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十一的十七年,看中国电商的转型路

海报新闻
Oct 22

  10月9日,当京东率先拉开双十一大促序幕,将活动周期延长至37天,抖音、快手、天猫等平台紧随其后加入战局时,这个始于“光棍节”的促销活动,早已脱离了初始形态。17年迭代中,“抢跑”成为常态,战线不断拉长,这些显性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电商生态从流量争夺到生态重构的深层转型。

  从一家独唱到多平台竞争 GMV争夺背后被改写的零售市场

  2009年,时任淘宝CFO的张勇为盘活淘宝商城(天猫)的品牌影响力,瞄准十一黄金周与圣诞促销季之间的市场空白,以“光棍节”为创意由头,联合27家店铺推出五折促销活动。这场试水竟创下5200万元的交易额。自此,双十一从偶然策划成为电商行业的年度盛典。

  2010年的双十一,淘宝商城销售额达9.36亿元。

  2011年的双十一,淘宝商城和淘宝网总支付宝交易额突破52亿元。由于瞬间产生的巨额交易量,与支付宝合作的几家银行的系统接连“宕机”。这一年,京东开始加入双十一战局,尽管只有40万单的交易额,但打破了阿里一家独唱的局面。

  2012年被业内称为双十一的爆发点。经过前几年的实践之后,许多商家发现年底的这场促销不仅可以拉高销售额,也可以增加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对待双十一的态度开始变积极,有的不得不参与。这一年,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京东、当当、苏宁、库巴等其他电商企业也参与其中,京东3日销售额为25亿元,当当日销额1亿元,库巴日销额为2.4亿元。

  2013年,双十一当日天猫总成交额达到350.18亿元,小米手机、骆驼、酷开电视、林氏木业、罗莱家纺等品牌单店销售额突破1亿元。

  2014年,双十一当日天猫的总销售额达到571亿元。这一年电商的业内竞争态势也越发明显,据艾瑞数据显示,京东流量份额达9.1%,同比去年增幅78.4%;苏宁易购、1号店等站的流量占比还要略高于非促销时段。垂直电商也加入战局,其中美丽说销售额为5.7亿元,蘑菇街销售额为4.2亿元。

  ······

  早期的双十一以颠覆性影响重塑了消费市场,对消费者而言,它打破了线下促销的时空限制,让“全网最低价”成为触手可及的福利;对商家来说,提供了短时间内冲量破圈的绝佳窗口,许多品牌借此实现销量指数级增长;对行业而言,它加速了电商渗透率的提升,推动物流、支付等配套服务的迭代升级,彻底改写了中国零售市场的格局。

  全域融合透过双十一窥见电商的生态重构

  从单日促销到“拉长战线”,再到“抢跑”,从简单打折到各种复杂玩法,从预售到现货先发,从国内平台到全球化。双十一的转变,离不开电商大环境的变化。2011年至2020年,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购物载体全面向移动端迁移,电商配套设施、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电商在社会零售中的占比持续攀升。从2020年至今,电商进入全域融合阶段,图文购物模式被打破,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成为新主流。抖音、快手等平台快速崛起,流量从集中走向分散,商家开始布局全域渠道,购物场景更加多元。

  当线上流量红利见顶,单纯的用户争夺难以为继,平台也开始从“增量争夺”走向“存量深耕”。即时零售成为新战场:淘宝天猫打造“远场+近场”融合生态,将消费场景从线上延伸至线下;京东“秒送”业务整合小时达与到店取模式;美团闪购推出“品牌官旗闪电仓”项目,采用全托管或半托管模式,覆盖北上广深及成都、长沙等城市。AI技术全面渗透:淘宝“AI万能搜” 精准匹配需求。天猫AI“智惠引擎” 让消费券发放转化率提升15%;京东开放AI工具覆盖开店全链路,物流大规模投入“超脑+狼族”智能设备集群,提升履约效率。

  同时,全球化布局提速:2025年,淘宝在20个国家同步启动双十一,投入10亿元补贴开辟海外增量市场;京东新增30余个海外仓,累计达130个,京东全球购推出了“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目标在未来三年内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并助力实现累计100亿元销售增长。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是“消费者适应平台规则”到“平台围绕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从平台战略层面来看,布局深化、出海拓展、模式升级成为如今双十一的新看点。平台竞争从单一促销比拼,升级为生态资源的全面较量。

  过去双十一以GMV论英雄,平台追求流量漫灌式增长。如今,随着消费者理性的回归,行业更看重高质量发展,平台不再执着于成交额数字,而是聚焦单品价值与用户体验。双十一的十七年,其变化轨迹清晰勾勒出中国电商的进化路径。它早已超越促销本身,成为观察中国数字商业生态转型的最佳窗口。这场转型之战,最终指向的是更高效的匹配、更优质的体验与更可持续的增长。(朱肖明)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