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配中国股市!高盛:本轮上涨驱动结构更健康,估值未过高

券商中国
Yesterday

  9月19日,在高盛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高盛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 (Timothy Moe)及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阐述最新观点。

  慕天辉认为,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侧重科技及周期性板块。

  刘劲津则认为,从流动性驱动结构而言,本轮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估值也仍未过高。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2021年及2015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还表示,当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而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全球各市场中排名靠前,尤其是机器人等领域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欧美市场难以找到细分领域的优质标的。

  全球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超配中国股市

  慕天辉表示,美联储近日降息25个基点符合预期,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十月和十二月会议上再各降息一次,并于明年三月和六月分别进一步降息,最终使利率水平降至3%至3.25%。

  “这一预期与市场共识基本一致。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慕天辉说。

  慕天辉表示,高盛持续强调跨资产类别和跨地域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在高盛亚洲配置策略中,中国股市(包括在岸与离岸市场)被列为超配;韩国股市亦是超配对象,今年以来韩国股市以54%的涨幅位居亚洲首位;港股以35%的涨幅位列第二;日本股市以美元计上涨约20%,表现均优于同期上涨13%的美国市场。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高盛在全球范围内对股票、债券和信用产品采取均衡配置;尽管看好黄金和铜,但鉴于石油和其他基本材料在大宗商品指数中权重很高,因此整体低配大宗商品。从未来3个月维度展望,慕天辉认为,短期内超配现金,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战术性回调。从未来12个月维度来看,该机构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与持续增长相结合的环境将对股市构成支撑,因此超配股票,对现金维持中性。

  全球经济增长方面,高盛预计今年全球增速略高于2.5%,明年略有放缓,但仍保持良好态势。针对美股前景,慕天辉表示估值已升至22至23倍市盈率,未来涨幅与盈利增长同步,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成为关键监测指标。值得一提的是,美股七大科技巨头的盈利相比市场其他部分更为强劲,因此重点聚焦于科技领域。他还表示,AI当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明年或将进入应用推动收入增长阶段,数年后AI方能广泛地应用以推动各行业降低成本。

  慕天辉谈到,从全球资金流向来看,相比此前的美国主导,全球不同市场的资金流向变得更加均衡。美国在今年年初的强劲流入之后,近六个月资金流趋于稳定;欧洲及其他地区出现持续流入。随着美联储持续温和降息和美元走弱,资金预计将进一步流向亚洲等市场,并有望流入中国市场。

  亚太市场策略中,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板块则侧重于科技板块、资本货物等周期性板块,以及国防、电力投资等。主题投资方面,重点关注AI受益股、股东回报、盈利上修、国防军工和核电等方向。

  中国股市本轮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刘劲津表示,高盛对A股和港股积极看好,并在区域配置中对这两个市场均予以超配。

  针对市场关注的流动性驱动行情可持续性问题,刘劲津指出,与去年9月行情不同,本轮上涨的参与方结构更为均衡。机构投资者(包括国内保险、养老金、量化基金、公募基金)以及新兴市场和亚太区域的共同基金都积极参与了这轮行情,从流动性结构角度而言,本轮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估值方面,当前估值仍未出现过热迹象。当前,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中位数市盈率约为17倍,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沪深300指数中位数市盈率为18倍,处于历史均值区间。相对于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的水平,股市盈利收益率仍具明显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比美股23倍市盈率及其他新兴市场,中国估值并不算过高。

  对于散户投机行为的担忧,刘劲津认为,A股市场仍未出现过热投机泡沫。他提出两个关键论据:首先,当前A股约2.4万亿元的两融余额虽超越2015年高点,但考虑到总市值已翻倍,两融余额占总市值比例远低于2015年水平;其次,根据高盛调研,每日成交额中有一定规模来自量化基金和高频交易,因此高换手率不能简单归因于散户投机。

  “此外高盛构建的A股零售投资者情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2021年及2015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刘劲津说。

  他还表示,A股估值仍有支撑且未出现过热,散户情绪改善但未达狂热水平。刘劲津特别强调“反内卷”政策的重要性,认为若“反内卷”政策持续落实,未来几年企业盈利年均增速有望提升约2%,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在A股与港股选择方面,刘劲津认为不应简单二选一,而应该从两个市场中优选标的。刘劲津表示,例如互联网板块在港股更为集中,而A股则在机器人及AI等领域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高盛近两个月观点保持稳定,继续看好互联网板块,七月上调保险和材料板块至超配。保险板块可作为间接投资A股工具,材料板块则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等非美市场兴趣回暖

  “很多人问我,欧美或是海外的中长线投资者怎么看中国?可以说,他们现在兴趣非常高。”刘劲津说。

  刘劲津表示,从全球配置角度看,分散投资风险已成为重要主题。目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这主要源于美股经过十年牛市后估值已处高位,投资者需要寻找新的配置方向。在中国、日本、欧洲等非美市场中,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投资者关注度排名中靠前。

  今年以来,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硬科技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对此,刘劲津指出,年初的“DeepSeek时刻”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与去年9月市场单纯基于政策预期上涨不同,今年以来随着DeepSeek等创新企业的出现以及民营经济政策的持续优化,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基本面预期发生了显著改善。他特别提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正在通过AI技术实现盈利增长提升,这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AI产业的故事有了全新认识。

  他还观察到,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海外投资者正从最初偏好港股蓝筹股,逐步扩展到关注A股市场的硬件领域机会,特别是机器人等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难以找到优质投资标的的细分领域。

  对于创新药,刘劲津表示,自4月以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海外授权进展不断,尽管短期内可能受到美国政策限制等担忧影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AI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落地,创新药板块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从投资角度分析,创新药板块未来几年有望保持较高盈利增速,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虽然短期可能存在波动,但仍是AI相关板块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郝欣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