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在线)
转自:黄山在线
10月13日至18日,祁门县接连上演两场重磅活动——2025长三角乡村数字游民艺术季与2025长三角数字游民青年创造力大会,以艺术为媒、以创新为桥,探索数字时代下乡村振兴的“青春解法”。
作为聚焦数字游民与乡村共生的艺术实验,10月13日至16日举行的2025长三角乡村数字游民艺术季以“未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题,邀请100余名青年电影人、艺术家、音乐人及数字游民齐聚平里镇。
“这里不是孵化器的流水线,而是让每个创意都能像黄山松一样,在石缝里长出独一无二的姿态。”祁民公社创始人说道。
活动通过乡村艺术沙龙、乡村艺术共创者营地展映、野宿幻夜·游民影像叙事等多元形式,将乡村发展与现代艺术表达深度融合。参与者不仅能在百年古树下感受“青砖黛瓦与代码光影交织”的奇幻体验,还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的互动交流,将艺术灵感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可以说,数字游民与乡村振兴有着天然的契合,两者注定会双向奔赴,共谱华章。”安徽全球数字游民联盟秘书长表示,建设数字游民基地,既能唤醒沉睡的闲置资源,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能,又能为数字游民搭建起创新创业的舞台,让他们的人生拥有更多可能。
紧随艺术季活动之后,10月17日至18日,2025长三角数字游民青年创造力大会在祁门举办,大会以“青年入乡·创新创业·共创长三角”为核心,搭建起政府、高校、企业与青年人才的对话平台,来自长三角地区的300余名代表围绕职业规划、乡村创业路径、政策支持等议题展开务实讨论。会上,祁门县推出的“燕归兴祁”人才计划等,从金融扶持到空间载体,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全链条服务,受到广大青年的一致欢迎。
两场活动的背后,是祁门县对探索“数字游民+乡村振兴”模式的持续深耕。当青年将“诗与远方”的向往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当乡村从“空心化”转向“创心化”,两者的共鸣将催生更具韧性的发展范式。数据显示,自2024年祁民公社成立以来,当地已吸引百余名数字游民入驻,青春风暴正为古村落带来新生。
值班编辑:程红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