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注销1亿股,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市场资讯
Oct 23

  来源:燕梳师院

  文|辛苔   编辑/马飞

  作为“全球保险品牌价值100强”第一名,中国平安正式完成了历时四年的资本运作闭环。

  面对此前市场的非理性下跌,管理层判断股价已显著低于其内在价值。鉴于此,集团为稳定市场预期,启动了回购计划。

  注销1亿股A股

  1020日,中国平安601318)发布公告,宣布已完成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及《公司章程》修订的相关手续。

  具体而言,公司已于2025年9月3日注销了根据2021年A股回购方案回购的1.03亿股A股股份;股份注销后,公司同步启动《公司章程》中股份结构及注册资本相关条款的修订,并于近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变更登记与备案,注册资本从原有的182.1亿元调整为181.1亿元。

  此次股份注销可追溯至2021年启动的A股回购计划。当时,受人身险行业保费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公司股价从2020年底的94.6亿元/股持续下滑至50.3元/股。

  面对股价下行,平安管理层判断公司价值被市场低估。于是,在2021年8月审议通过了A股回购方案:计划使用不低于50亿元、不超过10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回购价格上限设定为82.56元/股。最终,于2022年8月完成,累计回购1.03亿股,支付总金额50亿元,成交均价为48.74元/股。

  从回购完成到最终注销,中国平安完成了从“股价低谷期回购护盘”到“通过注销回馈股东”的价值闭环。

  股份注销直接影响了公司总股本的收缩。在净利润规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总股本减少将直接推动每股收益(EPS)等核心财务指标的改善。

  有相关测算显示,注销使总股本从182.1亿股缩减至181.1亿股,降幅0.55%。若按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计算,每股收益提升约0.02元,每股净资产相应增加约0.03元。

  从事件整体来看,中国平安体现了其在资本管理上的成熟性与前瞻性。一方面,公司用“真金白银”回购并注销股份,表达了管理层对当前股价被低估的判断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展示了集团的充裕现金流及雄厚的资本实力。2025年半年报显示,集团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15.9%,高于监管要求,为此次资本运作提供了内在动能。

  投资策略转变

  不仅限于股份回购与注销。2024年以来,公司战略重心转向低波动、高分红资产,密集举牌工商银行H邮储银行H招商银行H农业银行H8月,进一步举牌中国太保H中国人寿H两家保险公司。

  根据港交所最新披露信息,10月10日,平安人寿在场内增持298.9万股招商银行H股,增持完成后持股比例达17%。同日,中国平安买入641.6万股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7.01%。经估算,公司今年已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买入银行股H股。

  而这,与此前在富通集团和华夏幸福上的投资挫折形成鲜明对比。彼时,中国平安曾因投资富通集团亏损超过220亿元,对华夏幸福的风险敞口累计约540亿元。可见,当前组合呈现出明显的防御性特征。

  同时,公司重仓银行股与保险股,有助于分散金融板块的内部风险。毕竟,银行与保险同属于金融板块,具有相似的周期特性与监管环境。

  从收益表现上,截至6月末,集团形成“港股核心驱动、A股局部承压”的格局。港股方面,汇丰控股年内股价涨近40%,为中国平安带来约418亿港元浮盈;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4家港股银行合计浮盈291.18亿港元,保险板块再获得56.11亿港元收益,重仓股总浮盈突破735亿港元。A股方面则受市场影响,长江电力京沪高铁分别浮亏10.28亿、15.14亿元,但华电新能IPO带来了8.74亿港元的浮盈,形成对冲。

  资产配置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逾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增长0.3%。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权型金融资产中,股票账面值达6492.94亿元,占投资资产的10.5%,较2024年底提升近3个百分点,股票账面价值增加2000多亿元。

  此外,2025年6月,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H股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公告。具体而言,公司拟发行117.65亿港元于2030年到期的零息可转换为公司H股股份的债。

  对于中国平安而言,本次发行的可转债票面利率为0%,意味着在债券转换为股票前,公司无需支付利息,极大地降低了融资的财务成本。

  根据公告,募集资金将用于满足以金融为核心的主业发展,并重点支持医疗、养老等板块。这表明融资活动与公司的长期战略方向紧密挂钩,为未来业务增长注入了动能。

  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带来不同层面的影响。这次发行的零息可转债,初始转换价设定为每股55.02港元,较公告前一日收盘价有约18.45%的溢价。作为投资者,吸引力在于未来的转股收益。若未来公司的H股价格持续上涨且超过转换价,选择转股将带来可观的收益价差。

  若股价表现不及预期,投资者仍可持有债券至到期收回本金,提供了一定的下行保护。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可以吸引一些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

  继6月派发2024年度红利后,公司于10月再次公布了2025年中期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根据公告,2025年中期每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0.95元(含税),派发总额预计为17,202,259,895.25元(含税),约为172.02亿元。股权登记日为10月23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10月24日。此次分红落地后,中国平安股息率达4.45%,在5家A股上市险企中位居首位。

  作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平安将于10月28日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和经营说明会,并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对此,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