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减员超2500人,三元股份利润主要来自麦当劳

蓝鲸财经
Sep 26

出品 | 子弹财经 段楠楠

9月6日,三元股份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事项包括变更注册资本、为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及变更会计事务所等多个事项,最后结果均获得高比例赞同票通过。

在变更会计事务所及为子公司担保背后,是三元股份业绩持续低迷。由于核心产品液态奶在北京地区市场份额下滑,公司营业收入也在减少。

若非早年投资麦当劳还能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公司或已经接近亏损。

在过去几年频繁更换总经理的背景下,三元股份业绩并没有好转。在此背景下,新上任的80后总经理陈海峰能否带领三元股份走出困境?

1、利润来源于麦当劳投资收益,两年减员超2500人

8月28日,三元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仅从利润层面而言,三元股份表现尚可。2025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实现33.31亿元,同比下降13.7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66.19%。

在营业收入下滑背景下,三元股份扣非后净利润却大幅上升,而这与公司早年一笔投资有很大关系。

1991年,三元股份与麦当劳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双方各出资1040万美元,分别占比50%。

由于炸鸡、汉堡等餐饮食品深受儿童及年轻人喜爱,三元股份合资成立的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业绩逐年提升。

三元股份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1亿元。按权益法计算,公司将获得1.65亿元投资收益,加上投资法国HCo Lux S.à r.l.带来的1167.28万元的投资收益,2025年上半年,公司获得1.77亿元投资收益。

这也意味着,扣除1.77亿元投资收益,三元股份扣非后净利润还略有亏损。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与营业收入下滑有很大关系。

作为北京地区乳制品龙头企业,三元凭借送奶到户的销售策略收入逐年攀升。

但随着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布局即时零售,三元股份市场份额有所丢失。在此背景下,公司营业收入逐年下滑。

2021年,三元股份营业收入高达88.50亿元,此后公司营业收入波动下滑。2024年,三元股份营业收入下降至70.12亿元,较2021年下降超20%。在此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再度下滑13.77%。

在营业收入下滑影响下,三元股份也在大幅度削减费用。2022年三元股份员工还多达8491人,2024年公司员工人数下降至5913人,两年时间公司减员2578人。

由于人工总数减少,公司管理费用大幅下滑。2022年公司管理费用3.67亿元,2024年下降至2.67亿元,两年时间减少1亿元。此外,公司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三元股份了解,2024年公司员工总数较2022年减少2578人,该部分减少员工是公司裁员所致,还是主动离职?在公司主营业务乳制品销售收入逐年下滑背景下,除减员减少职工薪酬缩减成本外,公司有无其他提升业绩的方法?截至发稿,未获得三元股份回应。

2、频繁对外并购效果不佳,激烈竞争下市场份额丢失

作为北京市老牌国企,三元股份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

官网显示,公司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北京市牛奶总站。1968年,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牛奶公司。1997年,成立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2003年顺利上市。

作为北京市国资旗下的乳制品企业,凭借国企信用背书,三元股份快速占领北京市场。2008年,在大部分奶制品企业身陷三聚氰胺的情形下,三元股份产品检验合格。

凭此,2008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76万元,增幅87.2%。三元股份也成为2008年为数不多业绩实现增长的企业。

彼时作为三聚氰胺的主角,三鹿集团身陷危机。由于三鹿集团员工众多,为了不让众多员工失业,在国资主导下,2009年三元股份顺利吞下三鹿集团。吞下三鹿集团后,由于整合不顺利,加之原有营销渠道丧失,三鹿集团持续亏损。

2011年,三元股份又联合新华联控股参与湖南太子奶重整,希望借此打开湖南乳制品市场。事后来看,该笔收购并不理想。2012年至2018年,太子奶除2015年盈利5万元外,其余年份均在亏损。

在太子奶和三鹿集团拖累下,三元股份陷入持续亏损。东方财富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7年三元股份扣非后净利润连亏9年,累计亏损超9亿元。

更为致命的是,作为北京起家的老牌乳制品国企,三元股份在北京营收也正在下滑。

2023年,三元股份来源于北京营业收入为48.14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达61.4%。2024年公司在北京地区收入34.36亿元,同比下降28.79%,收入占比下降至49%。

2025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北京地区收入仅为14.87亿元,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23%以上。

作为国内超一线城市,北京是各大乳企竞争的重点地区。如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纷纷进军北京市场。

2002年,蒙牛便在北京布局生产线,目前已有多条生产线投产,日产奶量突破300吨。伊利也在北京密云和河北廊坊建立了生产基地。

与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相比,三元股份经营规模、资金实力均相差甚远。因此,在三元股份核心产品液态奶领域,蒙牛、伊利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频繁做促销,快速抢占三元股份市场份额。

2023年上半年,三元股份液态奶营收还多达24.36亿元,2025年上半年下降至19.93亿元。

面对现有困境,三元股份也在想法设法寻求改变,如减少SKU(指单一商品的不同规格或型号,例如不同规格的牛奶、酸奶等产品)、聚焦大单品。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三元股份改革并不理想,其爆款单品迟迟未能出现,公司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乳制品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三元股份了解,公司液态奶销售额持续下滑,市场份额逐步被竞争对手蚕食,公司自2009年便接连并购、持续改革,但实际效果越改越差,未来公司还有无应对策略,推动公司乳制品盈利回升?截至发稿,未获得三元股份回应。

3、总经理更换频繁,公司改革效果不佳

在乳制品盈利能力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三元股份也在持续推进改革。

2015年,三元股份启动公司国有化改革,2015年2月,复星通过旗下公司上海平闰以及创泓基金认购三元股份3.06亿股A股,持有三元股份20.45%,涉及总额约20亿元,为当时的第三大股东。

在复星介入后,三元股份开始持续对外并购。2016年,三元股份以13亿元收购艾莱发喜食品90%的股份,该企业主要产品为八喜冰淇淋。

2018年,三元股份又与复星集团联手收购了法国植物食品制造商Brassica Holdings,收购价为6.25亿欧元;2021年,公司又以11.29亿元收购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46.37%的股权。

接连对外收购并未让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如投资的HCo Lux S.à r.l.公司2025年上半年也仅为三元股份带来1100多万元投资收益。公司主要盈利还是来自麦当劳的投资收益。

仅从结果来看,截至目前,三元股份国企化改革似乎并不成功。在此背景下,公司也频繁更换总经理。2011年至今,公司更是五换总经理,平均每任总经理任期仅为3-4年。

公司现任总经理为1984年出生的陈海峰,其2025年4月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与前几任总经理在乳制品行业长期工作不同,陈海峰在乳制品领域工作经验并不多。

在担任三元股份总经理之前,其曾在京东集团汽车事业部担任副总裁兼总经理。前期,陈海峰还在飞鹤乳业集团担任总裁助理兼大健康公司总经理。不过陈海峰能否带领三元股份走出困境还需要时间验证。

除频繁更换总经理外,三元股份组织结构也在大规模调整。2024年年报显示,三元股份总部部门从21个调整为14个,总部人员减幅46%。

组织结构改变,短期内并不能让三元股份乳制品抢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作为消费品企业,如何改革创新,推出适合新时代消费人群的产品才是解决当下困境的最优解。

而这背后需要强大的研发作为基础,但由于业绩下滑,过去几年三元股份也在削减研发费用。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92亿元,2024年下降至1.19亿元。在此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三元股份研发费用同比再度减少30.69%。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三元股份了解,2025年至今公司已更换五任总经理,作为核心岗位总经理为何更换如此频繁?且每任总经理都未带领公司走出困境,是否意味更换总经理效果不大?

此外,在原有产品销售不佳的背景下,公司有无计划研发适合新时代消费者的产品?过去几年,公司研发费用大幅下滑,是否会影响产品创新?截至发稿,未获得三元股份回应。

对于三元股份而言,在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挤压下,公司在北京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乳制品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企业利润基本来源于麦当劳的投资收益。在此背景下,三元股份启动改革,并大规模减员。但仅凭此,能否让老牌乳企焕发新生,“子弹财经”将持续保持关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