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火爆!人才短缺 中外资投行变更招聘计划

券商中国
Oct 19

  今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超过去年同期2倍多,市场火爆带来投行产能紧张。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因项目储备丰富,将过去的收缩战略变为重启或加快人才招聘计划,扩张中国香港、印度等亚太区投行团队。

  券商中国记者多方调研发现,主权基金、国际长线资金对港股IPO的兴趣和热情创近4年来新高,国际投行也顺应这种趋势加大了团队布局,优秀投行人才出现暂时性短缺,不过头部中资券商、瑞银等因境内外投行一体化,可以对内地投行人才进行调配,人手相对宽裕一些。

  除了投行业务扩张之外,中外资券商还在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以捕捉A股和港股市场向好带来的投资机会,满足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的需求。

  高盛加快香港投行招聘

  近期,香港优秀投行人才出现暂时性短缺,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纷纷重启或加快人才招聘计划,以匹配港股IPO等项目业务量增长的需要。

  日前,高盛亚太区(除日本外)总裁施南德接受外媒采访表示,相信中国市场的活跃度和上涨趋势可以持续,因投行业务量提升,高盛正扩大香港团队招聘,虽然并非激进扩张,但步伐已较12至18个月前加快。除了中国香港之外,高盛在印度、孟买等地也在招兵买马。

  记者获悉,高盛对中国A股和港股市场的研判越发乐观,认为流动性充裕带来估值抬升,一度将沪深300指数目标调高至4900点。虽然国际长线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形势仍保持密切关注,但其接触的海外客户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和热情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新高,这一点从今年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参与度和国际配售盛况也得以窥见。

  据瑞银反馈,主权基金、基石投资者等境外长线资金对港股IPO的参与热情很高。全球主流的主权基金和长线基金偏好选择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有不错增长、盈利、现金流的企业,以及分红情况较好的企业。

  无独有偶,摩根大通也在加快亚太区投行团队的招聘。据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亚太联席主管Oliver Brinkmann透露,截至今年7月摩根大通亚太企业银行部门人员已增长20%,是原先2025年增长目标的两倍。而作为区域增长计划的一部分,摩根大通明年将计划增加员工人数20%。

  中资投行境内外一体化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今年以来香港IPO募资规模达到1829.17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555.81亿港元增长229%;增长上市后定增和配股募资规模分别达到2610.65亿港元、2126.74亿港元,同比增长270%、570%。

  券商中国记者多方调研发现,今年港股IPO融资额同比增长超过2倍,IPO申报家数还在增加,目前已有超过200家排队企业,香港优秀投行人才出现暂时性短缺,甚至出现抢人的现象,而因国际投行的业务收缩战略而流失的投行人才,过去两年间有不少已转投中资券商。

  “现在港股非常火爆,很多优秀的券商产能都是非常紧张的”,中信建投国际总经理助理、投资银行部主管沈杰表示,目前境内外投行一体化的中资券商优势比较明显,因为境内还有很多投行人员可以做相应的协调和补充。

  他建议,赴港IPO的企业选择境内外排名都比较好的投行,不管是IPO、再融资、跨境发债、国际并购都具备能力的中资券商,可以提供更综合化的服务。

  据了解,头部中资券商、瑞银等因实行境内外投行团队一体化,可以对内地投行人才进行调配,协同程度更高,人手相对宽裕一些。

  瑞银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表示,其投行团队的优势之一也得益于建立了综合跨境平台,深耕内地超过35年,深耕香港也超过60年,加上今年4月瑞银实现对瑞银证券全资控股,进一步优化中国在岸的投行业务,增强跨境业务能力。

  财富管理赛道扩展

  除了投资银行业务之外,目前中外资投行在香港招聘的团队主要还涉及财富管理业务,中国内地家庭储蓄几年间大增55万亿元,跨境资产配置的需求大增,而香港正瞄准这个契机,试图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中外资投行也纷纷瞄准了这一发展机遇,加大财富管理业务的布局。

  比如投行能力突出的中金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出海成果也比较显著,并且境内外联动频繁。据中金公司财富管理国际业务负责人刁智海介绍,中金在港的财富管理团队由7年前只有约30人,扩展现在超过150人左右,包括70名客户经理。

  刁智海表示,中金公司会坚定国际化战略,中国香港作为国际业务中心,还会视业务发展需要继续扩大团队。不过中金公司境内外业务联动频繁,在中国境内整个财富管理团队有约7000人,客户经理有近4000人。

  同样实行一体化战略的瑞银表示,协同瑞银财富管理的优势,其投资银行也具备为客户提供对投资行为、最新趋势以及潜在需求的深度洞察。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