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Aster,看这几个超赚钱未发币的Perp DEX

Blockbeats
Sep 23

在 Aster 火热的背后,整个 Perp DEX 赛道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赛道竞争。从技术创新到用户体验,从资产多样化到生态整合,各个项目都在寻找自己的差异化突围之路。

但其中最重要的数据,莫过于收入数据。从收入数据来看,这些项目已经展现出了真实的造血能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赛道的现状,我们梳理了未发币最赚钱的 5 个 Perp DEX,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找到立足点,以及如何起家的。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主要从协议收入角度来筛选和分析项目。一些知名的 Perp DEX 项目如 Lighter 等,虽然在交易量和用户活跃度上表现不俗,但由于其采用 0 手续费收取提前平仓费用的收费模式,难以计算收入数据,因此没有纳入本次分析范围)

1、edgeX(4947 万美元)

edgeX 在 2025 年 9 月刷新了永续 DEX 领域的收入记录,累计总收入达到 4947 万美元,稳坐行业第二宝座。仅在过去 30 天内,该平台就创造了 2046 万美元的收入,相比第二季度 829 万美元的季度收入实现了 147% 的惊人增长。这一表现不仅将 edgeX 推向了年化收入 2.5 亿美元的轨道,更让其在激烈的永续 DEX 竞争中占据了约 15-20% 的市场份额,成为仅次于 Hyperliquid 的 PERP 收入巨头。

在技术架构方面,edgeX 基于 StarkWare 的 StarkEx 零知识证明 rollup 技术构建,实现了每秒 20 万笔订单的处理能力和低于 10 毫秒的匹配延迟,这一性能指标直接挑战了中心化交易所的技术护城河。更值得关注的是,edgeX 在流动性深度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同行的竞争优势。在 0.01% 价差范围内,edgeX 的 BTC 交易对可以支持高达 600 万美元的持仓量,这一数字超越了 Hyperliquid 的 500 万美元、Aster 的 400 万美元和 Lighter 的 100 万美元,确立了其在中等规模交易中的深度优势。

在移动端体验方面,edgeX 可谓独树一帜。其最新的 v2.9 移动应用集成了 Privy MPC 钱包技术,用户无需记忆复杂的助记词即可开始交易,大大降低了 DeFi 的使用门槛。应用还支持 USDC/Arbitrum 的一键充值、限价单执行的实时推送通知,以及一键反向仓位等专业交易功能。这种将 CEX 级别的用户体验与 DeFi 安全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为 edgeX 在移动优先的亚洲市场赢得了广泛认可。

edgeX 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团队背景和战略孵化支持。作为 Amber Group 在 2024 年 7 月推出的首批孵化项目,edgeX 团队汇聚了来自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高盛和 Bybit 等顶级机构的资深从业者,拥有超过 7 年的交易所运营和产品开发经验。Amber Group 作为管理约 50 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数字资产公司,为 edgeX 提供了专业的做市支持和深度流动性,这也是该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 1000 万美元以上深度的关键因素。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edgeX 特别注重亚洲市场的开拓,尤其是韩国市场。在 Korean Blockchain Week 2025 期间举办了多场社区活动,包括"edgeX CONNECTS ALL"首尔社区夜和现场交易竞赛,在韩国 DeFi 社区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这种本土化策略配合多语言支持和移动优先的产品设计,为 edgeX 在竞争激烈的亚洲市场站稳脚跟奠定了基础。

根据社区预期,Q4 2025 的 TGE 将为积分持有者带来丰厚回报,基于 20-35% 代币分配假设,每个积分的估值可能在 370-870 美元之间。这一预期推动了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7 月份的存款增长甚至达到了 1000%。

从投资价值角度来看,edgeX 已经展现出了罕见的自我造血能力,其 4947 万美元的累计收入完全来自真实的交易手续费,而非代币通胀或外部补贴。这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配合其在技术、用户体验和市场拓展方面的领先优势。

2、Paradex(974 万美元)

Paradex 由加密机构流动性平台 Paradigm(与同名风投无关)孵化,构建在基于 Starknet Stack 构建的以太坊 Layer2 区块链 Paradex Network 上,该 Layer2 定位高性能去中心化交易和资产管理。

虽然孵化方不是我们熟知的加密顶级 VC Paradigm,而是同名的加密机构流动性平台 Paradigm,但其一样值得关注。

Paradigm 2019 年创立,为对冲基金、做市商和家办等机构提供服务,在加密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市场有较长的研究。最早其工作模式是处理场外撮合,将场内执行、清算和结算交给 FTX 等交易所。巅峰时期占据了全球加密货币期权市场 30% 的份额,以 4 亿美元估值完成 3,500 万美元融资,Jump Crypto 和 Alameda Research 共同领投。

但在 FTX 倒闭后,Paradigm 作为合作方也受到了很大冲击,交易量极速下滑之后推出了 Paradex 来重建生态。

得益于其在衍生品市场的多年研究,Paradex 的特色是支持永续合约、永续期货、永续期权和现货,所有交易都统一在一个账户,任何资产都可作为抵押,支持逐仓、交叉和组合保证金模式。

在费用结构方面,Paradex 实施了极具竞争力的零费用模式。自 2025 年 9 月 10 日起,平台为 UI 交易者在所有永续市场 (BTC 和 ETH 除外) 提供 0% 做市商费用和 0% 吃单费用的全免费体验。对于 API 交易者,平台收取 0% 做市商费用和 0.02% 吃单费用,这一策略有效提升了平台的交易活跃度。

通过构建私有 Starknet 实例,团队在短短 6 个月的开发周期内使用 Cairo 编程语言编写业务逻辑并成功部署区块链。这种定制化方案带来了显著优势,包括自定义费用模型、达到中心化交易所级别的吞吐量以及高效的批量订单处理能力。

资产管理方面,Paradex 金库允许用户按份额获得 LP 代币,并可组合如 Pendle、Morpho、Aave 等主流 DeFi。金库既支持主动交易,也支持金库交易基金(VTF)带来的被动收益,部分 LP 代币将来可直接用作抵押品,参与更多链上策略。且 Paradex 集成的借贷市场支持用户直接用同一账户借贷,组合投资组合即可抵押。

目前 Paradex 已公布代币经济学,社区对其发币预期异常强烈,平台币 DIME 未来的用途将包括作为交易费的支付、费用折扣、质押和流动性挖矿奖励以及参与治理/投票。

从市场表现来看,Paradex 累计收入达到 974 万美元,近 30 天收入为 128 万美元。交易数据显示,30 天交易量为 93.2 亿美元,累计交易量达到 836 亿美元,TVL 为 9274 万美元,展现出稳健的市场表现。

3、Extended(600 万美元)

Extended 作为永续 DEX 赛道的新兴力量,已经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财务表现。基于其累计 206.35 亿美元的交易量和标准费率结构,Extended 的累计收入估计已达到 600-1000 万美元,其中 30 天收入约为 150-250 万美元。虽然该平台尚未在 DefiLlama 等主要数据聚合器上实现收入追踪,但基于其 0.025% 的 Taker 费率和 0% 的 Maker 费率(高交易量用户可获得最高 0.02% 的返佣),这一收入估算相对保守且符合行业基准。

平台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是其"前端 EVM,后端 Starknet"的无缝集成设计。用户可以使用 MetaMask 等 EVM 钱包直接交易,无需安装 Starknet 钱包或进行复杂的跨链桥接操作。存款和提款可以在 Arbitrum、以太坊、Base、BSC、Avalanche 和 Polygon 等六大 EVM 链上进行,而所有交易结算都在 Starknet 上完成。这种设计不仅聚合了 EVM 生态系统约 80% 的 DeFi 流动性,还为用户提供了几乎零摩擦的跨链交易体验。

Extended 在 2025 年 8 月 12 日启动的 Starknet 迁移堪称 DeFi 历史上最成功的技术升级案例之一。整个迁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约一个月,用户无需手动提取资金,所有迁移都是自动完成的。在第一阶段,两个系统并行运行,但积分只在 Starknet 上累积,有效激励了用户的早期迁移。第二阶段将 StarkEx 切换为只减仓模式,而第三阶段则完全关闭 StarkEx 并强制平仓所有剩余头寸。

Extended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强大的创始团队背景。CEO Ruslan Fakhrutdinov 曾担任 Revolut 加密业务运营主管和麦肯锡顾问,拥有丰富的加密运营和战略咨询经验。CTO 曾是四个加密交易所的架构师,包括最近推出的 Revolut Crypto Exchange (Revolut X),而 CBO 则是 Revolut Crypto 的前首席工程师和 Corda 区块链的主要贡献者。这个团队的核心动机源自他们在 Revolut 期间观察到的用户痛点:散户用户在 2021 年牛市进入加密市场,但面临 DeFi 体验不佳和中心化交易所风险 (如 FTX 倒闭) 的双重困境。

Extended 在 2024 年 4 月 30 日完成了 65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这轮融资吸引了 Web3 领域的顶级投资机构和知名天使投资人。领投方 Tioga Capital Partners 是一家专注于 Web3 投资的欧洲风投公司,以支持优秀的欧洲区块链创业者而闻名。联合投资方包括布鲁塞尔的 Semantic Ventures、专注 fintech 和 Web3 的 Cherry Ventures,以及 StarkWare 自身作为技术合作伙伴的双重身份参与。天使投资人阵容同样令人瞩目,包括 Lido 联合创始人 Konstantin Lomashuk 和多位 Revolut 前高管。

4、Ostium(448 万美元)

Ostium Labs 是一个专注于真实世界资产(RWA)合成永续合约交易的去中心化协议,由 Kaledora Kiernan-Linn 和 Marco Antonio Ribeiro 于 2022 年创立。该平台构建在 Arbitrum 区块链上,为用户提供对股票、大宗商品、外汇和指数等传统资产的高杠杆链上交易服务,最高支持 200 倍杠杆。

该协议采用双重预言机架构:对于真实世界资产,使用 Ostium 自主开发的拉取式预言机,节点运营和数据聚合由 Stork Network 处理;对于加密资产,则采用 Chainlink Data Streams。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预言机元数据(买卖价差、市场交易时间标志等)仅在交易需要结算时才写入链上,既降低了 Gas 费用又保持了亚秒级的延迟响应。

在流动性供应方面,Ostium 设计了独特的 OLP 金库模式。流动性提供者将 USDC 存入做市商金库并获得可替代的 OLP 代币。关键的创新在于,金库仅在独立的流动性缓冲区不足时才结算交易者的盈亏,这意味着流动性提供者不是交易的默认对手方,大大降低了方向性风险。费用分配机制也经过精心设计:开仓费用的 30% 加上 100% 的清算奖励和不足抵押时的展期费用都归属于 OLP 持有者。用户还可以选择锁定存款(最长 365 天)获得"锁定加成",以获得更大份额的费用分配。

在清算机制设计上,Ostium 采用了双曲线资金费率和基于偏度的开仓费用来动态抑制单向持仓。100% 的清算奖励归属于 LP 金库,确保了及时平仓的激励对齐。整个永续合约引擎完全在 Arbitrum 链上进行匹配和结算,没有专有的链下排序器,保证了去中心化特性。

Ostium Labs 的创始团队展现出了罕见的跨领域专业背景组合。首席执行官 Kaledora Kiernan-Linn 拥有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学士学位,副修统计学,曾在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担任实习生,与联席首席投资官 Bob Prince 合作进行大宗商品研究,还曾在麦肯锡柏林办公室和 Verdad Advisers 从事成长股估值研究工作。基于她在将真实世界资产永续合约引入链上交易方面的创新贡献,Kaledora 被《福布斯》评选为 2025 年金融类 30 岁以下精英榜单成员。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Marco Antonio Ribeiro 目前正在哈佛大学攻读工程科学与经济学学位(目前休学创业)。他同样拥有桥水基金的工作经验,担任大宗商品团队投资助理,专注于宏观策略和全球市场分析。Marco 在学术和技术方面成就卓著,曾获得 2019 年哈佛黑客马拉松 UC 挑战赛冠军、第 30 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铜牌以及第 50 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荣誉奖。他还是哈佛创业协会的联合创始人,并担任学生经济研究非营利组织 Erevna 的主席

两位创始人在哈佛大学相识,并在俄乌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期间,在剑桥的一个黑客屋中开始构建 Ostium。他们对无法便捷获得小规模期货头寸的挫败感激发了合成永续合约模式的创新理念。

Ostium Labs 于 2023 年 10 月 6 日完成了 35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这也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唯一公开披露的融资轮次。此轮融资由知名风投机构 General Catalyst 和 LocalGlobe 联合领投,参与投资的机构还包括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 (SIG)、Vessel Capital、DeFi Alliance 等。天使投资人阵容同样强大,包括前 Coinbase 首席技术官 Balaji Srinivasan、LedgerPrime 首席投资官 Shiliang Tang、Nick van Eck、Neel Somani 等行业知名人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至今未披露具体估值信息,也未进行额外的股权或代币融资轮次。

根据最新的链上数据分析,Ostium 协议展现出了稳健的增长势头。截至 2025 年 9 月 15 日,协议的总锁仓价值(TVL)达到 4437 万美元,累计交易量已突破 178 亿美元。在用户活跃度方面,过去 24 小时内有 845 名日活跃用户,过去 7 天有 2225 名周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为 903 名。

从收入表现来看,Ostium Labs 累计收入达到 448 万美元,近 30 天收入为 72.25 万美元,TVL 为 5290 万美元。平台通过持续 24 周的积分计划有效推动了用户增长,展现出在 RWA 永续交易细分领域的强劲发展潜力。

Ostium 目前尚未发行原生代币,团队也未确认具体的代币发布计划。目前的激励机制主要依靠每周积分计划(每周至少 50 万积分),奖励交易、流动性提供和推荐活动,用户普遍将此视为潜在的代币空投前置机制。

在产品发展路线上,Ostium 经历了从 2024 年第四季度的私有内测阶段开始,由于预言机限制重新构建了核心技术栈以支持长尾真实世界资产。2025 年 3 月 18 日,协议在 Arbitrum 上启动了公开测试网 Beta 版本,为超过 8 万名候补用户提供分阶段访问。接下来的里程碑包括逐步扩展资产列表(石油、铜、铂金、恒生指数等)、完成第三方审计并正式上线主网,以及推出第二个金库以分离做市和结算功能。

5、Satori Finance(276 万美元)

Satori Finance 成立于 2021 年,通过独特的混合架构设计在竞争激烈的 DeFi 衍生品赛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该平台采用"链下订单聚合+链上结算"的技术方案,在保持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时实现了中心化交易所级别的执行效率。平台支持最高 25 倍杠杆交易,目前已在包括以太坊、zkSync Era、Arbitrum、Base、BNB Chain、Scroll、Polygon zkEVM 等 14 条以上的区块链网络上成功部署。

Satori Finance 的技术创新核心在于其混合订单簿模式的设计理念。平台通过链下订单聚合匹配机制提供接近中心化交易所的执行速度,同时通过链上结算确保交易的透明度和去中心化特性。这种设计方案与外部做市商网络深度合作,构建了一个具备深度流动性的中央限价订单簿系统。在费率结构方面,Satori Finance 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其 V2 版本的 Maker/Taker 费率分别低至 0.02% 和 0.04%。

Satori Finance 的创始团队具备深厚的传统金融和加密货币行业经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George Wu 曾在全球领先做市商 Optiver 担任股票、利率和商品衍生品交易员长达四年,为平台的技术架构和风险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ahim Noorani 则拥有丰富的投资银行和风险投资经验,曾在高盛担任分析师,后在 Scale Ventures 担任投资人,为平台的商业策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融资方面,Satori Finance 于 2022 年 5 月成功完成 1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获得了加密货币投资领域顶级机构的支持。本轮融资由 Polychain Capital 和 Blockchange Ventures 共同领投,参投机构包括 Jump Crypto、Coinbase Ventures、Portal、Acala、Astar、Parallel、Clover 等知名投资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Polkadot 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也作为战略顾问参与了本轮融资。

从最新的链上数据来看,Satori Finance 在交易量方面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平台 24 小时永续合约交易量达到 2.11 亿美元,7 天交易量为 14.02 亿美元,30 天交易量达到 57.5 亿美元,累计历史交易量已突破 971.23 亿美元大关。在总锁仓价值 (TVL) 分布上,平台总 TVL 为 223 万美元,其中 zkSync Era 链占据最大份额,达到 131 万美元。

平台的收入增长轨迹更是令人瞩目。从 2023 年第三季度的 1.04 万美元手续费收入起步,到 2025 年第二季度达到 115 万美元,目前总收入为 276 万美元。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