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斯联储重磅警告:美联储或误判就业市场,继续降息恐酿大错!

市场资讯
Oct 13

  金十数据

  达拉斯联储指出,当前温和的就业增长实为市场均衡信号,这令美联储的降息理由存疑。上月降息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不降反升、金价破位上涨的走势已经暗藏警示信号。

  达拉斯联储的一份新报告指出,美联储以及多数主流经济学家可能对就业市场存在严重误判。

  该研究警告,美联储与其他专家或许未能正确解读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状况。若报告结论成立,这意味着在通胀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美联储过快、过早降息可能犯下严重错误。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如今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反而高于上月美联储下调短期利率之前的水平;也能解释为何黄金价格自美联储降息后已上涨300美元/盎司,并首次突破4000美元/盎司——这些走势暗藏警示信号。

  若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加剧,上述两种市场反应都在预期之中。

  上月,美联储将短期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4.25%区间;市场预计今年还将再降息两次。包括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玛丽·戴利(Mary Daly)与克里斯·沃勒(Chris Waller)在内的多位美联储高官均表示,希望进一步降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要求美联储大幅降息,他最新任命的美联储官员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也持相同立场。

  他们的理由是:美国就业市场放缓速度令人担忧,因此即便通胀远高于美联储目标且暂无降温迹象,仍需通过下调短期利率提振经济。

  但达拉斯联储的最新分析指出,这种对就业市场的传统认知存在偏差——因为它未考虑特朗普政府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所带来的影响。这包括本届政府上任以来,至少30万名移民“自愿离境”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所有被强制驱逐的移民造成的影响。该分析也反映出与几年前大量移民涌入美国的情况相比,如今局势已发生重大逆转。

  达拉斯联储经济学家安东·切雷穆欣(Anton Cheremukhin)表示,核心结论是:如今美国经济每月所需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已大幅减少——只需吸纳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群,即可维持低失业率。

  他在报告中写道:“移民流动的大幅逆转,叠加劳动力参与率的周期性变化,已导致月度就业平衡所需岗位数量(即维持失业率稳定所需新增岗位数)从2023年约25万个的峰值,骤降至2025年年中的约3万个。”

  他补充道:“这意味着,若在2023年,温和的非农就业增长可能引发担忧,但如今这一数据恰恰表明就业市场稳定且均衡。”

  切雷穆欣称,当前衡量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更优指标是失业率,而非月度非农就业数据。

  达拉斯联储的研究基于对实时经济数据的独立分析,其中包括政府发布的边境入境数据等。

  若其结论成立,美联储上月的降息举措或将被证明是错误的,后续进一步降息也可能重蹈覆辙,导致通胀加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承认,本届政府清除非法移民的行动,可能是非农就业数据下滑的关键因素——这也是他顶住白宫压力、拒绝过早降息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通胀仍顽固地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正常情况下,面对如此物价压力,美联储根本不会考虑下调短期利率。而上个月的降息,背后仅有两个原因:一是月度非农就业数据大幅放缓(此前数月数据也被大幅下修);二是来自白宫的巨大压力——特朗普已试图解雇一名美联储理事,并公开威胁要解雇拒绝降息的鲍威尔。

  今年8月,特朗普因近期就业数据被下修,解雇了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过程中还进行了公开羞辱)。但达拉斯联储的研究表明,这些就业数据下修,或许也是其政府政策引发的意外后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郭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