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绽,暖意渐融,屏南县双溪镇已泛起生活的热气。屏南县长青根艺文化博物馆内,根艺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公益艺术教育中心里,“人人都是咖啡师”课程香气萦绕;老年大学教室内,特色课程精准覆盖中老年群体需求……
作为千年古镇,如何让文化阵地真正“活”起来,让文明服务真正“暖”到心坎上?双溪镇跳出“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模式,探索出“合同管理、专业运营、多元共治”的新路径——政府搭建平台、做好保障,将文化阵地委托给懂艺术、有热情的“新村民”团队与经验丰富的老年大学运营,从课程设计到活动组织,全程交由专业力量主导。
依托古镇旅游资源与根雕非遗文化禀赋,当地创新推出“非遗传承人+新村民”协同服务模式、“美育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以及常态化开展“根雕艺术进课堂”等特色课程,积极构建多元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如今,从根艺创作到非遗体验,从技能培训到休闲社交,从政策宣讲到便民服务,双溪镇的公共文化阵地如同“精准滴灌”的管道,将多元服务送到不同群体身边:年轻人在这里学新技能,老年人在这里寻乐趣,孩子们在这里长见识,古镇的“千年文脉”与“烟火日常”实现了温暖交融。
2024年,双溪镇开展民俗活动12场,覆盖群众超万人次;“根雕艺术进课堂”累计开课上百节,惠及师生上万人次;开展“艺术+美育”进校园活动20余节,覆盖学生3000人次。
如今的双溪镇,文明实践的种子已在古镇沃土生根发芽,化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下一步,双溪镇将持续在精细管理中提升服务质效,在品牌塑造中放大文明效应,让文明之花恒久绽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甘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