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清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珊溪镇南川村的山雾尚未散尽,设计师周金华站在“无外山谷”民宿的露台上,眺望着远处新修的操作道和路灯。几位村民骑着三轮车,载着刚采摘的杨梅和土鸡,沿着平整的山路向民宿驶来。
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抉择:都市设计师的山水归途
周金华曾是上海设计界的风云人物,然而2022年,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来到温州文成,在南川村的深山中建造一座民宿。
然而,现实很快给他泼了冷水。南川村地处偏僻山区,道路狭窄坑洼,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多以种植杨梅为生,年轻人多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客人来了,车开不进来;杨梅熟了,运不出去;晚上村里黑漆漆的,连盏路灯都没有。”困境接踵而至。
筑路:央企助力打通致富出路
2024年,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结对帮扶南川村。驻村工作组入驻后,第一件事便是深入走访调研。他们发现,南川村的发展面临的不仅是资金短缺,更受制于基础设施的严重短板。
“要想富,先修路”——这在山区显得尤为迫切。工作组与村两委共同谋划,决定以基础设施改善为突破口,推动民生提升和产业振兴。2024年,浙江中烟完成了毛坑、福首源等自然村的回车道、护栏、人行道、石汀步等工程建设。一条条窄路变宽了,陡坡平缓了,暗路明亮了。

周金华感受深刻:“去年客人总抱怨路难走,今年路修好了,订单量明显上来了。”
点灯:一盏灯照亮乡村产业链
周金华的“无外山谷”民宿不仅吸引了游客,更激活了乡村经济。保洁、保安、装修工人……民宿雇佣的都是本地村民;杨梅、蜂蜜、土鸡……游客带走的都是村民自家的农产品。截至目前,民宿已为村集体和村民支付房租、地租近35万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民宿还牵头打造了“无外山谷艺术季”,吸引了国内外艺术家驻留创作。南川村不再是那个“被遗忘的角落”,正蜕变为艺术与自然交融的热土。
赋能:软硬兼施激发内生动力
浙江中烟的帮扶,远不止于硬件投入。
他们协助规范村党建工作,落实消费帮扶政策,通过当地供应商采购文成农副产品;积极联动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确保每一个帮扶项目落地见效。
“我们不只是给资金,更是给方法、建机制、添信心。”驻村工作组负责人强调。
共进:双向奔赴绘就振兴画卷
2025年,浙江中烟持续深化对南川村的帮扶,计划修补路面、新建操作道、铺设水管、修复水渠、建设高山自来水水池,持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消除自然障碍,减轻劳动强度,节省运输和人力成本。
周金华也计划扩大民宿规模,增加艺术活动和山泉私汤等特色服务。“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文成不止有刘伯温,更有绿水青山和诗意的艺术生活。”
一条路,连起了山村与外界;一盏灯,照亮了夜晚与希望;一个民宿,激活了一村经济。
浙江中烟与南川村的故事,正是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这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向的奔赴;不是一时的喧嚣,而是可持续的生长。(金涛、夏杰)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