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8月保费短期增幅提升 长期负债结构优化

智通财经
Sep 30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以来,以分红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带动行业保费增速持续回升。进入三季度,人身险行业预定利率确认下调,传统险、分红险以及万能险分别下调至2.0%、1.75%、1.0%(降幅分别为50bp、25bp及50bp),行业8月份短期“炒停售”激活短期保费增量。后续看,随着预定利率下行,传统险种对客户吸引力边际下降,预计分红险将成为低利率环境下负债端核心产品,促进保险机构负债成本的持续下移,重视产品销售体系、积极构建康养生态的险企将受益。

国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保险业2025年8月保费收入情况。截至8月末,行业今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999亿元,同比增长9.63%,增幅连续5月持续扩大。其中,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0000亿元,同比增长3.65%,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37999亿元,同比增长11.32%。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开启新一轮“炒停售”,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7.24%

截至2025年8月末,今年我国人身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7999亿元,同比增长11.32%,对应单月保费收入增幅达47.24%。受8月份短期“炒停售”催化,人身险行业单月保费实现高增。分险种来看,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分别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9746亿元、5784亿元及268亿元,同比分别+14.05%/-22.07%/-57.57%。

年初以来,预定利率研究值经历多次下调。2024年四季度为2.34%,2025年一季度为2.13%,本次下探至1.99%,与当前长端利率维持低位相匹配。按照《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现行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研究值25bp以上,触发下调机制。

普通型产品、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将下调至2.0%/1.75%/1.0%,下调幅度为50bp、25bp、50bp,调整时间截至8月31日。进入三季度,短期“炒停售”行为或将持续拉升保费收入,行业具备短期保费收入放量、利差损风险收窄、投资收益预期改善等多重催化。短期来看,预定利率的明确下调将带动“炒停售”保费的持续扩张,对负债端持续改善预期提供明确支撑。

近年来,随着健康险需求的阶段性饱和及预定利率的下调,人身险公司纷纷向分红险转型,以降低负债端刚性成本。2025年,行业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部分上市险企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收入比例超50%,带动传统寿险保费收入实现高增。截至8月末,行业共计实现传统寿险保费收入29746亿元,同比增长14.05%,保费收入占比达62.0%,较2019年提升9个百分点。

从产品逻辑来看,分红险具有“低保底+高浮动”的特点,对险企而言,通过与被保险人共担投资风险的方式降低刚性兑付成本。在“资产荒”背景下,降低负债端刚性成本及资产负债匹配压力,从而为险资资产配置提供一定的灵活性。新准则下,因分红险采用浮动收费法计量,资产端的波动会被合同服务边际吸收后逐期释放,意味着分红险利润直接来自合同服务边际的摊销,利润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在当前财富管理工具收益下行背景下,分红险的浮动机制有望成为收益驱动型客户的核心选择,预计将为行业全年保费收入贡献主要增速。从投资角度看,在I9实施之后,针对相对高波动的权益资产,保险公司倾向于加强配置高股息资产,股息收益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分红险的收益需求。预计随着未来分红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有利于提升险企对于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

财险方面

2025年前8月,财险公司共计实现保费收入12201亿元,同比增长4.67%。其中,车险保费收入6006亿元,同比增长4.33%。截至8月,非车险保费收入实现619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健康险及意外险表现突出,增速分别达8.88%及12.83%。

标的方面

建议关注具备较强销售基础的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财险(02328)。

风险提示

保费收入不及预期;资本市场延续震荡;短期自然灾害导致的财产险赔付上升;长端利率下行等。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