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智能汽车与机器人的“隐形冠军”,禾赛(02525,HSAI.US)成激光雷达行业首个年产量破百万企业

智通财经
Oct 03

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制造业经历了一轮从欧美、到日韩,再到中国的迁徙。中国制造业强势崛起背后的底气,当然不局限于最后一道组装环节,更藏在无数产业链中游之间。就拿对于智能汽车与机器人都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激光雷达来说,10月3日,禾赛(02525,HSAI.US)宣布今年度公司的第100万台激光雷达已于9月底正式生产下线。作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这一里程碑也为禾赛代表中国先进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继续高歌猛进添上了新的注脚。

智通财经认为,禾赛率先迎来第100万台激光雷达生产下线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在这背后是禾赛在产能、技术与业务等各个层面,都处于行业内绝对领先的位置。

产能方面,在取得这一新的里程碑之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 ,禾赛在ADAS和机器人领域的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37万台;2025 年全年规划年产能超200万台,预计年交付量120万至150万台。值得一提的是,禾赛产能领先的“种子”,早在2019年时便已经埋下,彼时禾赛在内部战略会上设置了2025愿景,即要在2025年达成“让全球1%的车辆具备三维感知能力”的目标。此后围绕这一长期目标,禾赛策略性地强化自身的智能制造体系,并采取多种举措来提高生产效率。数据显示,禾赛自建的高自动化激光雷达生产线采用业内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大量智能工业机器人,核心工序自动化率高达100%,可实现每20秒便下线一台激光雷达。同时为了保障高质量的规模化生产,禾赛还应用自研的智慧云EMS中央控制系统,从源头上把控各个生产环节,成功杜绝了不良品流出的可能性。

对于禾赛来说,技术领先无疑是其构筑全球竞争力的基石。例如,锚定激光雷达的关键领域,禾赛自2017年起便前瞻性对激光雷达专用芯片进行布局与科技攻关。2024年,禾赛推出第四代芯片,在这一代芯片架构中,禾赛在接收端运用了SPAD专利技术,进一步放大了禾赛在数字激光雷达领域的技术优势。不仅如此,禾赛第四代芯片产品还集成了激光雷达七大核心元件,实现性能全面提升;同时在推出第四代芯片后,禾赛也一举成为了业内唯一实现全链路自研,并成功完成了发射和接收模块芯片化量产的企业。

凭借自研芯片路径,禾赛科技开发了强大且多元的产品线,包括 AT、ET、FT 系列,及 XT、OT 系列和 JT 系列,这些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以JT系列为例,发布不到5个月时间,该系列产品累计交付就突破了10万台,创下全球最快记录。

产能和技术的沉淀,转化为业务上的领先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今年前7月禾赛的激光雷达装机量为41.66万辆,对应市占率为32.2%,在所有激光雷达上市企业中稳居第一。目前在ADAS领域,禾赛激光雷达已成为辅助驾驶的安全标配。据统计,禾赛已获得来自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核心客户包括某欧洲顶级主机厂、某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车企、理想小米等头部车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禾赛的市场表现还在持续走高,公司作为核心战略供应商长期合作的小米、理想、零跑等车企的多款车型延续着强劲的销量表现,这预计将有效带动禾赛激光雷达出货量持续增长;此外,“比王”比亚迪旗下包括方程豹钛7等多款热门车型亦选用了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禾赛的车企“朋友圈”愈发热闹。

而在机器人领域,禾赛更已经是全球头部Robotaxi企业的首选,全球前十大 Robotaxi公司中有九家选择禾赛作为主激光雷达供应商,客户包括Motional、百度萝卜快跑、滴滴自动驾驶、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近段时间以来,禾赛Robotaxi业务订单持续落地,9月15日,禾赛宣布与一家美国领先的Robotaxi企业深化合作,签订价值超过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5亿元)的激光雷达订单,禾赛将作为后者唯一供应商,提供远距和近距激光雷达产品,计划于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在智通财经看来,禾赛迎来年内第100万台激光雷达生产下线,这对于公司自身来说固然是呼应了多年前企业的“2025愿景”,标志着禾赛凭借硬核实力持续释放优质产能;而若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一成绩,可以说这其实也不只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里程碑,同样也是中国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的又一标志性事件。未来在以禾赛为代表的激光雷达企业的赋能之下,可期待的是中国的智能汽车、机器人产业将迸发出更澎湃的成长动能,整个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势必还将会进一步提升。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