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门把手消失了,但车企的炫技焦虑还在

降噪NoNoise
Oct 10

文丨墨迪

编辑|孙静

在与隐藏式门把手缠斗多年之后,新能源车主终于要彻底和它告别了。

细数商业史上,似乎很少有一类产品宣传的卖点最后都成为用户痛点,新能源车做到了。更不要说,这些痛点有时会让用户付出真金白银甚至生命的惨痛代价。

9月24日,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在意见稿发布前一周,特斯拉设计总监对外表示,特斯拉正在重新设计其饱受争议的车门把手系统,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更直观地操作车门。

特斯拉此次低头是出于生存考虑。自2018年开始,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就陆续接到了超过140起特斯拉车门故障投诉。在中国,据官方统计,2024年因车门把手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增长47%,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占比高达82%。安全投诉和监管压力直接推动了汽车设计层面的行业大整改。

隐藏门把手还只是一个开端。10月7日,特斯拉在新发布的“平价版”Model Y、Model 3中主动砍掉了其标志性的全景式天幕,而智能化配置倒是一点没减。

企业取舍之间,谁是“鸡肋”一目了然。

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智能和新能源。从隐藏式门把手到全景天幕、无物理按键,竞相效仿的车企越来越像过去几年的手机行业。因为创新枯竭,手机厂商只能转而卷向镜头配置和影像参数,陷入炫技至上的误区。

只是对新能源车企来说,这个瓶颈期来得太早。当科技感开始背离安全和人性化,也意味着汽车设计正陷入形式大于功能的困局。

01

新能源车的反人性设计

为何层出不穷?

从积极意义看,隐藏式门把手并非一无是处。这种源于航空动力学的外观设计,在诞生之初被誉为美学与空气动力学的完美融合。平滑的设计确实能降低行驶中的风阻系数,尽管这对提升电车续航杯水车薪。

其实近两年已有不少车企开始回归“传统”。比亚迪海豹、问界M8等采用半隐藏式把手,每个把手都配有物理解锁控制器,保证全车断电后仍可以使用机械结构拉开车门。

▲问界M8官网介绍半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性

不只高端车型,定价不足10万的平价车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这种设计缺陷。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云海就在宣传中强调,其新款车型选择了实用主义非隐藏式门把手,便利性和仪式感兼具,是真正的“回归本源”。

▲图源:宝骏汽车官微

实际上,在新能源车问世前,传统车企不乏美学和安全性兼具的优秀设计案例。保时捷911的经典门把手,就在降低风阻同时保证快速开启。1954年推出的梅赛德斯-奔驰300SL Gullwing采用了上开车门和长引擎盖,大胆却又完美地解决了工程限制。

▲奔驰300SL Gullwing

老牌车企虽然在新能源时代掉队了,但这些经典设计仍然直指人心。

特斯拉打破了这一切。正如苹果iPhone系列的横空出世重新定义了手机,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也改写了汽车行业。

特斯拉所追求的极简设计美学和驾驶体验对汽车行业的引领有目共睹,但每当网友吐槽起“新能源车设计十宗罪”时也发现,几乎一半以上都是特斯拉起的头儿。

比如大屏和无物理按键。当年特斯拉极简风座舱让中控大屏成为标配,但所有功能都深埋于菜单之中,车主甚至不得不在高速行驶中寻找隐藏功能,驾驶风险系数拉满。这种看似便利实则要命的设计之所以能被采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取消物理按键将其统一进车机程序能够有效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图源:特斯拉官微

既然全隐藏式门把手的禁用基本板上钉钉,不少车主已经开始转而呼吁取消其他鸡肋式设计,如无物理按键中控,以及不可开启式全景天幕。

全景天幕的风潮也由特斯拉开创。在特斯拉官网上,曾有关于全景天幕的描述——通过全景玻璃车顶,为用户打造更明亮、开阔的乘车体验,天空和星辰一览无余。

在车企设想中,玻璃车顶让你在看见诗和远方的同时,还能阻挡紫外线,保持车内凉爽。尽管更多车主对此吐槽:以为买了全景天幕每天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没想到全是灰尘和鸟屎。

“最大问题是烤脑袋,烤得懵懵的。”一名北京的蔚来ES6车主告诉我们,为了防晒,他自己又买了铝箔棉贴在玻璃内侧,每年入夏贴上,入秋取下来。前些日子去云南,他开了一辆蔚来ET5,当地晴天太晒,全景天幕又不可开启,“只要有太阳,那就是上刑。”

▲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分享用铝箔棉遮挡全景天幕的方案

亦有特斯拉 Model Y老车主吐槽,自己开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花1000多块钱到官网配齐了车顶、后车门等全套遮阳帘。特斯拉官网显示,目前Model Y 玻璃车顶遮阳帘售价860元。以至于不带全景天幕的标准版Model Y在北美发布后,网友们一片盛赞——这哪里是减配?分明是升级!

02

鸡肋设计背后

隐藏着经济账

不管是隐藏式门把手还是全景天幕,所谓对科技和创新追求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车企的私心。许多被包装成“造福”用户的设计,深究后不难发现,更像是车企经过缜密测算后的取舍。

以全景天窗为例,虽然由来已久,却在新能源时代才得以发扬光大。首款配备天窗的汽车早在1932年就已诞生,当时饱受安全性和实用性诟病。直到1941年林肯Coupe车型推出了首款现代样式全景天窗,开始引领时尚潮流。此后几十年里,全景天窗一度是豪华和身份的象征。

▲林肯大陆Coupe由标准型的林肯大陆改装而成

2012年,搭载全景天幕的特斯拉Model S登场,Model 3/Y等车型也相继配备了全景天幕。此后,不管是豪华车主还是10万元以下车主,都提前享受到了“天幕平权”。

原本遥不可及,象征稀缺、豪华的全景天窗为何到新能源车就成了标配?

其中一个原因,是出于驾乘舒适度考量。通常新能源车底需要储存电池,导致车内纵向空间被压缩。全景天幕比金属车顶更薄,解决了电池组过厚对驾乘人员头部空间的影响。

其次便是成本和经济账。比起传统天窗,全景天幕不需要驱动、排水、传动等复杂结构,成本更低。以特斯拉为例,全景天幕采用高强度夹层玻璃,相较于传统钢材、铝材造价更低。曾有业内人士测算,传统天窗的成本通常在3000元到万元不等,而普通全景天幕平均成本仅需1500元左右。

车企节俭开支,用户体验势必要大打折扣。与传统天窗相比,全景天幕的两大弊端在于,既无法打开,也没有配备遮阳帘。

▲社交网络上对全景天幕设计的集体吐槽

有不少新能源车主称,现在提车后第一件事就是下单全景天幕遮阳帘,甚至比手机支架更早下单。

有专业人士认为,对于车企来说,真正有效的手段就是增加隔热层,叠加诸如双层镀膜玻璃的不同材质。

只是在这一点上,追求极致投入产出比的车企注定很难共情用户。不信你看余承东,前脚在问界M5发布会上大谈很多车为了降低成本使用麦弗逊悬架,而M5用的双叉臂独立前悬,转头问界M7就用上了成本更低的麦弗逊悬架。在账本面前,打脸从来都不是回事。

03

犯错也是必然

尽管人们对汽车行业一系列反人性设计感到不解,但是拉长到更长的时间维度,这几乎是汽车工业史发展的必走弯路。

各大汽车品牌在不同时代,都有过类似境遇——因为错误定位和奇葩设计引发骂名和争议。每一代汽车的底盘和车身,都经过由繁到简的复杂迭代,所有经不住时间考验的设计,也都将相继退出历史舞台。

1970年福特推出的平拖(Pinto)车型,因油箱设计缺陷导致多起碰撞起火事故。起因是该车型将油箱置于后轴下方,追尾事故中油箱破裂爆炸。起初,福特也曾因赔偿成本考虑延迟召回改进,但在舆论和诉讼压力下,福特被迫召回所有问题车辆,“福特平托案”也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汽车赔偿案。

▲Pinto车辆着火画面

1976年,阿斯顿·马丁甚至发布过一款楔形车型。彼时,阿斯顿·马丁面临财务危机,团队迫切希望通过一些创新来俘获新用户,但剑走偏锋的结果是,过于前卫的外形不但吓走了原有的目标客户,这次创意也成为这个英国豪华品牌史上的最大败笔。

阿斯顿马丁Lagonda

可以说,几乎从汽车诞生之初,设计焦虑就伴随始终。

今年3月,“小米SU7事故门”让小米陷入成立15年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并由此引发了全民对于智驾系统安全性、电池可靠性等方面的全面审视。

不久前,理想i8与乘龙卡车的撞击实验也充满争议。尽管理想i8在与卡车对撞后A柱完好,气囊全开,但因卡车驾驶室分裂,乘龙怒斥其测试造假。一家新能源车企为了凸显自身设计,选择了“献祭”一家历史悠久的乘用品牌。对此,乘龙卡车回应,这是不正当竞争,呼吁行业健康发展。

如果说福特平拖时代人们主要纠结于汽车的物理设计漏洞,那么在汽车问世百年后的今天,想要追究新能源汽车软件、算法、智驾、电池等安全性缺陷,可能更为复杂且难以归因。

正如工信部的意见稿中所强调的:设计美学必须为安全底线让路。真正的科技感不应该通过对抗和风险才得以体现,让复杂的技术隐形于简单可靠的操作中,才是汽车工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即便是传统车企,要在科技创新和用户体验中找到平衡,也需要持续探索。对于尚且稚嫩的新能源车企来说,此刻想要证明自己也变得更有挑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