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淼控股(01471)收购科创融鑫完成股权交割,加速构建生态型金融科技蓝图

智通财经
Oct 27

10月24日,众淼控股(01471)成功完成战略入股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创融鑫)的协议转让股份交割。这是众淼控股从保险科技领域向生态型金融科技服务商转型的重要里程碑,科创融鑫正式成为众淼控股金融科技生态新成员。

众淼控股收购科创融鑫完成股权交割

如此前公告所述,众淼控股以现金1.65亿元人民币收购科创融鑫55%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交割完成后,科创融鑫的业绩、资产及负债将并入众淼控股财务报表,为公司营收结构多元化与利润增长注入新动能。

此次纳入众淼控股金融科技生态体系的科创融鑫,是金融科技领域深耕近20年的资深服务商。自2004年成立以来,科创融鑫始终专注于金融科技与金融信息服务,以人民币流通管理、清分系统为核心业务,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软件与数据服务。凭借稳定的技术实力与优质的服务体验,科创融鑫已积累了覆盖多家国有银行及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核心客户资源,且近6年平均利润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财务表现稳健。

众淼控股作为海尔集团旗下生态型金融科技企业,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的资源投入,在赋能保险服务数字化升级的同时,成功打造出智慧理赔、风险减量等标准化科技产品,技术能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已得到市场充分验证。2025年上半年,众淼控股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8.4%;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506.3万元,同比增长16.2%,稳健的业绩增长体现了市场对公司的认可,更为战略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扣住“科技+场景+生态”的差异化模式,支持用户体验不断迭代,积极拓展金融科技业务生态,是众淼控股明确的长期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围绕保险科技与金融科技两大核心赛道开展精准布局,通过战略性投资与收购持续完善业务生态。在标的筛选中,“战略协同性”始终是公司的核心标尺,重点评估标的在技术能力、资源渠道、人才团队等维度能否与现有业务形成互补,最终实现“1+1>2”的整合价值。

此次与科创融鑫的携手,是公司践行战略协同理念的关键实践。从技术能力整合来看,众淼控股在AI风控、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积累,与科创融鑫在银行系统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深度融合,未来双方可共同开发“银行+保险”联动的风险管理系统等跨行业金融数字化产品,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从客户资源协同来看,科创融鑫覆盖的银行客户群体,为众淼控股提供了新的业务场景入口,众淼控股可向银行及其攸关方延伸风险管理服务。同时,众淼控股的保险机构客户,也将为科创融鑫金融资产数字化流程管理系统等技术提供潜在应用空间。双方客户资源的交叉赋能,将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潜力。

当前,金融强国战略持续推进,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金融科技行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5-2027)》明确提出,至2027年金融机构数字化率将超过85%,并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替代进程。这与众淼控股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也为公司与科创融鑫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

展望未来,众淼控股将携手科创融鑫,依托政策支持加大金融信创产品研发投入,推动相关产品在金融机构的落地应用,助力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公司将以此次股权交割为起点,进一步整合双方技术、人才与客户资源,扩大业务服务规模,在提升金融科技领域市场份额的同时,持续提高收入与利润水平,以更优异的业绩回报投资者信任,为金融科技产业升级贡献更多“众淼力量”。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