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不BD,给个痛快吧

格隆汇
Oct 10

BD预期已形成堰塞湖。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在节日期间上涨3.7%,重燃创新药二次行情的希望,但在节后第一天(109日)却创下年内第二大跌幅,人心惶惶。

创新药进入混乱阶段,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在高估值的位置,交易的是流动性,资金的蝴蝶翅膀一次扇动,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全市场最大规模的创新药ETF513120),自922日以来资金连续净流出。

相比指数层面的杀估值(过度泡沫挤一挤,但不可能回到低估时代),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个体层面的杀BD预期。这一轮创新药牛市,BD叙事是主逻辑,而历年来全球重磅BD交易落地集中在年底。今年以来估值把BD预期打满的创新药企,是时候面对兑现的疾风了。

边际变化正在发生,一个重要征候是海外映射或竞品对标效应的失灵。以往海外或国内竞品拿下大厂BD,都会提振同一概念板块,现在却意味着BD机会减少或消失。我们可以设想一个震撼场景,假如阿斯利康在年底对PD-(L)1/VEGF出手,没被选中的企业将瞬间被吸入黑洞。

是不是大额BD(首付现金不低于1亿美元),是不是牵手大厂,市场对BD验证也越来越严苛。

2025Q4是一个喧嚣与骚动的时间窗口,创新药依然是最大声量,我们可以见证一飞冲天,也能目睹一坠到底。


01 

出名要趁早,BD应尽快


EvaluatePharma数据,受核心药品专利到期影响,20252030年,全球大型制药企业将面临合计约366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收入损失。这一明确且迫切的市场缺口,将持续驱动医药行业授权交易市场需求释放,堪称创新药版未来5年高景气规划。

据《China’s increasing flow of innovative assets into big pharma R&D pipelines》数据,2020-2025H1,全球11MNC购买中国创新药资产的总金额已接近1000亿美元,包括约110亿美元首付款,其中,BMSAZMerckNovartis对中国资产的交易相对更加积极。

Insight数据库、长江证券2025年以来(截至824日),中国创新药出海重磅BD交易(总包≥10亿美元的交易)总包累计交易金额为750亿美元,占全球36%,而2024年这一比例为18%

BD高潮还在后面。从过往年份看,MNC在年底保持较高的合作热情,对BD预算有着突击花掉的冲动,近10年(2015-2024年)全球医药BD交易Top10,有4例发生在Q4

10年全球医药交易Top10

全球创新药重磅会议将密集催化。1017-1021日迎来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中国创新药共有23项重磅研究入选LBA(最新突破摘要)。12月还有ESMO ASIA(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ASH(美国血液学年会)、SABCS(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明年1JPM大会仍将成为中国创新药的秀场。

本来是一个收获期,但因为先前预告式BD的反噬,现在变成“一人得道,鸡犬落地”的零和博弈。

今年7月,默沙东100亿美元收购Verona Pharma,获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吸入型PDE3/4双靶点抑制剂Ohtuvayre,海外映射使得国内的COPD 赛道和PDE3/4管线获得良性共振。事实上,这一海外BD热点顺利传导到国内,恒瑞医药收获大额BD,首付款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120亿美元,将PDE3/4抑制剂HRS-9821项目海外权益和至多11个项目海外权益的独家选择权许可给GSK

然而进入9月画风突变,辉瑞73亿美元收购Metsera,获得每月一针GLP-1+Amylin减重管线,这一次却是负面映射。

出名要趁早,BD应尽快,每当竞争对手达成一笔BD交易,自己就少一次机会。


02 

PD-(L)1/VEGF最后时间窗口


二代IO仍将是大额BD的最热门领域。三生制药SSGJ-707PD-1/VEGF双抗)全球权益BD给辉瑞制药,获得首付款15亿美元(14亿美元现金+认购1亿美元股份),潜在里程碑付款48亿美元。

同等甚至更大级别的BD交易正酝酿中,PD-(L)1/VEGF双抗对大厂BD席位的争夺进入最后时间窗口。

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长江证券研究所

一个原因是数据陆续成熟。9CSCO会议,华海药业HB0025PD-L1/VEGF)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II期临床数据读出,非小细胞肺癌鳞癌ORR82.8%,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ORR62.3%,超过现有同类药物(AK112707)。在PD-L1高表达的鳞癌中ORR100%,在PD-L1低表达的人群中ORR81.3%,疗效不依赖于PD-L1表达。安全性一般,三级以上TRAE52%

JS207君实生物)、RC148荣昌生物)、SCTB14神州细胞)、IMM2510(宜明昂科)的II期临床数据(NSCLC)也有望于2025H2逐步成熟并读出。本月ESMO大会上,康方生物AK112+化疗对比替雷利珠单抗+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HARMONi-6)将亮相LBA环节。荣昌生物释放亮点,RC118CLDN18.2 ADC+RC148PD-1/VEGF双抗)治疗胃癌I/II期临床研究也将亮相LBA环节。

另一个原因是二代IO升级切换,二代IO+ADC将成为未来十年肿瘤治疗新范式。PD-(L)1/VEGF+ADC可实现免疫活化抗血管+定向毒杀三重协同,具备1+1>2增效潜力,甚至具备1+1<1减毒潜力(2025 AACR BNT327+TROP2 ADC早期数据)。

国内荣昌生物在按这种思路走,海外BNTX/BMS在按这种思路走,辉瑞也是如此。据912Endpoints News,辉瑞胸部肿瘤学负责人Arati Rao表示,公司目前并不打算开展707PD-1/VEGF)与标准治疗或安慰剂直接对照的临床研究,而是选择与ADC联合使用。在肺癌这一核心战场,单药要头对头战胜现有标准疗法,门槛极高,不同疾病类型、人群的差异也让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707真的要做肺癌单药试验,那也必须限定在PD-L1表达水平至少达到50%的患者群体中,才能有望超越现有的标准疗法。

存量PD-(L)1/VEGF还面临着二代IO新宠的竞争。PD-1/IL-2在后线OS临床获益突出,PD-L1 ADC提供IO耐药新选择,PD-1/VEGF/CTLA-4三抗从机制上有潜在最优的可能。PD-L1/4-1BB不仅可解决PD-(L)1单药存在的缓解率不高以及长期使用的耐药局限性,而且能使肿瘤细胞结合依赖性T细胞激活,以避免肝脏脱靶毒性。

部分潜在出海BD品种


03 

小核酸和自免双抗爆发


二代IOTCE疗法、新型ADC、高质量减重依然是BD主流方向,小核酸、自免双抗竞争不太卷,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将成为下一阶段BD爆发的领域。

诺华LeqviosiRNA2025H1销售额5.55亿美元,同比增长66%,验证小核酸药物在慢病领域的商业化成功,后续将继续拓展高血压、糖尿病适应症。诺华的小核酸平台将向肝外靶向探索,通过合作开发CNS(中枢神经)疾病siRNA疗法,突破传统肝靶向局限。

显而易见,小核酸爆发方向为代谢及心血管超长效慢病用药,以及肝外递送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突破性疗法。

在需求端,诺华、阿斯利康、渤健、礼来、辉瑞、罗氏、GSK赛诺菲纷纷下注小核酸领域。在供给端,2025年中国新进入临床的小核酸药物数量已超过美国。今年以来,舶望制药、靖因药业达成高额BD,标志国内小核酸研发实力和创新价值获得海外认可。

舶望制药是国内小核酸一哥,在上市药企中,没有类似的垂直领域王者。但小核酸早期布局,是头部药企迭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恒瑞医药布局乙肝siRNAAPOC3 siRNAPCSK9 siRNAAGT siRNA石药集团布局PCSK9 siRNAAGT siRNALp(a) siRNA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布局乙肝siRNA信达生物信立泰均布局AGT siRNA

新秀不断加入小核酸蓝海。迈威生物2MW7141有望成为首款采用非LNP递送系统的双靶点siRNA药物,双/多靶点小核酸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得到BD验证。前沿生物在研siRNA药物覆盖IgA肾病、血脂异常、内分泌领域,其中FB7011MASP-2CFB双靶点)可同时沉默两个目标蛋白的表达,公司自研ACORDE递送载体,并逐步探索肾脏递送、中枢神经系统递送方向。成都先导的肝外平台拓展至肿瘤/神经领域,通过参股先衍生物布局小核酸管线,高血压降压药准备启动II期临床,代谢类管线即将提交IND

2025年至今中国创新药Top15 License-out交易主要集中于肿瘤与代谢领域,自免领域显著缺位,原因在于成熟管线以跟随式创新为主。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国内自免双抗/多抗早研管线的潜力,有望被MNC逐步认知。

自免双抗兼具提升疗效+扩围人群+长效化的优势。

呼吸领域,TSLP双抗率先实现哮喘/COPD的临床机制验证,康诺亚、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和铂医药、华海药业(华奥泰生物)、联邦制药对此有布局。

特应性皮炎领域,据国金证券,生物制剂整体相较于小分子JAK疗效仍有一定差距,但生物制剂单靶点各有所长,IL-4Rα和部分TSLP单抗在皮损改善上疗效优异,IL-31缓解瘙痒能力较强,IL-13展现出长期给药潜力,于是双抗/多抗有望融合不同靶点的优势,兼顾快速止痒+改善皮损+延长给药间隔。康诺亚、信达生物、科兴制药、华海药业(华奥泰生物)、联邦制药、再鼎医药对此有布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科兴制药,这家以引进模式为主的药企,早研管线意外爆发,在自免领域布局IL-4Rα/IL-31双抗(特应性皮炎)、TL1A/LIGHT 双抗(炎症性肠病)、BDCA2/三靶(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体现出中国创新药新兴市场巨大的韧性和活力,任何药企只要现金流充沛,都有重塑自身创新能力的机会。

2025Q4,风浪渐大,既有BD预期落空的惊吓,也有BD大单落实的惊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