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行拟8折转让189.28亿元债权资产 为何银行频频大手笔“甩卖”不良资产

深圳商报·读创
Oct 14

  广州农商行近日公告称,拟约8折转让合计约189.28亿元的债权资产。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广州农商行连续3年转让百亿资产,合计转让资产金额超过450亿元。也是今年10月以来,第二家大手笔“甩卖”不良资产的银行

  广州农商行已连续三年“甩卖”资产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广州农商行这笔信贷资产的本金金额约为149.78亿元、相应利息金额合计约38.97亿元、代垫司法费用金额合计约0.51亿元、违约金合计约0.02亿元,金额合计约为189.28亿元,初步预计将以不低于122亿元的价格出售。

  广州农商行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将有效提升本行风险抵御能力,提高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同时优化本行业务结构和资产质量,为实现整体稳定经营及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该行还表示,将于近期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寻求股东同意上述交易事项。

  结合此前公告,自2023年以来,广州农商行已连续3年“甩卖”百亿资产。早在2023年12月,广州农商行曾出售类型为对公贷款及金融投资类资产,债权总额约145.92亿元,转让代价为94.67亿元;2024年12月,广州农商行又以99.93亿元代价向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一笔债权总额为145.92亿元的信贷资产包。截至目前,广州农商行累计转让债权资产已超过450亿元。

  此外,广州农商银行在2025年还发布了5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涉及债权金额合计11.85亿元,借款人共2903户,其中,2025年第3期转让项目未偿本息总额为6253.24万元,起始价为227.35万元,相当于未偿本息总额的0.36折。

  虽然一直在“甩卖”不良资产,但广州农商行的不良率和逾期贷款依然在不断攀升。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合计142.19亿元,不良率1.98%,较去年末上升0.3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达510.9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90.2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农商行实现营收80.4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减少11.2%。在同期总资产破万亿的四家农商行中,广州农商行净利润增速垫底,且唯一出现负增长,净资产收益率不足其余三家农商行一半。

  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差强人意

  无独有偶的是,进入10月份以来,不仅是广州农商行一家大手笔抛售不良资产。10月10日晚间,渤海银行也发布公告称,拟公开挂牌转让债权资产。本次确认的转让资产涉及本金金额约为人民币499.37亿元、利息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04.36亿元、罚息金额合计约人民币93.34亿元、代垫司法费用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26亿元。转让资产的初步最低代价总额不低于约488.83亿元,相当于债权总额的约7折。

  这意味着,两家银行“甩卖”的不良资产合计超678亿元。与广州农商行一样,渤海银行常年不良率居国内股份制银行榜首。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从上年末的1.76%升至1.81%,上升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172.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9亿元。

  另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平均值为1.49%,两家银行的不良率均显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同样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国内银行,两家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可谓“难兄难弟”。渤海银行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股价便一路走低,一度跌至0.78港元/股,创上市以来新低,沦为“仙股”。截至10月14日收盘时,渤海银行报1.0港元,总市值为177.62亿港元。

  广州农商行自2017年上市以来,股价长期在低位徘徊。Wind数据显示,该股在2021年期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无交易。截至10月14日收盘,广州农商行报1.7港元,总市值为244.97亿港元,成交额仅为18.92万港元。

  “近期银行密集转让不良资产,本质上是其主动优化资产结构、化解潜在风险并提升资本效率的战略举措。在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质量面临压力的背景下,银行通过折价转让方式快速剥离不良资产,能够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改善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且有利于银行加快回笼资金,投向收益更高的优质领域,为后续信贷业务拓展腾出空间,最终增强银行整体经营稳健性与盈利能力。”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主要还折射出在经济复苏承压背景下,银行贷款风险持续暴露的现实,尤其是消费贷、信用卡等无抵押类资产质量下滑明显。这种转让本质是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和利润考核压力下,选择牺牲部分回收率来快速出清风险、腾挪信贷空间的主动策略。虽然短期内能美化报表,但也反映出催收成本高企等深层痛点。长期来看,随着个贷不良转让常态化,市场亟需更精准的定价机制和更强的受让方处置能力。”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