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

滚动播报
Oct 22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天津自贸区天津港东疆片区码头。新华社发

    江苏连云港高新区海州工业园,工人在一家企业的车间里忙碌。新华社发

    一辆运送邮件的邮车正驶出新疆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新华社发

    境外采购商在第138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体验机器手同步动作。新华社发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十四五”铿锵印记】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健全,市场设施互联互通显著增强,一批妨碍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突出问题得到纠治,商品服务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消费环境不断优化。

  “中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信心满满地说。

商品服务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新版负面清单再‘瘦身’,让我们可进的领域更多了,发展预期也更稳定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甜头’。”聊起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浙江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打开了话匣子。

  市场准入是经营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新版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一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

  紧接着,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在全国开展,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

  这是我国持续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各类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开展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政策高效协同;从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地方约束、规范竞争秩序入手,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此外,各地以更大力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

  同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打通,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健全。

  瞧,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建设提速,该线通车后,燕郊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仅需9分钟;苏皖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滁州段稳定运营……

  各地不断丰富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网络的“毛细血管”,让人流、车流、货物流更加便捷高效。

  畅通经济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效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彰显了中国号巨轮顶住外部压力,继续展现强大韧性。“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破除封闭“小市场”和自我“小循环”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优化分工,构筑起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重庆积极招引东部地区龙头企业,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集群;广西紧抓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产业转移,“产业林”越发枝繁叶茂……

  放眼全国,多地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积极推进产业链再造升级,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地方在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时,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有明确规定,不能各行其是。”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丽岩认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并非限制地方发展的积极性,而是划定行为“底线”,强调政府在市场建设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其中,“有所不为”强调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防止对微观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不当干预,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

  “要多措并举引导行业企业从低水平的同质化低价比拼,转向追求更高附加值、更高品质以及更重视品牌标准建设,让企业真正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理念,更好发挥‘以质取胜’的市场竞争机制作用。”郭丽岩说。

  “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清理排查和纠正各类歧视性政策,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努力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和自我“小循环”,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上,持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我国市场规模庞大、发展空间广阔,发挥好这个优势,需要大力破除地方保护、及时防止和制止市场垄断,维护好、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经过不懈努力,畅通和做强国内大循环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机制,消除了一系列制约要素资源流动的堵点卡点。

  “我们持续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及时纠治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罗文说。

  不断优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前5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持续扩大开放,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近日,很多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不远千里甚至万里来到中国,奔赴广东广州参加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

  据介绍,第138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本届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吸引了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及可穿戴设备等多家企业参加;继续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展出具身智能机器人、机器狗等科技产品。

  “我非常看好中国大市场,每次来参加广交会,都会有新的惊喜。”一位连续多年参加广交会的境外采购商说。

  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除了广交会外,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重点展会也在持续举办,积极为全球贸易注入更多稳定性。

  “十四五”期间,我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清零”,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此外,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11万列,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例证。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市场,是机遇的代名词。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专家表示,要从问题导向出发,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聚焦重点难点,着力清除顽瘴痼疾,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激发市场潜力。随着各项举措落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大的信心和底气。

(本报记者 刘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