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BIC,空间打开

智通财经
Oct 16

国产减脂增肌创新分子LAE102在冲击Best in class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9月29日,来凯医药(02105)发布LAE102的I期临床MAD研究数据,在第五周时6mg/kg剂量组患者平均瘦体重增加1.7%,平均脂肪质量减少2.2%;经安慰剂调整后的瘦体重增加4.6%,平均脂肪质量减少3.6%。

值得注意的是,从礼来19.2亿美元收购Versanis Bio(Bimagrumab)到诺和诺德和Septerna达成22亿美元交易(口服小分子),再到辉瑞49亿美元收购Metsera(GLP-1及胰淀素平台),全球减重领域授权交易愈发火热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重要的趋势:减重幅度固然重要,用药依从性、安全性被前所未有的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来凯医药的LAE102完美具备这一交易趋势的必要条件,结合SAD研究和最新MAD研究数据,其不仅在低剂量就能发挥减脂增肌疗效,同时降低了过往同类药物胃肠道反应大、肌肉痉挛、痤疮等副作用,为后续联用GLP-1叠Buff打开空间,并且每周一次的皮下给药对患者十分友好。

或许在未来不远,我们能够看到LAE102更成熟并优异的减脂增肌数据和完成一个令市场惊叹的出海交易,以佐证其BIC的潜力。

01 LAE102单药增肌数据亮眼

来凯医药的LAE102的增肌数据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尽管目前只披露了第五周的数据,LAE102在BMI指数为29.4kg/m2的超重患者基线下取得 1.7%瘦体重增加和经安慰剂调整4.6%瘦体重增加的数据有BIC潜力。

要知道,目前全球减脂增肌药物开发有几条主流线路,包括ActRIIA/B受体抑制剂、肌肉生长抑制素配体抑制剂、胰淀素、口服GLP-1和THR-β激动剂,其中只有ActRIIA/B受体抑制剂这一路径实现了最大程度减少肌肉流失甚至增加肌肉的作用,其余路线因脂肪含量下降占体重百分比普遍在70-85%区间,也就是说仍然有相当程度的瘦体重/肌肉流失。

ActRIIA/B受体抑制剂路线中最具代表性的药物莫过于礼来的ActRIIA/B抗体Bimagrumab(下称Bima),其在2025 ADA大会披露的2b期数据显示,接受Bima单药治疗的受试者在72周减重10.8%(减重100%来自脂肪)且瘦体重增加2.5%;而这并不是Bima的最优数据,另一项更早公布的治疗在T2D合并肥胖临床中(患者基线BMI 32.9kg/m2),第48周Bima单药治疗能够实现经安慰剂调整4.4%的瘦体重增加。

2025 ADA最新披露Bima+司美格鲁肽联合治疗组在第72周实现减重22.1%(92.9%来自于脂肪),肌肉只损失2.9%。

尽管BMI基线有差异,LAE102在更低剂量和更早的随访结果中展现出了更强大的增肌效果,这为后续更长随访期取得更优异结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妨再比较一下两款靶向肌肉生长抑制素配体的数据,分别是Scholar Rock的Apitegromab和再生元的Trevogrumab:

1)在EMBRAZE研究中,第24周Apitegromab联合替尔泊肽组患者总体重减轻中14.6%来源于瘦体重减轻,而替尔泊肽单药组这一数值为30.2%,联用组额外保留了54.9%的瘦体重;

2)COURAGE研究显示,在第26周再生元Trevogrumab联用司美格鲁肽组患者总体重减轻中16.8%来源于瘦体重减轻,而司美格鲁肽单药组这一数值为33%。

从当前来看,来凯医药LAE102和礼来Bima的增肌和减少肌肉流失的数据都充分支持了ActRIIA/B受体抑制路线是全球减脂增肌创新药物开发潜在BIC路线,目前全球临床阶段资产较少,随着更多人体验证性数据读出,资产价格必将水涨船高。

此外,含Bima治疗组别在48周时的握力测试数据较基线水平显著增强,这不仅打消了过往市场对ActRIIA/B受体抑制剂长出来的肌肉没有功能的担忧,同时还进一步证明了ActRIIA/B受体抑制剂联用GLP-1能够帮助患者实现更健康的减脂增肌,可能是GLP-1类药物的最佳联用伴侣。

02 安全性打开空间

GLP-1减脂增肌伴侣药物的安全性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再生元的GLP-1+Trevogrumab+Garetosmab(activin A抗体)三联疗法致使30%患者停药,以致前景暗淡。

来凯医药本次报告MAD研究的LAE102安全性数据,延续了早前报告SAD研究的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大多数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为轻度(1级)实验室检查异常,暂未报告任何的腹泻、肌肉痉挛或痤疮的不良反应。

LAE102这一出色的安全性数据显然有着BIC的潜质,虽说是第五周的随访数据,其风头隐隐盖过了Bima。

从Bima在2025 ADA大会公布的BELIEVE研究安全性看,与Bima相关的主要安全性是肌肉痉挛、腹泻和痤疮,而与司美相关的则是恶心、腹泻、便秘和疲劳,在联合治疗组中恶心、腹泻、痤疮等不良反应率有显著提升,这也使得该研究中有9%的受试者因不良事件在72周期间内停止了治疗。

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层面,在Bima单药治疗和司美单药治疗组分别为12.5%和10.7%(均为发生率最高剂量组的数据),Bima和司美联用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1%。较高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能会影响后续Bima在原本就对GLP-1反应较大的患者群体或者健康患者群体中的市场前景。

(Bima的48周安全性数据)

为什么来凯医药LAE102能够做到如此安全?猜测原因可能有两个:

1)剂量优势:可以看到Bima在临床使用中剂量较大(30mg/kg),而且在针对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研究中观察到了安全性问题,包括高胃肠道事件发生率和高肌肉痉挛的发生率,可以从礼来撤回海外Bima二期糖尿病临床中看出端倪;而来凯医药LAE102在MAD研究中以较低的剂量(6mg/kg)就达到了出色的增肌效果,同时在SAD研究中采用8mg/kg皮下注射和16mg/kg静脉注射便看到了持续的通路阻断作用,这可能是LAE102安全性优异的法宝之一;

2)强A弱B的机制:礼来的Bima作为双受体抑制剂是强B弱A的代表,而来凯医药LAE102是强A的代表;尽管通路机制并非盖棺定论,但临床前动物模型数据和最新研究表明ActRIIA抑制剂相较ActRIIB抑制剂能带来更多的增肌效果,这可能也能解释Bima和LAE102达到增肌类似效果的剂量差异。

另外从患者依从性来看,来凯医药的LAE102和礼来的Bima均在进行皮下注射剂型,但目前为止Bima并未公布皮下注射的数据,并且由于剂量差异,其开发皮下剂型需要更多考虑剂量和安全性的平衡问题;而LAE102在MAD研究中已展现初步优异安全性数据,一定程度打消了后续开发和商业化的不确定性。

安全性对于一款药物在慢病领域成就重磅炸弹至关重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IL-4Rα度普利尤单抗,其凭借优良的长期安全性在自免皮肤病市场力压JAK家族抑制剂,成为自免领域的药王。同理,来凯医药LAE102同样有望凭借自身过硬的安全性数据,全覆盖GLP-1耐受及不耐受广大人群,并成为GLP-1药物最佳增肌减脂的伴侣,市场空间广阔。

03 联用GLP-1才是终极杀器

对于ActRII通路药物而言,最大的杀器莫过于联用GLP-1对比单药数据能否最大程度保留肌肉流失甚至延续瘦体重的增加。

显然,Bima在2b期BELIEVE研究中有了比较好的完成度,第72周Bima 30mg/kg + 司美2.4mg的联合用药组患者减重幅度较司美单药有大幅度提升(-22.1% vs -15.7%),去脂体重流失大幅减少(-2.9% vs -7.4%),并且体重减轻≥20%的患者比例和脂肪量减少≥30%患者比例较司美单药显著提升。

另外在代谢指标方面,Bima+司美的组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多项心脏代谢指标,包括炎症蛋白hsCRP、甘油三酯、HDL-C等。

基于Bima+司美联用的疗效数据,有理由对未来礼来替尔泊肽+LAE102的联合用药做出潜在BIC抱有更大的期待。

一是基于LAE102目前在一期研究兑现的数据在一一验证临床前的结果,包括抑制ActRIIA在促进脂肪减少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抑制ActRIIB带来的剂量优化等效的结果,另外便是相比ActRIIB抑制剂联用GLP-1,LAE102在联用GLP-1时能够显著降脂和防止肌肉减少。

二是有信息显示了部分礼来海外I期研究的盲态数据情况,在西方人群中显示的PK/PD数据与国内SAD研究数据较为一致,这也意味着海外临床有望复现国内I期优异的有效及安全性数据。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替尔泊肽曾头对头战胜司美格鲁肽,LAE102+替尔泊肽“双强”联用组合,将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礼来与来凯医药合作的I期临床已经在8月底完成,目前处于随访阶段,届时我们期待LAE102在西方人群延续中国数据优异表现的同时,进而看到LAE102+替尔泊肽的一些更积极的增肌减脂疗效信号。

结语:来凯医药的LAE102正在用扎实而有力的疗效及有效性数据一步步兑现自己过去立下的Flag,GLP-1减重市场趋于内卷,而ActRIIA/B所代表的增肌减脂赛道恰恰是减重大市场中难得的蓝海,竞争格局良好恰恰代表了资产价格的溢价,若LAE102真能后续兑现BIC潜力,成就一个宏大的交易,是水到渠成的。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瞪羚社”,智通财经编辑:陈雯芳。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