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在线运动赛道,保险公司也要打造自己的“Keep”?

市场资讯
Oct 2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打开手机App,每天行走的步数、每次运动的记录都能直接兑换成保险权益,甚至降低保费——这不再是未来幻想,而是保险公司正大力布局的新现实。

  10月25日,平安健康险宣布,“平安健康保险”客户端迭代升级为“平安乐健康”客户端。升级后的“平安乐健康”是一个“健康生活方式数字化平台”,客户在平台上的健康行为及使用的服务将转化为积分兑换权益。

  事实上,平安健康险并非个例,中国太保的“太爱跑”、中宏保险的“中宏保险MOVE”等App已先后上线,保险公司集体加码在线运动赛道,一场打造“保险版Keep”的布局正悄然展开。

  保险版Keep加速上线

  当前,保险公司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风险补偿者角色,而是希望通过运动健康管理切入客户的日常生活。

  10月25日,平安健康险宣布将“平安健康保险”客户端升级为“平安乐健康”,打造专业级“健康生活方式数字化平台”。平安健康险表示,将为客户提供一个专业的健康资产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账户,串联客户全周期健康旅程,将“健康行为”量化为可增值的“健康资产”。

  具体来说,客户在平台上的健康行为及使用的服务将转化为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如免赔额降低、保费折扣等权益。北京商报记者实测发现,用户可以参与健康指数,通过在线健康评估、健康体检、运动等方式获得健康指数分,分数越高,奖励越丰厚。

  平安健康险并非个例,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中国太保推出了“太爱跑”App,中宏保险也推出了中宏保险MOVE App等在线运动平台。

  综合来看,这些App普遍具备自动检测、分析运动数据、制定运动计划等功能;能够采集、检测用户的健康、运动数据,进而有了为保险业务赋能的空间。在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林先平看来,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运动数据动态评估用户健康风险,能够优化保险产品定价与核保模型,实现精准风控。另一方面,运动场景能增强用户互动频率,将低频的保险服务转化为高频健康管理,提升客户黏性。

  需关注数据与隐私合规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推进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持续落实,健身运动已从少数人的坚持逐渐转变为多数人的日常,成为人们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到5.4亿人,比例超过38.5%。

  庞大的运动人群背后,既蕴藏着巨大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也出现了一定保障缺口,如防护意识不足导致运动损伤频发、专业指导缺失使得健身效果不佳、康复知识匮乏影响恢复进程等,这些痛点恰恰成为保险公司切入在线运动赛道的绝佳入口。

  与此同时,健康险行业自身的转型需求也愈发迫切。传统健康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以事后赔付为主的模式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而低频的保险服务也导致客户黏性不足。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全社会健康风险减量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提升等。

  基于潜在用户需求和自身健康管理的需求,在探索运动与保险融合过程中,保险业进行了两方面尝试,一是搭建自己的在线运动管理平台,通过自营平台获得用户数据;二是直接与成熟的第三方在线运动App合作,如Keep、咕咚等。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自研App优势在于数据主权可控,可深度嵌入保险业务流程,并通过会员体系强化品牌链接;劣势是初期投入大且面临用户习惯培养挑战,尤其面对Keep等头部平台的流量壁垒。第三方合作可快速借力成熟流量入口,但数据获取深度受限,易陷入同质化竞争。在郭涛看来,长期来看,自建平台更易形成差异化服务壁垒,通过将保险权益与健康行为深度绑定,能建立更可持续的用户关系。

  不过,无论是自营平台还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保险公司都面临着一定挑战,首当其冲就是数据安全与合规。保险公司收集的数据不仅包括步数、里程等基础运动信息,还可能涉及运动线路位置、心率、血压等敏感数据,如何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使用是用户和监管关注的重点。对此,林先平建议,建立三级平衡机制:采集层面实行分级授权,区分基础数据与敏感信息,敏感信息需单独获得用户书面授权;在存储环节采用匿名化处理,建立数据脱敏技术标准,确保原始数据不可追溯;使用阶段设定明确场景边界,如精算建模需经用户二次授权。同时设立独立合规官岗位,定期开展隐私影响评估。

  探索运动与保险服务深度融合

  尽管面临一定挑战,但保险公司布局在线运动赛道的价值正逐步显现。

  通过将运动数据转化为健康资产,进而联动保费折扣、免赔额降低等核心保险权益,推动行业从传统事后赔付向事前预防转型。

  这种模式本质上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保险服务前置,郭涛表示,健康资产实质是将用户行为数据转化为精算依据,产品端,基于运动活跃度细分客群,保险公司可以开发定制化产品,UBI车险模式可平移至人身险领域;运营端,通过健康评分调整免赔额等,使优质客户的续保转化率提升。

  从用户视角,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分析,保险公司通过在线运动管理服务,还能激励客户积极参与锻炼,进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疾病发生率和理赔频率。对于险企来说,健康资产作为一项增值服务,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和续保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保险+运动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有望切入到在线运动赛道上来,扩展保险服务边界,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保险产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高佳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