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从餐桌“杀”上脸?科颜氏、花西子卷入,化妆品界上演“罗生门”

凤凰网港股
Oct 24

凤凰网财经《风暴眼》

爆料邮箱:all_cj@ifeng.com

双十一来临之际,一场风波正席卷化妆品行业。

近日,自媒体“老爸评测”发布视频,在多个护肤品中检测出禁用成分“苏丹红Ⅳ”。虽然视频中对品牌名称作了模糊处理,但网友们仍迅速锁定了一批涉事产品,涉及科颜氏、花西子、Farmacy、且初等多个国内外品牌。

“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常见有I、II、III、IV四种类型。它并非新面孔——从早年曝光的“苏丹红鸭蛋”到近年出现的“苏丹红辣椒粉”,多次出现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这一次,它出现在直接接触皮肤的护肤品里,迅速唤醒了消费者的不安记忆。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更多疑问待解:护肤品中为何会出现苏丹红?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它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健康影响?

01

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爸评测”的2分钟视频里讲述了发现的全过程:

他们首先在一款肉色护肤品中检出“苏丹红”,推测若问题出在原料,波及范围可能极广。经溯源,锁定了一个由“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辣木籽油”三种成分组成的可疑原料组。送检后发现,该原料的苏丹红含量达1170ppm(1ppm是一百万分之一,换算下来为1.17g/kg)。随后,他们对市面上使用了该原料组的化妆品进行检测,均检出苏丹红。

由此老爸评测表示,产品中同时含有三种成分——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辣木籽油,是识别产品是否用了有问题的原料组的关键。这三个成分本身无害,也不会生成苏丹红,但同时出现时很可能意味着使用了有苏丹红的原料。

视频中所涉产品,“均是通过第三方公开电商渠道进行购买,每个产品都进行了公证采样和送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全程公开公证”,老爸评测方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目前已经“有一些品牌找到我们,询问具体情况”,其已经把护肤品涉苏丹红的情况上报给药监局,正在等反馈。

一场在成分表中搜寻这三种成分的行动,随之轰轰烈烈地拉开。

有美妆行业自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累计有800余款产品被爆添加了涉事的原料组,覆盖护肤、彩妆、卸妆各个品类,牵涉品牌数量多达400余个。

包含了国际品牌欧莱雅旗下“科颜氏”-姜叶秋葵紧致修护睡眠面膜、也有近年走红的国产品牌“且初”旗下的-无花果焕颜卸妆膏、“听研”-琉光恒采胶原次抛精华液、“Chillmore”-且悠角鲨烷香氛精华油、“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等。

根据老爸评测曝光的截图,一家位于新加坡的企业“康博Campo Research (S) Pte. Ltd”被视为此次涉事供应商。这家企业专注天然成分,官网中介绍,Campo Research致力于销售“新型植物和生物技术植物的活性代谢物”,分销商遍布亚洲、美国、欧洲、中东等。

凤凰网《风暴眼》致电Campo Research官网中披露的中国分销商电话,电话显示该公司为“广州荣道化工有限公司”,接线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还在进行沟通,现在是没有确定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对外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老爸测评在发布的第二个视频中还直言这家原料商是“惯犯”,“他们家的其他3个纯植物原料组,全部都检出了没有写的人工色素——柠檬黄、亮蓝、亮蓝。”尽管这些人工色素属于国家准用范畴,但原料商在成分标注中未如实披露,已涉嫌成分造假

02

影响到底有多大?

目前,已经有使用过相关产品的消费者颇为焦虑。有消费者发帖表示,看到消息时已经用了6罐且初卸妆膏,尽管已经暂停使用,但现在“心慌慌的”,还有网友发问,“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在众多疑问中,首先需要了解苏丹红,到底是什么。

根据“卫生部公告2005年第5号”,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工业染料”,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三类致癌物——即为动物致癌物,尚未证明对人体具有致癌性。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增加人体致癌的危险。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发布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里,苏丹红Ⅳ(CI 26105)位于序号431,明确为禁用成分。

之所以疑似出现在化妆品中,是因为行业产品更倾向于天然色素,但这不稳定,苏丹红作为人工染料,“性能更稳定,成本更低”,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对凤凰网《风暴眼》介绍。

那么,到底有多少影响?

李锦聪解释,“食品属于经口摄入,而化妆品属于经皮涂抹吸收,产生的危害有区别,目前这样的浓度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或致癌几率很小。”

曾打假珀莱雅雅诗兰黛、花西子等品牌虚假宣传问题的职业打假人王海也表示,根据其了解,透皮吸收一般是口服吸收的1/4或1/5,“检出来苏丹红,对消费者的知情权是好事,但是潜在风险有限”。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消费者因品牌忠诚度,存在长期使用某一产品的情况,长时间不排除带来累积性危害,依然有可能构成威胁。

也有美妆行业媒体报道提到,在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明令禁止了苏丹红Ⅰ-Ⅳ的使用,不存在任何“安全痕量”。且苏丹红Ⅳ的脂溶性特点,决定了其高效的经皮吸收速率,消费者需立即先停止使用疑似含有苏丹红Ⅳ的产品。

03

风波下的品牌众生相

这次事件涉及的品牌众多,目前大多仅通过客服做出简单回应。

陷入争议的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已从品牌官方旗舰店下架。在科颜氏天猫、抖音旗舰店已经搜不到其姜叶秋葵睡眠面膜,在“听研”天猫旗舰店已搜不到琉光恒采胶原次抛精华液,但在其抖音旗舰店依旧有售。

更多产品还在多平台售卖中。如且初-无花果卸妆膏,目前是其天猫旗舰店的卸妆热销第1名,显示有30万+人付款,产品在抖音商城“深层卸妆膏爆款榜”位列第19名。品牌Chillmore的且悠角鲨烷香氛精华油还在销售,显示为其天猫旗舰店身体乳热销第3名,也是抖音“品牌身体油好评榜”第3名。

值得注意的是,以科颜氏、听妍为代表的品牌,仅强调品牌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尤其是科颜氏客服,回应称“所售的每款产品均符合国家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卫生和安全标准,只要在我们正规授权渠道进行购买的产品都可以放心。”未提及送检计划。

王海提醒,国家标准不可能穷尽检测所有物质,2021年《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修订后增至1393种,“不是每个化妆品出厂都要检测有没有1393种禁用物质。禁用物质不是强制检测范围,可以不用检测,这些化妆品质检合格,不见得就保证没有非法添加”。

在本次事件中,产品符合法律法规或并不能作为品牌的挡箭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产品是否能检测出苏丹红,目前也存在疑问。

在老爸评测视频中,含苏丹红IV最高的三款产品,含量分别为1094μg/kg、1982μg/kg、1413μg/kg。换算下来为1.094μg/g、1.982μg/g、1.413μg/g。

而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苏丹红IV的检出浓度为3.0μg/g。李锦聪表示,就算商家送检苏丹红IV项目,结果也可能是“未检出”,因为“实际样品的检出浓度,可能会低于指定方法的检出浓度。”

“我们建议品牌终品和原料都要检测”,“老爸评测”技术工程师清风对凤凰网《风暴眼》强调,他们也注意到市面上有声音提到有“检出限”、“有些微量检出也不是很严重”,的确存在产品检测不出来的可能,“但直接检测原料,一定是可以测出来的,我们不提倡过度焦虑,但也不能被'检出限' 误导,苏丹红早在多年前就被禁用,不该说是否在’检出限'这样的言论,而是它就不应该添加。”

风波迷雾中,消费者正为“买或不买”而纠结,为“退或不退”而困扰,也有不少消费者提到,在焦虑下试图退货退款并不顺利。一位购买了科颜氏涉事面膜的消费者发帖表示,致电客服询问是否可以退产品,获得的回应一直是“产品都是国家检测过复合国家标准的”,这样的处理态度让她感到失望。

目前苏丹红事件还尚未有确切定论,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提供安全的产品,是品牌必须承担的责任。双十一本是销售良机,但品牌若一味选择沉默,或将酿成真正的危机。

护航品质消费,共迎安心 “双十一”。“双十一”不仅是优惠比拼,更应是质量与信誉的试炼场。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推出“双十一黑板报”系列,聚焦购物狂欢中最应被坚守的底线——商业诚信。若您有相关线索,欢迎随时提供,共同守护消费权益。爆料邮箱:all_cj@ifeng.com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