼,整体销售额增速高达73%。但实际上,低温月饼的销售极其依赖冷链配送。据京东相关负责人介绍,凭借“211时效”冷链配送能力,京东超市解决了消费者对低温存储和配送时效的核心痛点,成为品牌拓展低温品类的关键助力。

  此外,《报告》显示,2025年月饼市场呈现出轻伴手礼、健康化、零食化、实用性及多维度营销五大趋势变化。

  “轻伴手礼”成为市场主流。在政策引导与消费观念升级的双重影响下,礼盒设计呈现轻量化、便携化和高感知特点。

  数据显示,约59%的消费者偏好简约包装,关注价格适中、携带方便和可重复利用。不少品牌通过精简包装层数、内置提手、附赠心意卡等方式,回应现代消费者实用与情感兼顾的需求。

  成分健康也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73%的消费者明确关注“成分健康”,低糖、无添加类产品显著增长。用户不再仅看配料表,更深入关注特定人群需求、健康管理等细节。

  除了礼节馈赠外,月饼的消费场景也显著拓宽。有54%的用户将月饼当作日常零食,推动产品从节令专属走向高频消费。

  为适应这一趋势,品牌积极推出非礼盒装、散装及混合装产品,杨枝甘露、桃山皮等创新口味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零食渠道加大月饼铺货,进一步模糊了节令食品与日常零食的边界。

  包装作为产品的重要载体,也在不断回应消费端需求。一方面,39%的用户呼吁提升包装实用性,期待月饼盒能转变为收纳盒、首饰盒等重复利用容器。

  另一方面,31%的用户青睐融入地方特色、非遗元素的礼盒。苏州博物馆、自然造物等文创联名款产品的热销,印证了文化附加值成为品牌溢价的新来源。

  从短期爆发到长期品牌建设

  “节庆品牌最容易让消费者‘过节买一次,平时就忘了’。”广州酒家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典壕坦言。

  每年中秋前夕,月饼品牌总会迎来全年最高光的时刻——商场展柜人头攒动,线上销量陡峭攀升,礼盒包装迭代出新。然而一旦节日落幕,这些曾经炙手可热的品牌便迅速从消费者视野中淡出,陷入“沉睡式运营”的怪圈。这种“节庆限定”属性,正成为制约月饼品牌长期发展的行业痛点。

  李典壕表示,要改变这种情况,得让品牌“融入消费者的日常”。

  他表示,首先要把节庆周期拉长。“我们在京东做‘节庆前预售、节庆中冲刺、节庆后回味’的全周期运营,比如中秋前两个月就搞‘预售锁客’,让消费者付定金锁定礼盒;节后推出‘中秋回味’,有些产品消费者节后也喜欢吃。还可以把中秋的一些月饼生产方式延伸做成日常的伴手礼糕点、茶点,加深消费者日常对品牌的记忆。”

  其次则是从节庆品延伸到日常品。李典壕表示:“广州酒家除了中秋月饼、春节年货、端午粽子外,还在京东打造了‘早茶文化节’,卖早茶点心、速冻包子,让消费者平时想吃广式风味,第一时间想到广州酒家。这一系列产品我们目前增长也比较迅猛,当品牌从‘节庆专属’变成‘日常可选’,自然能摆脱短期依赖。”

  而这背后,营销策略与传播创新极为重要。李典壕认为,营销不是 “自说自话”,而是让消费者觉得 “这跟我有关,还挺有意思”。

  比如 “精准找对人”。李典壕表示:“我们用京东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年货节时给‘30~35岁女性’推‘家庭团聚礼盒’,给‘企业采购者’推‘员工福利套餐’,广告 ROI(投资回报率)提升明显。消费者不会反感营销,反感的是‘推的东西跟我没关系’——精准定位才能让消费者觉得‘品牌懂我’。”

  “再比如‘做有情绪价值的传播’,节庆营销要抓‘情绪点’,比如团圆、喜庆、祈福,这些能让消费者主动传播。还有‘用服务做口碑’。节庆营销不只是卖货,更是做信任——当消费者觉得 ‘这个品牌靠谱’,即使不过节,也会优先选择你。”李典壕表示。

  香港美心全球数字营销高级总监Eileen Tang提到了相应的产品策略。“首先是节庆爆款常态化,将节庆产品中备受好评的口味和产品,经过优化调整,引入日常产品线,例如我们的流心奶黄月饼,经过技术传承,运用到美心生活流心奶黄包和流心汤圆中,广受消费者欢迎;其次是开发非节庆明星产品,日常打造‘美心生活’日销产品,例如我们的蛋糕和西点产品,在京东渠道也是名列前茅,这样可以降低对单一节庆的依赖。”

  稻香村集团总裁周立源也提到,短期爆发需要建立在长期品牌建设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走得更远。从产品和价值认同,到品牌和文化认同,短期爆发只会是阶段性的,并且符合节庆营销周期的客观规律。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长期建设支撑,短期的高流量袭来,很多品牌也未必接得住这一时的“泼天流量”,甚至会放大品牌的短板,拉垮企业的发展。

  而在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忠看来,“长期品牌建设”的本质是信任关系。品牌通过持续的价值输出、稳定的品质承诺和情感连接,让用户产生偏好和依赖,从而在非节庆场景下也主动选择你。关系是深层的、稳固的。“因此,这本质是品牌与用户关系的深度演进,依赖于在非节庆时间的持续努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